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强烈冲击着国际资本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制度的存在;而国际资本主义势力必然要对它的掘墓者进行疯狂反扑。西方反动势力在对社会主义国家武装侵略屡遭失败后,变“硬对抗”为“软进攻”,越来越把以输出政治模式和价值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和平演变”作为对付社会主义的主要战略,意识形态领域成了双方“思想战争”的“主战场”。在我国,虽然泛滥一时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酿成的北京反革  相似文献   

2.
和平演变战略已成为当今西方国家中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颠覆和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战略。面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攻势,我们既要保持高度的警觉,也要了解和平演变战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然而国外的宗教势力并不甘心就此退出中国,同时一些西方国家也一直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遏制或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和他们不喜欢的国家的重要手段。他们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宗教渗透以达到其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讲授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时,学生往往认为:帝国主义“腐而不朽”,社会主义“优而不越”。总喜欢把我国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那么,怎样正确看待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呢? 一、不要只看到今天的差距还要看到过去的基础当前,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造成的。我们不能忘记: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的,比如钢的生产,从清朝末年到北洋军阀搞了38年,蒋介石又搞  相似文献   

5.
一八十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社会主义国家暂时困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机会,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全面渗透,加紧实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并且已在东欧、苏联各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得手。就经济渗透而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主要是两种手段:一是“经济制裁”,二是“经济诱惑”,其中以“经济制裁”手段为主。“经济制裁”手段主要包括:中止已经签订的经济贸易合同,取消贸易最惠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是对我们党近80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等剥削制度的一统天下,把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随着一些国家相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到五六十年代,已经成为毛泽东同志当时所说的可以同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势力相抗衡的两大阵营之一。但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列宁亲手缔造的党垮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相似文献   

7.
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究竟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趋同”?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根本对立。 1 宣称两种制度将会走向一种既非资本主义又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制度”,是“趋同论”的要旨之所在。 西方学者将两种社会制度的“趋同”说成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划分,“趋同论”企图论证两种制度在一切领域出现“趋同”的不可避免性:在经济领域,“趋同论”置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本  相似文献   

8.
俄国十月革命以来,被压迫民族出现了新的觉醒,进一步兴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剥削和压迫的斗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成为民族主义国家。它们继续开展反帝反殖斗争,维护政治独立,同时争取经济独立。这种斗争构成了民族解放的主要内容。到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出现了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它们在相互争夺中,不但对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进行侵略、颠覆、控制和干涉,而且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二三等帝国主义国家也同样进行侵略、颠覆、控制、干涉。这样,不但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而且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二三等帝国主义国家,也开展了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斗争。这给民族解放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方文明,主要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和思想精神。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了她的近代历史。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反对殖民主义的历史,又是不断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回顾和反思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文明的艰辛历程,对我们今天“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①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前一时期,我国理论界有一些人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提出的“趋同论”甚感兴趣。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则大加宣扬,其实质和目的是要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是否已出现了“趋同”?能否“趋同”?认识这一问题,读一读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写的《1999年:不战而胜》一书,是十分有益的。作为一个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尼克松在《1999年:不战而胜》一书中,用  相似文献   

11.
“西化”论     
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进行“西化”是西方一些国家多年来的政治图谋。冷战结束后,“西化”战略重点对准中国。其实质是要把社会主义国家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之中去,恢复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动摇,保持清醒头脑,警惕和抵御“西化”战略,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国开展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说到底就是一场以突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因为近几年来,在国际上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使国际共运出现了较大的曲折;在国内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严重的人集中攻击社会主义,鼓吹社会主义“早产论”,“趋同论”,“失败论”,导致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政治风波,再加上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困难。这些就不可避免地在人民中引起了一些困惑和疑虑,这些困惑和疑虑,集中到一点,就是社会主义还灵不灵,即对社会主义信  相似文献   

13.
拉尔夫·米利班德(Ralph Miliband)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名理论家,“工具主义”的国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工具主义的分析,与此同时,他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主张通过改良主义的战略走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 当今世界,在缓和与对话的背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抗争愈演愈烈。“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正悄然进行。西方大国以军事威胁为前提,以经济实力作后盾,以和平演变战略为主导,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心理等手段同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较量。90年代,资  相似文献   

15.
“趋同论”是近几年在我国理论界广泛传播的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它认为,在当代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中,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在互相学习和吸取对方的长处,相互靠近、差异减少,逐渐融合为一种最优的社会制度。这样,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和根本对立消失了,人类进入了极乐的世界。这种论调貌似中庸,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质是在新的形势下,美化资本主义、取消社会主义。因此,加强对资产阶级“趋同论”的分析批判,进一步肃清其影响,就成为我国理论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一和平演变战略,就是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妄图利用非战争的方法,使社会主义国家逐步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战略。西方对我国和平演变的战略由来已久。早在50年代,中国革命刚成功,艾奇逊就提出要寄希望于中国的“民主个人主义者”。1953年1月15日杜勒斯在国会毫不讳言地宣称:要用“非战争的方法”,即用“和平的手段取胜”,强调“那些不相信精神压力能产生效果的人,就是太无知了”。他还主张促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演进性的变化”,并把希望寄托在社  相似文献   

17.
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资本势力正处心积虑地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这是社会主义国家所面临的最现实、最严重的危险。美国是“和平演变”战略的始作俑者和积极推行者,因而探讨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发展和新形势下的特点,对于我们有效地进行反“和平演变”的斗争是很有必要的。“和平演变”战略作为美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早在1946年2月22日,当时作为美国驻苏代办的“苏联通”乔治·凯南在给美国国务院的一份“8000字电报”中首次提出“遏制”战略,强调使用“非军事手段”,促使苏联“和平演变”。进入5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已超出苏联一国范围,先后在中国和欧亚其他一些国家建立起来,尤其是美国侵朝战争的失败,使美国统治者感到已无法用战争即武力手段来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担任美围总统的杜鲁门向美国各驻外使团发布密令,要求他们“用更有力的  相似文献   

18.
人们往往从“社会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概念区分上得出生产力有阶级性的结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大胆地去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东西。其实,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同,生产力不具有阶级性。生产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制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世界上各种社会政治力量都在议论和预测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些代表西方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家、思想家声言,苏东剧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和民主完全战胜了共产主义思想与社会制度,由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即将建立。他们狂呼:“东西方的对立消失了,资本主义胜利了,资本主义万岁!”而另一些代表传统左派观点的人们或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则认为,“虽然从短期看,苏东剧变是一个倒退,但从长远看,却是前进了一步。它将有助于建立一种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不能当作社会主义不会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百家论萃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关系”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两制间呈现多层次多形式的非制度性相互交织与融合,且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更加长期、全面而主动。全球范围的经济融合给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带来更大的宽容带,促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形成“双赢”利益新格局。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两制间呈现更激烈的非制度性利益争夺与摩擦,且制度性矛盾和斗争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资本主义利用其经济全球化支配地位推进西化战略危及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生产与信息的网络化使资本主义更便利地通过经济渗透输出其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