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在维系中美关系的同时,也是阻挠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重要因素。特朗普政府在策动对华"新冷战"的过程中,试图全面抛弃该政策,如提升对台高官交往层级、改变对台军售模式,并在执政末期宣布"取消美台交往的一切限制"等。这类掏空一个中国政策的动作,服务其遏华战略,得到美国国会的支持和台湾民进党当局的配合,迫使中国政府显著加大遏制"台独"的力度,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均持续恶化。拜登政府声称延续一个中国政策,但在美国继续实施对华全面竞争战略和美国国内亲台反华势力活跃的背景下,相关政策将使"一中"内涵更加空心化,中美围绕台湾问题的博弈将使台海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对华战略目标是美国经济利益、战略利益与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中美关系的发展正是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目标中的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美关系问题,也是未来可能导致中美对抗和冲突的问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努力发展同美国的关系,但决不允许事关中国根本利益的台湾问题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3.
一、基金会对台湾问题的关注 思想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制订有着晕要的影响力,以至于被认为是研判美国外交政策走势的风向标.冷战后,随着中国实力迅速上升和中美关系的密切发展,美国思想库对华研究不断升温,特别是对台湾问题的学术关注成为各大思想库对华研究的重点.其中,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以下称"卡内基基金会")的对台政策研究"兼容"新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其政见经常影响美国的对台政策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中美关系及其发展前景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主席去年10月访美,使正处于十字路口的中美关系实现了方向性转折。今年6月,美国克林顿总统访华,是中美关系中的又一件大事。美国对华政策侧重点出现新变化,在最关键的台湾问题上,也随之有了微妙变化。美调整对华政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安全战略思想出现重大变化和中国全球战略地位上升等。中美关系前景:美将继续实施“全面接触政策”,对反华势力予以遏制;不会放弃对中国采取防范和遏制举措,具体问题上会有碰撞;美国内政策可能继续产生负面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中美两国抓住机遇,共同努力,就能把健康、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带入新世纪  相似文献   

5.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变化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后,美国在插手、干涉台湾问题的同时,保持台海相对和平也已成为美国对华战略的重要内涵之一.这意味着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将可能进入一个更为复杂,而冲突却有所缓解的新阶段.但由于美国不可能停止插手、干涉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将继续严重干扰中美关系.不过,中美双方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保持中美关系相对稳定,发展中美更广泛的合作,符合双方在21世纪初期和更长时期的利益.这决定中美关系持续改善、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6.
2010年的中美关系较2009年相比,可谓明显的“暖转冷”,摩擦、冲突不断。主要表现在美国不顾中国的核心利益,挑战中国南海主权、对人民币升值施压、在中国周边制造紧张局势等,这些做法理所当然遭到中国的坚决回击。美国对华示强,除了固有的不适应中国崛起的心理因素作怪外,还有着其亚太政策调整、国内对华强硬派得势、中期选举等原因。美国对华强硬并不意味着其“两面下注”的对华战略政策的调整,只是对华防范领域扩大。未来中美关系仍是合作对话、防范遏制与反遏制同时并存。  相似文献   

7.
从奥巴马前四年的对华政策,中美关系现状,奥巴马竞选期间的对华言论,美国总统第二任期要留历史遗产的规律,中国崛起和对美政策等角度看,未来四年,美对华政策似将继续沿着"接触、制约(遏制)、合作"的方向发展.经济利益的竞争、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战略碰撞将成为中美关系的主要特点.展望未来四年,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南海问题、亚洲军事同盟等仍将是美国牵制中国的牌;在朝核、伊朗核、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美既压中国,也需要中国配合.在双边经济关系中,美将在人民币汇率、贸易平衡等方面问题上对华施压,双边关系摩擦将呈常态化.  相似文献   

8.
中美建交40周年前后,美国对华战略发生范式上的重大变化。特朗普政府明确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领域对华实施竞争性政策。这种全面竞争战略具有长期性,本质上是对中国的战略压制。其背景是中美实力对比、美对华认知、美国内政治及全球战略等因素发生变化的结果。中美战略竞争,最好的结果是双方经过长期博弈形成战略稳定。在此过程中,两国的经贸摩擦将成新常态,地缘政治博弈更趋激烈,而双方紧密的经济纽带很难被切断,美苏冷战式的对抗不会重演。但如果美国执意在科技领域与中国"脱钩",在台湾及意识形态等问题上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中美关系将变得更具对抗性。  相似文献   

9.
美军在中国南海岛礁邻近区域定期实施"航行自由行动"等举措,标志着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对华制衡政策正进入新的阶段.美智库和政策界人士围绕中国南海政策走向等问题展开争论;美军方和白宫就如何在南海问题上应对中国存在政策分歧,奥巴马政府力避南海问题成为其"负向遗产".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加大对华制衡的核心策略是"成本强加",即在不与中国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的情况下,通过外交、政治、军事、法律等综合手段,增加中国推进南海政策的成本.南海问题将深化中美关系的"战略漂移"状态,两国围绕该问题的博弈料将更趋复杂.  相似文献   

