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尹顺 《江淮法治》2013,(15):26-27
蒙城县王集乡人大不断创新代表履职制度和履职方法,提高了代表履职积极性,增强了代表履职责任心,通过发挥代表作用化解了群众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向群众发"代表联系卡"代表走访群众时可能没发现问题,群众有问题时又联系不上代表,这是代表联系群众时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为加强代表与群众的联系,王集乡人大制作图版,填上每个代表的信息和联系方式,在代表小组活动室、村公示栏公示。与此同时,为每个代表印制"代表联系卡",标明代表姓名、岗位职  相似文献   

2.
邀请代表参与常委会活动、上门走访代表、加强代表小组活动……这些措施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固定套路"。去年以来,含山县人大常委会通过许多"固定套路",主动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不断激发代表履职热情,着力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丰富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内容,帮助代表履行职务,充分发挥了代表的主体作用。如今,全县广大代表更加积极主动地下基层、听民声,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奉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石泉县人大认真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努力创新代表活动载体,坚持组织和依靠全体人大代表,充分调动代表的积极主动性,在代表履职监督、代表小组活动、代表参政议政等方面不断探索和谋求创新,代表工作的步伐朴实自信,代表工作的道路更富新意、更加坚实.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赵湾镇人民代表大会在县人大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强化代表培训,做实代表活动,加大建议督办力度、加强考核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代表履职热情. 一、强化代表培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该镇现有代表51名,其中农村代表43名,针对代表大多数来自农村,知识面不宽,政策了解不多的实际情况.近几年来,该镇人大始终把代表培训工作做为促进代表履职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是组织集中培训.每年在人代例会和人大工作会上组织代表学习,重点学习《宪法》、《代表法》、《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并就《如何当好代表》、《如何提好建议意见》做专题培训,让代表真正懂得如何履职.  相似文献   

5.
"不当脱离群众的代表,不当挂名代表,不当特殊代表。"——淮南市人大代表王越"不当脱离群众的代表,不当挂名代表,不当特殊代表。"这既是淮南市和田家庵区两级  相似文献   

6.
枞阳县横埠镇人大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代表活动,促进了代表素质的提高,较好地发挥了代表作用。温馨的“代表之家”横埠镇是个有着3.6万多人口的大镇,共有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77人。镇人大认识到,要使代表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必须为代表创建活动阵地——代表活动室。他们首先按照行政区划和代表的单位性质,将在全镇的三级代表划分为21个代表小组,确定每个代表小组组长、  相似文献   

7.
在选举各级人大代表时,为了使各方面都有一定比例的人大代表,对代表结构提出了要求,如代表中妇女代表不得少于代表名额的25%,非中共党员不得少于代表名额的35%,以及适当比例的企业(工人)代表、农民代表、知识分子(科技)代表、公务员代表等等.笔者认为,在提名推荐代表候选人时,不能简单地把公务员中的高学历人员与纯粹从事专业技术的知识分子相提并论,应准确把握人大代表的结构比例,要保证代表结构比例的合理性,有学历的公务员不宜挤占知识分子代表名额.  相似文献   

8.
张娟 《法治与社会》2011,(10):33-33
近年来,勉县人大坚持突出代表主体地位,多措并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着力为代表履职提供保障。一是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参加常委会活动制度。统一给代表订送《民声报》、《法治与社会》等资料,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调研,保障代表知情知政,大力支持代表执行职务。二是积极协助县电视台办好《代表风采》栏目,  相似文献   

9.
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是广大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途径。如何创新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也是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题。在《代表法》公布施行十七周年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我省各级人大在代表工作上有着不少新思路、新做法。像本期特稿所选登的淮北市组织代表定向视察、金家庄区试行代表接访制度、蚌埠市面向代表召开政情通报会、萧县发放代表专用信封、蜀山区开展代表述职评议、黟县保障代表权益制度化……这些新举措的有效实施,促进了代表作用的发挥,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有力地推动了人大各项工作的发展,充分展现了全省各地人大贯彻实施《代表法》取得的新成效。  相似文献   

