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被阉割了进宫服侍皇帝和后妃的人,学名叫宦官。贬则叫阉人、阉竖,中性的叫寺人,褒则为貂珰、常侍、黄门。到了明代,则变成太监。明代  相似文献   

2.
黄明哲 《党课》2013,(23):77-77
咏廉。廉政作为一种道德、一份操守,被人吟咏至今。宋代歌谣《襄阳人歌》道:“叶光化,丰符城;清如水,平如衡。”光化县令叶康直、谷城县令丰稷,均行善政,百姓便撷取“水”“衡”两种意象来歌颂他们的清廉、公正.明代艾学家冯梦龙亦写道:“吏肃唯遵法,官清不爱钱;豪强皆敛手,百姓尽安眠、”同样深刻表达了百姓对清廉政治和安居乐业的渴求。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缺了县令,你看谁可以去接任呢?”祁黄羊说:“解狐可以。”晋平公一愣:“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他?”祁黄羊笑道:“您问的是谁适宜当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相似文献   

4.
感念时事,笔者想起了一则故事和故事的主人公——李膺。 李膺,字元礼,东汉末年颍川襄城人。历任青州等地太守,转乌桓校尉,徵度辽将军,后为河南尹,时为“八俊”之一,后因谋诛宦官失败,反被其收捕下狱拷问致死。李膺为人风格秀整,高自标持;为官执法威严,清正严明,是古代一位敢于主持正义的文人官吏。有关于他不畏权势、除暴安良、威武不屈的故事史书里记载不少,其中,有一则关于他“怒杀方士之子”的故事,想必是值得推荐一读的。  相似文献   

5.
漫画幽默     
就怕“老爷”这张画想起一则民间笑话。某县令酷爱画画,但水准极差。一日照着家中小猫画了一幅“猛虎图”,挂在大堂请众人欣赏。众师爷、衙役异口同声称赞:好!瞧老爷这猫画的……县令大怒,拉下去每人赏二十板子。恰巧一童子路过,被县令强拉进来赏画并当场发表评论。童子说:“不  相似文献   

6.
清初,广东有个县令叶初春,所到之处聚敛贪狠,不择手段。时人借元宵节县衙门口搭起灯棚之际,撰书悬挂一嵌家名联。霜降遭风,四野难容老叶;元宵遇雨,万民皆怨初春。联语借写景抒情,巧嵌姓名,表达了“万民皆怨”的心情,同时揭示了其“四野难容”的必然下场。清末贪...  相似文献   

7.
张鸣 《廉政瞭望》2011,(5):48-48
被阉割了进宫服侍皇帝和后妃的人,学名叫宦官。贬则叫阉人、阉竖,中性的叫寺人,褒则为貂趟、常侍、黄门。到了明代,则变成太监。明代的太监,尤其是司礼监和司马监的太监,权倾朝野,有时能当朝廷的大半个家,所以,又被尊为公公。不管称呼他们什么,历朝历代,这些缺零件的男性,其实是最靠近权力中心的人。  相似文献   

8.
郭子章《谐语》中载有一则“县界无蝗”的趣事,说的是江苏发生蝗灾,泰兴县令欺骗某顶头上司州官说:“县界无蝗”。后蝗虫大为蔓延,其祸益烈,州官追问,县令又称:“县本无蝗,盖自如皋(邻县)飞来。”州官信以为真,遂责成如皋县令严加捕杀,庶免蝗祸蔓延。于是这泰兴县令便又“平安无事’了。谁知如皋县令也不是好惹的,得令檄转报泰兴县令日:“蝗虫既自敝县飞去,却请贵县押回。”不出几天,传至都下,知者无不捧腹。此事并非出自正史,自然无可稽考。但笔者却亲眼见到这样一件事:五年前,某地蝗灾四起,眼看竹林会被付蝗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9.
对于“使别人受到损失而使自己得到好处”的行为,人们称之为“损人利己”。然而,现实生活给人的教训却往往是:“损人”未必“利己”,“利人”未必“损己”。冯梦龙的《醒世恒言》里有篇《两县令义竞  相似文献   

10.
明代江陵县令范理由于为官清廉,被当朝杨宰相推荐提升为德安太守。范理受到重用后,同僚们劝他应该备重礼感激杨宰相。范理答曰:“宰相为朝廷用人,我为朝廷出力,皆是为公办事,并非私人交易,公不私谢嘛!如果我用重礼酬谢宰相,岂不亵渎了宰相的仁爱?”范理所奉行的“公不私谢”的做法,在当今社会的现实中,不仅值得被提升的“官”们仿效,也值得那些能提拔人当“官”的“官”们借鉴。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几百年前就被范理所摒弃的东西,今天却又被某些当权者拾了起来,他们利用提拔干部的机会,搞出一些“公  相似文献   