10.
温强 《南洋问题研究》2005,12(3):21-29,96
中美关系解冻前,印尼在美国对华冷战政策中一直居于突出地位。肯尼迪非常看重它的国力及其在不结盟世界的影响,他联合印尼遏制孤立中国的意图比艾森豪威尔明显加强。但围绕西伊里安问题、马来西亚问题,美国与盟国矛盾激化,这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他在拉苏加诺加入反华轨道时可能采取的极端决策,肯尼迪政府借助印尼强化对华遏制孤立的政策作法最后与初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1.
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关于中美关系的讲话,并不表明美国对华战略有了根本性改变。美国对华战略归根结底还是“接触 遏制”。这是因为,中国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国际影响力的加强,一方面使美国在国际战略和政策层面上对中国有所需求,另一方面又是美国从其一超独霸战略出发所不愿意看到的。  相似文献   

12.
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基本上是继承上届政府的衣钵,保持总体战略定位不变,采用"两边下注"策略。但政策框架并不稳固,一方面美国需要中国在国际上的更多方面发挥作用,突出其政策中的对华合作一面;另一方面受国内政治因素的左右而突然"变脸",进入2010年以来中美关系的"突变",正是其政策框架不稳的表现。总体上,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既有相互合作的一面,又有利益冲突危及双边关系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加以及美国国内濒临大选的复杂背景下,美国国防部于2012年5月发布了《2012年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该报告主要就中国未来发展战略、中国军事现代化的目标与进程、中美军事交流以及台湾问题等阐述了美国的基本认知与政策立场。报告反映了美国政府的主要关切,同时也表明中美之间存在重要共识。整体上看,这份报告的主要功能在于传递信息,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4.
在台海问题上,美国政策是一个关键因素.它的政策底线是台湾问题必须由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和平解决,对统"独"结果持开放态度.其对台湾问题的解决思路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即中美关系状况和两岸关系状况.  相似文献   

15.
小布什上台后, 继续推行人权外交, 并把人权外交与反恐结合起来, 在对华政策上, 小 布什一方面继续保持对华的人权攻势, 另一方面也强调与中国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 尽量不让人权 问题干扰中美关系的大局。小布什对华的人权外交从根本上说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的, 是美 国力图遏制和防范中国的工具。在新世纪, 美国对华的人权外交是长期的, 但由于中美两国的共同 利益和国际国内因素的制约, 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斗争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当选新任总统.其在竞选中的对华言论部分反映出美国社会基层对中美贸易的不满.以反映下层民意而当选的特朗普会如何应对未来中美关系的合作与矛盾议题?目前,特朗普及其外交团队和共和党主流在中美贸易层面对中国态度强硬;在安全议题上更加倾向单边主义和军备发展,增强美国在亚太地区制约中国的力度,中美关系在核心热点问题如台湾、南海等问题上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从特朗普实用主义的外交思维和不按常理行事的外交风格看,中国不应对特朗普的上台抱有幻想,而应做好中美关系在未来短期内可能出现震荡的准备,防止中美关系走向失控,同时应该本着“争取最好,不怕最差”的原则,采取主动行动,与美国就中美合作与分歧议题进行再协商和定位,为巩固甚至提升两国关系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7.
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对华政策的调整佴祖吉克林顿连任总统后,其内阁在去年对华政策辨论和调整的基础上,就克林顿第二任期对华政策进行了讨论,政府主要成员相继发表了重要的政策性讲话,从这些讲话和今年以来美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对华...  相似文献   

18.
1. 未来一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将主要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美国经济的走向;(2)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动;(3)伊拉克问题;(4)台湾问题;(5)中国如何处理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总统执政以来, 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了重大调整, 如明确把中国作为今后美国的主 要威胁和对手;调整军事战略重点, 加强对中国的遏制与防范;对台政策趋于明晰等。但是, 从上半 年中美之间发生的种种事件看, 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没有根本变化, 中美之间存在的基本战略利益 分歧以及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安全问题等依然存在。因此, 竞争 与合作仍将是未来中美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中美关系:新变化与新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探讨中国崛起背景下中美关系的新发展、新变化及其对中国带来的新挑战。本文认为,中美关系的基本结构虽未发生根本改变,但内涵和实质却正出现重大变化,包括中美关系的背景和主题发生变化、战略重要性上升、深度和广度同步增强及美国对华战略正在形成新的框架等。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中国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中美两国战略观的转变及国际大背景的变化。中国主动塑造中美关系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今后继续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将面临如何适应美国对华战略的新变化、如何面对中美关系的新变化、如何把握美国国内政治社会生态的新变化等三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