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伦武  王自力 《求实》2002,(6):42-43
我国三代领导人的区域经济思想的合理内核是共同富裕 ,他们分别指导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江西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应善于吸取他们区域经济思想中精华 ,根据自己的省情 ,合理布局经济。  相似文献   

2.
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四川要通过东西部合作,促进自身发展,必须认清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按经济规律办事,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强东西部合作是东部与四川经济发展的共同需要60年代,国家搞“三线”建设,在中西部建设了一大批民用工业、国防工业、交通通讯、科研院所等项目。80年代,为了充分利用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与亚太诸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有着广泛的经贸联系等优势,国家将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实施优先发展战略和地区倾斜政策,东部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 ,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由于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区域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小的差距。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又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区域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现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4.
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推行不平衡战略是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实施、并已取得明显成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推行这个战略,选择好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加快核心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战略突破口;通过核心区域的极化和辐射作用拉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是这个战略的要旨。合肥——马芜铜地区就是这样的核心区域,推进我省的经济发展,应高度重视合肥——马芜铜地区州经济发展,培育合肥——马芜铜经济的拉动和辐射功能,开拓全省各地区共同发展的新局面。马鞍山、芜湖、铜陵是沿江城市,三市虽位居长江南岸,但都具有跨江发展的趋势,合肥市是我省的省会,由裕溪河——巢湖——南淝河与长江相连,是长江流域的近江城市。铜陵、芜湖长江大桥和合铜一级公路、合芜高速公路的先后建成,从根本上改善了合肥市与马芜铜地区的空间通达性,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合肥——马芜铜地区其有成为一个经济板块的趋势;从经济发展的能力及其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影响看,合肥——马芜铜地区已成为我省的核心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陆区域经济的产生,应该说是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相结合长期演变而形成的,我国大陆区域整体上可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区(地带)。三大经济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与资源状况的不同。因而有着各自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 是一个从初步的区域经济思想、实施政策到明确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是在特定的经济背景和国际环境下不断调整、逐步深化的过程,是一个一脉相承的延续过程。 本文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探讨和总结:其一是思想。理论层面,其二是政策措施层面。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发展战略理论”只是区域经济中具有宏观指导性理论的一部分,是指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构想和谋划。而我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在政策措施层面,既有对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借鉴,更多的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自我总结和创新。本文将试图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在政策措施上的调整进行阐述。 一、充分利用沿海,实现均衡布局的 区域经济思想 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把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发展关系作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关系之一提出来,他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毛泽东同志的区域经济思想集中体现为要高度重视国内工业布局...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协调成为区域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偶合性,因此,对应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可将区域协调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地区经济一体化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我国积极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既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共同抵御全球化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可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因此,我国应采取有效途径积极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实现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盲目性生产所导致的国民经济不均衡发展,及其空间表现形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提出了产业部门分工、地域分工、社会生产协调发展、生产力平衡布局等区域经济思想,并坚信社会主义国家应当而且可以有计划地配置生产力,逐步消灭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对于解决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程遇到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快转变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地区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必由之路,是满足地区各族人民群众需求的根本保证。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低、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加快转变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第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区域结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发展环保产业,促进阿克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从战略的高度出发,都很重视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及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他们先后根据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提出了关于开发西部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大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强化不同能级的经济中心城市,担负起带动区域发展的重任;从全国范围看,重组全国经济与社会资源,则需要建设具有更高能级的大都市带,形成能带动整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现阶段促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带,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客观要求。一、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建设及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国内学者认为,大都市带“是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空间依托,是区域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支撑点,也是带动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军 《求实》2000,(9):12-14
从某种程度上言之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规律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我国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早在唐代以前 ,中国西北部地区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自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移向东南地区 ,同时 ,政治和文化中心也随之东移 ,明清以来 ,东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总体差距拉大。新中国成立后 ,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构成了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因此 ,如何合理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正确地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 ,做到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以推动…  相似文献   

14.
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三个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增长潜力较大、辐射作用强的经济区域,是我国加入WTO后实现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对接、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对外开放、使此经济区域成为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开放的前沿阵地。 一、构建南贵昆经济区的战略意义 构建南贵昆经济区对于示范和推动整修西部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促进我国生产力布局及对外开放重心的西移,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15.
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展的重要战略.本文以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泛珠三角经济区例,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视角,论述泛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区域发展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先后选择实施了三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即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尽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功不可没 ,但只有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才是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最佳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互动关系及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坚持科学发展现,统筹并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中部与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二者存在协调互动发展的内在必然性。加强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中部崛起、东部发展和西部开发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钟声  陈进 《求是》1997,(23)
近几年来,东西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东西部地区差距问题,人们一直十分关注,也议论较多。现将近期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对东西部地区差距问题的研究综述如下。 关于东西部地区差距问题,有关研究认为,这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共同发展中不可避免要出现的现象。近20年来,我国区域间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被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新格局所取代,形成了优先发展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区域、承东启西与互补合作发展的中部经济区域和以开发资源为主  相似文献   

19.
董依江 《世纪桥》2007,(8):50-50,68
区域发展政策是指国家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任务所采取的特殊政策,其总体目标是追求经济增长效率和社会经济公平最大化。区域发展政策决定了区域技术创新的宏观环境,我国历届政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都推行了相应的区域发展政策,这些政策造成了我国后发区域与发达地区在技术创新基础条件上的差异,影响了我国后发区域的技术创新。研究证明,区域技术创新对区域发展政策具有很强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以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泛珠三角"经济区为例,从经济与政治两方面的视角,论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