10.
代表是什么     
代表是一面红旗 带领人民,奋勇向前 代表是什么 代表是一种声音 体察民情,为民代言 关注民生!维护民权 代表是什么 代表是一种情怀 顺承民意,紧贴民心 依法办事,心系万民代表是什么@孙其干  相似文献   

11.
《法治与社会》2017,(11):16-17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代表工作水平决定着人大整体工作水平.榆林市人大把提高代表素质能力、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代表工作完善发展.认真贯彻落实《代表法》规定和中省关于加强人大代表履职工作的各项要求,出台了《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规定》和《代表履职管理办法》,制定了代表履职手册,完善了代表履职档案,做到一人一档、一年一评,促进代表履职迈出了制度化、规范化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12.
笔者认为,镇街人大开展"争优创先"活动,是促进代表履职尽责和推动代表小组活动正常开展的有效措施,创新之举,值得倡导。组织开展闭会期间区域代表活动是镇街人大的职责所在。代表法明确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负责组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开展闭会期间的活动"(代表法第十九条第三款之规定);"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可以参加下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小组活动"(代表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之规定)。同时,代表法还规定,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可以受委托组织本选举单位的上级人大代表开展闭会期间代表活动(代表法第十九条第二款之规定);  相似文献   

13.
程茜 《江淮法治》2014,(9):34-35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做好代表工作,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是人大工作的基础.近年来,桐城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围绕服务代表主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拓宽代表活动方式、督办代表建议、激发代表创先争优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地推动了代表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满票     
王家荣  魏莉 《江淮法治》2011,(11):28-28
"请问骆克海代表,我想问一下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述职工作的意义?自开展代表述职工作以来,代表们的履职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提高,代表意识是否得到了增强?下一步区人大常委会将如何组织好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充分发挥好代表作用?还有你作为市、  相似文献   

15.
八面来风     
正黄山市:开通代表履职信息管理系统本刊讯日前,黄山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开通并试运行了市人大代表履职信息管理系统。该信息系统立足于服务代表依法履职,将网络服务与代表履职实际需求有机结合,及时准确掌握代表工作动态,全面登记人大代表会议期间工作和闭会期间活动信息,并且通过统计分析对代表履职情况进行评价。信息系统的开通,对于建立代表履职档案、激发代表依法履职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评选先进代表小组、优秀代表建议和开展代表述职以及代表连任提名等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为保证代表履职信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市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近日举办了培训班,就软件使用、信息录入权限和基本要求等进行了专题培训。(陈新民)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行使代表的职权,履行代表义务,发挥代表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本  相似文献   

17.
分阶段系统培训代表、按季度向代表寄送材料、建立专业代表小组、推行代表联系群众“实名制”……宣城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积极探索,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新举措,较好地发挥了代表作用。在《代表法》公布施行15周年之际,记者就此深入当地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8.
行政听证代表是参与听证主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实践中,行政听证代表的作用并末得到体现,这种情况的产生,既有制度上的原因即立法的不完善,遴选机制的不健全,也与整个社会民众的参与意识有关。在规范行政听证代表的遴选,构建具体制度时应明确行政听证代表遴选的原则、听证代表的构成、听证代表的资格、听证代表的权利义务、听证代表的法律责任以及听证代表意见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清涧县人大常委会坚持突出代表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倾力"一高三多"加强代表工作,切实在建设代表活动场所上使真劲,在密切与代表的联系上下真功,在发挥代表作用上出实招,使代表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高标准建设"代表之家"。县人大常委会将建设"人大代表之家"放在心中、抓在手上,通过调研视察、座谈讨论,切实推动"代表之家"建设工作。8月28日,组织  相似文献   

20.
"提升代表工作,建设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这是泾县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22年代表工作思路.新一届县人大常委会大力加强代表工作,充分激发代表履职能量,引导代表展现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