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春麟 《法学杂志》2014,(4):126-133
财产是财产罪的侵犯对象。我国传统观点认为,财产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公私财产。社会生活中,财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既包括动产,也包括不动产;既包括公共财产,也包括公民私人合法财产;既包括具体、现实的财产,也包括财产性利益。正确界定财产的概念,科学划分财产的种类,准确把握处理原则,对于保护公私财产、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政勇 《中国司法》2003,(11):41-4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夫妻间的财产内容会越来越丰富,包括的形式也越来越多。财产的性质和种类相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财产可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动产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现金、首饰、有价证券(如股票、债权)及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等都可以成为家庭财产的其中一部分。夫妻间的财产关系是婚姻关系的一项重要内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民众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近年来,中国非婚同居现象的数目急剧上升,由此引发的矛盾也层出不穷。文章分析了非婚同居及其财产关系的内涵,研究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 一、企业租赁标的企业财产的构成国营企业租赁的标的,仅限于企业财产,但是财产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各种具体财产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依照一般的分类,财产可分为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有形财产包括动产与不动产;无形财产主要指知识产权,同时也包括技术秘密与商号。不动产指土地及附着物;动产则分为可消耗的动产与不可消耗的动产。根据传统的租赁理论,能够成为企业租赁标的的只能是不动产和不可消耗的动产。可消耗的动产会在使用收益中移转所有  相似文献   

5.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夫妻共有财产的类型早已不局限于动产(现金或机动车)和不动产(房屋),而扩张及于包括股权在内的各项财产性权利之上。与此同时,因夫妻共有股权而引发的法律纠纷也源源不断地涌现在理论与实务工作者面前。  相似文献   

6.
夫妻财产制伴随着妇女地位的变化以及人们婚姻观念的改变而经历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变迁,在这一过程中确立了两种基本形态,即分别财产制与共同财产制,当前主流的夫妻财产制是一种复合形态的财产制。基于男女平等的实现并不会导致家庭内部角色分工的结束,因此以保护弱者为理念的共同财产制在未来并不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共同财产制更好地反映了婚姻的本质以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愿,并不会为分别财产制所取代。  相似文献   

7.
婚前经济状况不同,婚后家庭财产日趋复杂多样,夫妻间经济相对独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未雨绸缪,理性对待夫妻财产,约定夫妻财产归属,解除后顾之忧,加深夫妻感情,成为时尚。  相似文献   

8.
传统民法将财产区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在传统担保制度中,抵押物的范围仅限于不动产,这是因为抵押缺乏物权公示制度,动产抵押会因动产的隐藏转移而使抵押权人根本无法行使抵押权。近代以来,为实现动产的担保功能,随着动产形态的变化和动产登记制度的发展,动产抵押权在各国立法中大抵都得到了承认,但动产作为抵押物的范围仍旧受到很多限制,如德瑞民法典中仅将航空器和船舶等特殊动产作为抵押权的标的;相对来说,日本民法和我国台湾民法可用于抵押的动产范围则广一些;而从我国的《担保法》第34条、第37条和《物权法》第180条、第184条可以看出,我国对设立抵押权的财产除法律明文加以禁止的以外,范围极广,不论是动产、不动产、财产权利均可  相似文献   

9.
禹竹蕊 《政法学刊》2006,23(1):22-27
随着全球性网络交流的飞速发展,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现实生活中,侵犯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发案率也在直线上升,社会危害性日益增大。因此,研究虚拟财产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从立法与网络规则的角度寻求对游戏玩家利益的保护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0.
《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43条赋予了限制抵押财产转让约定登记能力,并分别规定了已登记和未登记限制抵押财产转让约定的法律效力。从经济分析视角出发,这一规则设计可能导致制度成本增加、总收益降低,消解了《民法典》对抵押财产转让规则变革的意义。但在司法解释已经如此规定的情况下,应从法教义学立场予以协调,通过限缩解释的方式维护《民法典》变革抵押财产转让制度的初衷。未登记的限制抵押财产转让约定仅有合同效力,《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43条第1款的“但书规则”并不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应严格限制其适用范围,即当抵押财产已经登记后,仅在买受人知道限制抵押财产转让约定以及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时,方可否认转让的物权效力;该条第2款规定的已登记限制抵押财产转让约定的效力不同于预告登记的效力,登记机关应为抵押财产买受人办理登记,“转让不发生物权效力”应排除普通动产抵押的情形,并且仅对抵押权人具有相对效力。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社会创造出了虚拟的世界,应运而生的是人们通过网络世界创造出的大量的虚拟财产。虚拟财产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法律观念的挑战,也是对我国相关法律规范发展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对学界不同观点的分析以及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法规的考察,阐明了虚拟财产的物的属性,主张运用物权的法律规范来解决由虚拟财产所引发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财产概念是主体与其利益需求相连接的物质集合,是关系的集合体。《拿破仑法典》开启了法律的现代化,在法律个人主义的背景下,财产被认为完全服务于其所有者,是中立的、无属性的外在存在,仅是反映所有者意志的法律角色。一战后,芬齐(Finzi)将研究重心从人与财产之间的关系转向财产本身,使得所有权的客体成为中心,提出所有权人在利用其所有物时要兼顾财产自身的经济、社会功能。1942年的《意大利民法典》与1948年的《意大利宪法》均接受了财产“功能主义”的观点。历史上存在的集体土地财产,在后现代法律秩序内被重新评估,并历史性地与环境价值相结合,超越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二元化的分类逻辑,成为第三类财产形态--共用财产。  相似文献   