11.
老子散论     
一、老子生于河南鹿邑 老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五千言《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说,对我国两千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生地在河南鹿邑。一是古文献上有明确记载。《史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后汉书·桓帝纪》载,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正月,遣中常侍左悺之苦县,祠老子;十一月,使中常侍管霸之苦县,祠老子”。郦道元《水经注》载:“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自此东入涡水,涡水又北经老子庙东,庙前有二  相似文献   

12.
微也足戒     
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崇阳县令发现一库吏从银库中走出来,头巾里藏有一文钱,便要打库吏。库吏不服气,高喊道:“一钱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挥笔写就“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木锯断,水滴石穿”。遂斩了库吏。“一钱斩吏”的典故,在今天对人们仍有警示作用。然而,时下有些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极为放纵,认为“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能奈我何?诸如:有的人打麻将搞赌博,认为是“赌小钱,没关系”;有的人请客送礼,认为是“小意思,构不成行贿”;有的人收受礼品,认为是“小打小闹,微不足道”;有的人收受小额贿赂,认为是“小腐败,不…  相似文献   

13.
正(1)李膺是东汉著名的大臣。因为他为政清廉,执法严厉,对贪官打击无情,所以每到一处任职,总有一些贪官吓得自动逃亡。他任青州刺史之前,青州是全国吏治最差的地方,可以说是无官不贪。(2)任李膺为青州刺史的命令刚下,他还没有到任,治下的70个县的贪赃枉法县令闻讯后竟然全部弃官潜逃了,正好为他重新任命一批清廉的官员腾出了位置。为此,李膺素有"天下模楷"之美誉。  相似文献   

14.
湍水澜 《奋斗》2013,(3):62-62
正《三国演义》第一回,有两段介绍曹操出场,初露锋芒的文字,现摘录如下:曹操……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初到任,即设五色棒十余条于县之四门,有犯禁者,不避豪贵,皆责之。中常侍蹇硕之叔,提刀夜行,操巡夜拿住,就棒责之,由是内外莫敢犯者,威名颇震。  相似文献   

15.
反对溺爱,主张严教.颜之推主张“有威有慈”的严教原则:“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焉”.他特别指出:“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世人这种有爱无教,应责反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县衙的建筑装饰有一定的规则,既显示出了封建衙门特有的威严,又呈现出了对官员的警戒作用。照壁。县衙大门后的照壁背面,常画有形如麒麟的贪婪之兽。据说该兽能吞下金银财宝,但仍不满足,还想吃掉太阳。此画意在警戒官员,不要做贪得无厌的贪官。戒石。县衙二门之后往往立有一牌坊,上书“公生明”三个大字,名曰“戒石坊”。戒石背面刻有“尔奉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16个字,以劝戒县令以民为本,秉公办事。大堂门匾。大堂门楣正中挂有金字匾额。有以其作用命名为名,如正堂、正厅、公厅或公堂;有以施政宗旨命名的,如忠爱堂、…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20,(4):74-76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列宁说过:“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房彦谦的“所遗子孙,在于清白尔” 有句古语大意是,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国家就有希望。唐朝初年,泾阳县县令房彦谦就是这样一个不贪财的清官。   房彦谦在任泾阳县令期间,经常把自己所得的俸钱,用以周济生活有困难的亲友和百姓,后来连祖上留下的家产也被他送光了。房彦谦虽然生活陷入困境,却怡然自得,他教诲儿子房玄龄说:"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尔。"别人做官都富了起来,惟独我却因为当官而贫穷了。可是我留给子孙的,是为官清白的宝贵品德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环境熏陶,房彦谦的儿子房玄龄十分有…  相似文献   

19.
“死”,是人生最终的一幕布景,而又是无上的乐境;所以人们有的惧怕“它”,有的愿意和“它”亲吻。 如果要评判一个人的死价值是比泰山还重,或比鸿毛还轻,就要先明白他致死的原因,和濒死的情境。因为那是人格表现的终极。  相似文献   

20.
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崇阳县令发现一库吏从银库中走出来,头巾里藏有一文钱,便要打库吏。库吏不服气.高喊道:“一钱何足道!你能打我.还能杀我吗?”县令挥笔写就“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木锯断,水滴石穿”。遂斩了库吏。“一钱斩吏”的典故,在今天对人们仍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