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初,乡村旅游在英国、法国、西班牙快速兴起。二战后,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自然环境恶化,城里人渴望到乡村观光度假放松心情。西班牙把城堡改造成饭店,把农场建成度假农庄。此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也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并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2.
西方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挣在美国,住在英国。意思是说美国商业发达,是一个挣钱的好地方;英国环境优美,是一个享受生活的好地方。英国环境美,最美的是乡村。  相似文献   

3.
据说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是最早提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学者。他在上个世纪出版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说:“城市和乡村都各有其优点和相应的缺点,而城乡一体则避免了二者的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进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  相似文献   

4.
英国的地方自治制度与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均由法律创制,都是上级政府与选民之间的桥梁,都是广义上的"议行合一"体制,具有内在的同质性。而且英国的地方自治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对我国村民自治具有极好的借鉴作用。基于英国地方自治的启示,我国村民自治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规范体系,为自治提供法律基础;应当健全选举机制,为自治奠定组织基础;应当合理划分乡村事权,平衡乡村关系;应当提高村委会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提高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的乡村振兴中具有独特价值。哈尔滨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注重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非正式制度和民间自治组织的功用,促进乡村善治;发挥乡村精英的巨大作用,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借助文化遗产资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从而推动哈尔滨市乡村振兴工作全面走深走实,实现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双赢。同时,哈尔滨市还应继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探索、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王梓 《党员文摘》2009,(10):44-45
你是否有过行李在托运时被航空公司弄坏的遭遇?如果有,而航空公司又拒绝理赔.或只象征性地赔几个钱,那你会如何“出气”呢?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教给人们这样的“狠招”:一名加拿大乡村乐歌手.将摔坏他吉他又不肯赔偿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写进了自己的新歌里.还拍了MV放在网上,这让美联航又丢面子又蚀钱!  相似文献   

7.
<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长期以来,乡村发展受到人才短缺、人才外流、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影响,迟滞了发展步伐。进入新发展阶段,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乡村人才需求明显增加,基层人才供不应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要求补齐人才发展短板,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以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要从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方面全链条推进乡村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8.
人情关系与乡村社会秩序具有同构性,二者都是以“私序”来维持“公序”。在市场化的冲击下,维系人情关系与乡村社会秩序的共同信念出现了解体,在乡村社会中则表现为人情关系的“脱嵌”以及对乡村社会秩序重建的需求。在区分了市场化带来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后,认为市场化是乡村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过程,最后从共同信念的树立、乡村社会组织建设以及行为规范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重建乡村社会秩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林少丽 《世纪桥》2023,(2):94-96
乡村文化的振兴与重塑是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关键,也是必由之路,厘清乡村文化重塑面临的困境并探寻行之有效的出路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应从文化历史角度、现实发展需求角度以及乡村未来发展动力角度重视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从乡村居民价值观念、乡村文化发展现状以及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角度分析了乡村文化重塑的困境,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彭海红 《前线》2023,(4):25-28
在实施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与其他国家的乡村发展道路有共同之处更有本质区别,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已展现出独特的气质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坚持并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1.
多元共生是乡村经济业态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基本价值理念,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共生发展思想的实践运用转化。推动乡村实现百业兴旺和多产融合,不仅是丰富创新乡村经济业态、促进乡村经济结构升级的内在诉求,也是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乡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乡村经济全面振兴的现实要求。当前乡村经济振兴在业态发展和产业结构上还面临着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程度亟待提高,乡村经济发展的业态和模式总体有待拓展丰富,乡村产业发展布局的协调性和融合性有待增强等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激发乡村经济增长活力、统筹城乡资源要素合理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完善乡村经济多元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才能不断推进乡村经济业态发展与结构优化,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共生性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在市场经济、封建文化等因素影响下,乡村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持续加强思想建设,确保乡村党组织的先进性;创新组织建设,扩大乡村党组织的覆盖面;加强作风建设,保持乡村党组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完善制度建设,发挥乡村党组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落实反腐倡廉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3.
开篇的话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说,“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在慢慢解体,利益的驱动几乎湮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而成为乡村社会的最高主宰。”有人说,这句话用来映照当下中国乡村文化价值最适合不过。在城市文明成为一元价值观的背景下,商业大潮的凶猛扩张,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要更好地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全过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强化文化赋能,把乡村文化建设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不断激活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动能,全面释放乡村振兴中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促进欠发达地区乡村建设、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以宁夏为例,乡村旅游发展在顶层设计、资金保障、行业管理、产业融合、设施建设、宣传营销等方面存在不足,解决这些问题是宁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应科学统筹规划布局、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多措并举促进宁夏乡村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全国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信息化发展形势着手,分析宁夏数字乡村建设在全国所处的坐标方位,可以看出宁夏已经进入国家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前列,位列西北五省区第一。以宁夏数字乡村建设与县域数字乡村评价为依托进行纵向分析,宁夏信息网络日趋健全,村级光纤网络全覆盖;快递包裹进村逐年增多,交通物流逐步完善;物联网智慧农业试点应用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农村电子商务与网络销售再上新台阶。但是,宁夏数字乡村建设还存在着顶层设计缺失、平台体系标准不规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场景融合不深入、人才技术不足、资金保障不够等问题与短板。因此,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健全数据平台体系;拓展场景应用融合发展,增强数字乡村发展动能;加强人才技术资金投入,增强数字乡村要素保障,是当前加快宁夏数字乡村发展,释放数字红利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基层民主实践与乡村治理绩效——基于温岭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基层民主的创新载体,民主恳谈促进了乡村社会和谐与民主治理结构的建构。民主恳谈的制度绩效正是在这种制度建构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的。民主恳谈促进乡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形成乡村公共决策的互动机制,达致合作型的乡村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乡村地名     
王太生 《廉政瞭望》2011,(23):68-68
乡村地名,是一个乡村的表情。就像一个人,站在田野上,佝偻着腰背倒剪双臂在谛听什么。  相似文献   

19.
乡村治理的终极目标是消弭乡村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健康发展;而情、理、法是进行乡村治理,调和各种矛盾的重要基础。故要对乡村治理与情、理、法的概念进行厘析,对情、理、法在乡村治理之中的内在逻辑进行阐述,重新审视乡村治理中情、理、法的辩证关系,精准把握对其的运用尺度。在坚持“情、理”服从于“法”的思维之基础上,培育善用中华文化之“情、理”诠释现代之“法”的技能,以构建起“法”与“情、理”相协调的法治体系,实现情、理、法三者的耦合关系,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邱洪斌 《奋斗》2023,(1):38-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文化振兴计划,为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文化支撑。佳木斯大学把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推进乡村振兴各领域、全过程,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上作出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