13.
李杰辉 《法制与社会》2010,(25):71-71,7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人的思想、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夫妻财产日益多样,财产关系日趋复杂,各种新型的财产关系不断出现;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人自由和权利观念不断增强,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日益迫切;生活方式也在快节奏地变化,特别是在年轻一代的知识阶层、白领阶层中,有不少人在尝试婚前协议、AA制的生活方式,采用夫妻约定财产约定协议公证的人将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大陆法系夫妻财产制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古罗马、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阶段.就形态而言,它经历了从单一——分散——适度集中——融合统一的变迁过程;就理念而言,它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夫妻一体到两性平等的发展历程.夫妻财产制的历史形态,是由特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决定的.夫妻财产制发展变迁的直接动力来自女性地位的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际文化财产犯罪呈稳步上升趋势。虽然国际社会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国际公约,但是并未能有效的阻止日益猖獗的国际文化财产犯罪。就我国而言,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也并未能有效的预防和打击我国的国际文化财产犯罪。通过研究国际文化财产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提升我国预防和打击国际文化财产犯罪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夫妻财产制又称婚姻财产制,是我国现行《婚姻法》中的重要内容。我国现行婚姻财产制包括共同法定财产制、个人特有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三种婚姻财产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形态的不断变化,公民的生产与生活资料日益丰富和多元化,公民的财产来源及性质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都使夫妻财产问题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从而暴露出现行的婚姻财产制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笔者将根据我国现行婚姻财产制度在适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盯紧官员“官员财产公示”的全球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冰 《法律与生活》2012,(20):14-20
由"表哥"杨达才的一块手表引发的一场风暴,事关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当杨达才被互联网"自下而上"的反腐浪潮冲掉头顶的乌纱帽时,一些人为此惊叹;另一些人却尴尬地发现,我国根据"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立相关的反腐制度建设已远远落后于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8.
于佳佳 《中外法学》2008,(6):911-930
<正>一、问题之提出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财产利用形态和存在状态不断变化,侵害财产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有效的刑事法律制度永远要追随时代的需要,对新的财产侵害行为作出反应。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看,财产犯罪的边界被不断调整、重新设定。  相似文献   

19.
谢鸿飞 《法学》2021,480(11):99-114
担保财产的概括描述是通过担保财产的通用类型或法定类型加上数量进行的描述.它以动产抵押的兴起为契机,旨在降低特定描述的难度,提升担保设定的效率,保护担保人的隐私和商业秘密并降低其诚信风险,但可能造成在先担保权人对担保人的全部财产形成垄断.它主要适用于动产浮动担保、未来财产的担保和同类财产的集合担保,不适用于以部分某类动产设定的固定担保.概括描述的充分性至少要明确财产类型和数量,其功能的最大化以声明登记制和区分担保合同与担保登记为前提.担保财产的概括描述未达合理标准时,担保合同和担保物权均不成立.当事人以担保人的"全部财产"描述担保财产的,可将其意思解释为成立保证合同.担保财产概括描述发生严重错误将导致担保财产无法识别.  相似文献   

20.
荣超 《法制与社会》2011,(18):91-9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的运用日益走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人们通过网络空间进行着各种虚拟活动,网络虚拟财产交易也日益频繁,由此而引发的各种纠纷不断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法律没有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进行明确界定,法学界学者们对这一财产性质存在颇多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