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弓 《前沿》2002,2(8):14-16
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他曾用“新资本主义”来表述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 ,一是借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表述方式 ;二是从内容上区别于欧美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毛泽东没有专门论述社会主义革命起点问题 ,他用“衔接”表述两个革命阶段的连接 ,一是不可能以确定的时间点来表明这个问题 ;二是为驳斥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和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2.
叶南客 《群众》2013,(12):42-43
犹如“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社会历史规律,早已为我党深知并反复验证,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现代改革的探索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群众路线的科学理念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仍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社会情况又很复杂的东方大国。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足以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之路。毛泽东不愧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辉典范,他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理论、方针和政策,不但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  相似文献   

4.
黄振华  常飞 《理论月刊》2022,(10):48-55
当下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变迁之中,对这一过程加以充分认识和理解是推进大国善治的重要前提。从历史上看,“乡土中国”构成传统中国社会的底色,其以土为生、以文化人、以德为重的基本特征长期规制着中国社会的形态及其演化过程。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急速的现代化进程中,大量的现代性要素渗透进乡村社会,日益消解了“乡土中国”的传统底色,并呈现“乡愁中国”的现代面向。“乡愁中国”是“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换的一个历史阶段,具有过渡性特征。“乡愁中国”对于理解中国社会变迁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乡愁中国”蕴含着当下中国在急速现代化进程中的张力和反思。其原因在于,现代性要素的注入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但同时也遭遇了乡土“褪色”的潜在挑战。另一方面,“乡愁中国”也蕴含着对中国传统价值的重新发现过程。“传统”与“现代”并不是截然二分的,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历史传统的内在价值,并建立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联结,进而确立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一些文章就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和“胜利”问题进行了再探讨,其中有的文章对长期流行于我国理论界的一个传统观点,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所有或大多数国家“同时胜利”的命题提出了质疑。可是,这些文章没有联系马恩的世界革命理论,只是孤立地去谈“发生”和“胜利”的问题,把问题局限于“同时发生”、“同时胜利”,还是“单独发生”、“一国胜利”。这就不仅使问题无法搞清楚,甚至会出现某些混乱。因此,阐明马恩对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重要设想,即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一后现代思潮是2 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现代工业社会转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是对“现代”西方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的一次重要变革。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市场资本主义时期,文化上以现实主义为典型特征。第二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文化上以现代主义为典型特征。第三阶段通常被称为后工业化资本主义,或者媒介资本主义时期,文化上则以后现代主义为其典型特征。这一时期,人们一般认为是从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的。二战以后,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所存在的由于人们利用科学手段过度掠夺…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之一。刘少奇同志在“七大”的报告《论党》中概括毛泽东同志的建党路线时说:“他首先着重在思想上、政治上进行建设,同时也在组织上进行建设。”(《刘少奇选集》上册,第330页)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把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作为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那时党的建设是为了加强党对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的领导,从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为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是“人民的生计”,从其原本意义上说,民生问题主要是百姓的生活生存问题,就是有关国民的生计与生活问题,表现为具体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民生和民主、民权相互倚重,  相似文献   

9.
一、“超越”的困境与“倒置”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在世界上出现,从一开始就是以一个重大矛盾开始的:它的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以当时发达国家为变革楷模的社会主义理论,即在经济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发达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从而建立发达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论;...  相似文献   

10.
回顾近十年农村改革的历史和近四十年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我们认为:从中国农民的二重性出发,以合作经济和商品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为基础,列农村社会经济关系进行全方位改造,使农民沿着“致富”的路标前进,应是我党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