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多次成功地运用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目前我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应用中主要存在工具的选择单一、缺乏"松紧"搭配的政策组合实践、财政和金融部门配合的步调不够一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错位等问题。应采取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加强国债管理,深化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财政和银行的配合机制等措施,做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松紧搭配,切实提高我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扩大内需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然而1998年以来的财政政策对消费的启动作用不大。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政策效应的发挥往往离不开体制上的相应变革,因为体制的不完善会放大负效应而抑制正效应。因此要从发展和改革的角度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和应用,防止政策和体制的相互扭曲。要始终坚持以市场化为取向,通过制度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求得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实现经济目标而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是商品经济效应中国家调控社会总供求最为有力的两大经济手段,在协调社会供求总量与结构平衡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并日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导。因此,有必要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充分理论依据的探讨,以期有效提高财政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及调控合力,进而实现财政货币政策在深层次高水平上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4.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及其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通常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实施相机抉择的使用,形成不同的搭配模式,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为了有效地发挥政策的作用,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应变性。同时,为了减少政策变化本身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宏观政策又需要一定的连续性、稳定性。近年来,我国更加注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优化组合.实现了“预调控、点调节、稳节奏、重实效”。  相似文献   

5.
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换言之,保增长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里最为迫切而关键的政策目标。毫无疑问,扩内需、调结构,以及改善民生,都和保增长的时代任务密切相关。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保增长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的通货紧缩这一现象从1997年10月持续至今,尚未有明显好转,除人们常说的制度、机制功能等因素外,不可忽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实践证明,当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不良征兆时,必须及时地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这是国家有效实现宏观调控、保证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按照1978~1992年、1993~1998年、1999~2007年、2008~2010年、2011年至今五个时期的划分,系统回顾与总结了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演变历程与主要内容。四十年来,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表现出了政策力度趋小,调整周期趋缓,政策作用对象与目标趋于多元化,政策操作由相机抉择向相机抉择与规则型并存的方向转化,政策调控手段由直接向间接转化,调控模式由单一性(相机调控)向多样性(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转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极大冲击.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重大的挑战和考验.受国外需求大幅萎缩的影响,我国出口出现了严重下滑,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为了消除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由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到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次重大调整。文章对这一调整进行深入理性思考之后,得到的认识是:这种调整是适应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相应地作出的必要调整;这种调整完全符合宏观经济政策的运作规律;这种调整不是对原有宏观经济政策的否定,是原有宏观经济政策在特殊条件下的特定实现形式。通过上述理性思考,旨在正确认识现行宏观经济政策与原有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关系,提高执行现行宏观经济政策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在扩大内需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喜平 《探索》2000,(1):87-89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要尽可能在不牺牲或少牺牲效率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前经济过剩的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从开拓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克服资本短缺及容易做到卡尔多改善等几个方面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我们要选择既有利于扩大内需、走出过剩,又能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政策组合,在扩大内需中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此,要从计划和市场两种机制上着手。  相似文献   

11.
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是世界大国最高的,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力度比美国和日本大.今后继续扩大出口虽然还有余地,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提高出口比重的难度也很大.因此,扩大内需要做到的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从总体上看,拉动一国经济增长主要有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三要素。最近两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国出口形势十分严峻,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由于多种原因也在低位徘徊。党中央正确判断国内外经济形势,果断采取了“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抓住扩大内需机遇,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已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买方市场已初步形成,其意义重大,但也产生了诸多矛盾,导致内需萎缩。扩大内需应从刺激消费需求和增加投资两方面入手,同时行动,相互促进,以求取得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陈永昌 《奋斗》2009,(1):15-15,21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最近宏观调控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从过去的防过热、防通胀转向防紧缩、防滞胀。在经济发展出现通货紧缩苗头的时候,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国务院会议推出十项重大举措,中央财政出资4万亿元搞大项目建设,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拉动投资,产生乘数效应,刺激全国投资和消费。这对我省来说是干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5.
消费是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和可能与外部自然进行物质变换,实现生存、享受、发展的过程;节约是人类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活动中,对稀缺性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节约有利于增加和扩大消费,浪费则必然影响消费。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节约。  相似文献   

16.
扩大内需与财政、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我国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保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要在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趋缓的形势下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我们依然要将着眼点放在培育和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上。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杠杆作用,有效地配置资源,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国内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导向作用根据国民生产总值核算方法,一定时期内国民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在国民经济流程中,国民生产总值与总支出的恒等关系可以表述为一定时期中产…  相似文献   

17.
扩大内需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底,中国政府扩大内需的投资计划提出以后,我国一直以来特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巨大的城乡差距,使得对农村的投入理所当然地成为拉动新一轮内需的重点.重视新农村建设,抓住时机加大投入,寻找到扩大内需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做到双赢、双丰收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扩大内需 ,是我国近几年针对社会总需求不足问题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如何从理论上系统把握这一问题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这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内容。一、内需不足的特点及原因分析内需不足指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其主要特点用“通货紧缩”可基本概括。所谓通货紧缩 ,指货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货币需求量 ,一般认为 ,物价水平连续六个月下降即为通货紧缩。通货紧缩可分述为四剩余、二不足、一表现。相对于有效需求 ,四剩余分别指 :①市场上一般商品供给剩余。供过于求商品达 2 /3 ,库存商品目前至少有 6万亿元人民币 ,超出合理…  相似文献   

19.
一、现行的利率政策及其效果 一个国家的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而政府需求主要是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购买支出、公共工程支出和转移支出,这些都属于财政政策的内容,我们暂不予考虑。而国外需求又是本国的出口。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这些国家的经济开始复苏。其出口产品的类型和结构与我国极为接近,这无疑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且东南亚各国在危机中货币都经过大幅贬值,这就提高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竟争力,有利于其产品的出口。我国则相反,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暂且不论这一政策在…  相似文献   

20.
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内需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国外一些国家在解决国内需求不足时采取的增加财政支出.扩大公共投资;实行税制改革,减免税收;倡导个人消费信贷,促进消费;扶植中小企业,扩大就业等措施,对我国政府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有效需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