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普通大众的休闲方式,但与蓬勃发展的旅游市场不相匹配的是,旅游业成为人们诟病较多的行业之一,欺骗欺诈、服务态度差、强制购物等被视为旅行社的普遍形象,"对外都不给名片,一说旅行社就好像是坑蒙拐骗的印象",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如此  相似文献   

2.
旅游电子商务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自1996年第一次在媒体出现后,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旅行社是旅游业中的核心企业,提供一条龙的组合包价旅游服务.在武汉旅游市场中,旅游电子商务在旅行社业务方面应用已经比较普遍.提高旅游电子商务在旅行社业务的应用效率可从以下几点着手:政府加强行业管理,制定合理完善的旅游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完善旅游电子商务旅行社业务系统的管理;提高旅游电子商务旅行社业务系统的网络安全度;加强旅游电子商务旅行社业务系统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3.
熊杰 《学习与实践》2009,(10):58-61
改革开放30年来,旅游社行业对我国旅游业乃至其他行业的发展功不可没。行业规模的扩大,服务要求的提高,使得旅行社的经营和管理难度日益增加。通过对新形势下的旅游市场的分析和研究,结合新的消费特点和消费需求,作者就旅行社行业结构的调整和旅行社自身的企业改造,给出了建设性的经营定位思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温锦英 《理论月刊》2005,(8):108-110
随着我国旅游业市场机制的确立,长期困扰我国旅行社业的深层次问题如行业内无序竞争、竞相压价、非法经营、违规操作以及“降格服务”等现象相继出现。健全旅游法规和制度与加强行业内部道德自律相结合是我国旅行社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5.
陈驹 《今日海南》2013,(9):34-34
海南旅游市场通过近几年的市场整顿,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集中整顿并不是治本的妙方,旅游市场的欺客宰客、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害消费者权益等情况时有发生就是明证。如何有效地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水平,促进旅游业的振兴和发展?笔者认为要建立旅游市场长效的监管机制,以信用提升效  相似文献   

6.
吴淑君 《今日浙江》2009,(19):59-59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信用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占居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旅游经济运行中"旅游信用危机"已开始显现,尤其旅游企业的失信问题已构成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的阻碍,旅游信用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旅游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可能会引发了一场连锁的信用危机。  相似文献   

7.
谢苏 《理论月刊》2006,(5):106-108
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旅游职业教育是培养旅游行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培养和输送大量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需要的人才,应借鉴国际旅游培训、国际旅游业的理念与经营,对国内旅游业行业人才的教学和培训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8.
教育旅游作为教育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产业,在我国已初露端倪。面对着我国巨大的、亟待开发的旅游市场,打造“教育旅游”品牌,向游客提供一个高品位的旅游环境是旅游行业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9.
从商业票据的发展看我国的商业信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冰 《岭南学刊》2000,(1):25-28
目前,我国的信用以银行信用为主,结构十分单一;金融市场以资本市场为主;货币市场70%是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占比例很小。商业信用、票据信用在我国极不健全,是造成银行信用清偿率低、风险不断扩大、企业资金流通不畅、相互拖欠,金融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商业信用的不健全,最终还会危及整个信用的基础。在美国商业票据已经成为货币市场上发展最快的金融工具。在我国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足,其发展也较缓慢,这种情况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称的,因此,我国应该大力发展商业信用和商业票据。一、商业票据内涵的变化商业票据是…  相似文献   

10.
旅游合同相关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孝辉 《前沿》2003,(7):87-88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旅游合同大量出现 ,但是在我国 ,旅游纠纷处理缺乏明确法律依据。旅游合同包括旅行社与旅游者之间订立的合同和其他服务合同 ,格式化是旅游合同的一个发展趋势 ,旅游合同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法律应规定受害者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 ,有助于中小企业融资 ,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 ,可以有效减少中小企业的交易风险。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社会信用管理立法建设滞后 ;信用中介机构不发达 ,执业不规范 ;信用意识未形成 ,信用需求不强烈 ;信用编码未统一 ,信用信息不能共享 ;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管理未开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年初以来,旅游部门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展了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工作,通过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推行导游计分联网管理,试行企业间佣金收授办法,解决旅游行业内的重点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旅游市场涉及面广,目前影响旅游市场综合环境的一些问题,如“黑社“、“黑车“和“黑导“等无证经营行为,以及非法“陪游“、“伴游“和欺客宰客、胁迫消费、质量欺诈等违法违规现象仍比较突出。这不仅严重冲击了旅游市场秩序,而且极大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和我国旅游业的形象。为此,国务院决定,从现在起,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市场打假打非专项整治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债券信用价差对货币政策的反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2010年至2016年企业债券数据和央行货币政策数据,通过分析了货币政策对债券信用价差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发现:第一,货币政策会对债券信用价差产生显著性影响,主要是通过融资流动性和市场信心渠道进行传导。第二,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紧缩程度增加,会显著增加建筑业和金融业这两个行业的债券信用价差,但是对制造业和采掘业这两个行业的债券信用价差并无显著性影响。造成这样的差异主要原因来自于不同行业的对资金需求存在差异,进而导致不同行业的信用债价差对货币政策存在异质性反映。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 ,记者迈进了位于建内大街的国家旅游局大门 ,如约采访了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司的郑保垒调研员。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在我国 ,从1949年11月第一家旅行社诞生起 ,新中国的旅游业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在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间 ,我国旅游工作一直属于民间友好往来的范畴 ,主要致力于宣传新中国的建设成就 ,加强国际友好往来 ,总的来说 ,总体规模小、结构单一 ,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近20年来 ,我国旅游业根据国际国内旅游市场融合互促的趋势 ,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又是信用经济.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灵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则是信用关系得以维系的保障;信用又是规则良性运作的道德底蕴.由于产权不明晰,法制不健全,信用体系不完善,我国的信用状况远远达不到WTO的要求.发挥政府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明晰产权,完善信用体制,在全社会树立守信的观念和意识,将使我国经济在WTO的新起点上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韩宝民 《前沿》2012,(9):90-9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来自国外的游客络绎不绝,对景区接待人员和旅行社的涉外接待人员要求具有很高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够与游客进行良好的互动。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差异导致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却是很困难。本文从提高旅游业中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为目标出发,分析了旅游业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交流的现状,以及分析了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的原因,提出了旅游行业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进行有效语言交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鉴于我国目前市场信用体系不完善造成的信用秩序混乱,失信行为屡见不鲜的现状,本文拟以一人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与现行公司法律制度分离与融合的原因为视角,比较分析两种企业法律制度在我国信用法律制度中暗合的根源,为两种企业法律制度找到他们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商事信用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年初以来,旅游部门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展了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工作,通过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推行导游计分联网管理,试行企业间佣金收授办法,解决旅游行业内的重点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旅游市场涉及面广,目前影响旅游市场综合环境的一些问题,如"黑社"、"黑车"和"黑导"等无证经营行为,以及非法"陪游"、"伴游"和欺客宰客、胁迫消费、质量欺诈等违法违规现象仍比较突出。这不仅严重冲击了旅游市场秩序,而且极大损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和我国旅游业的形象。为此,国务院决定,从现在起,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旅游市场打假打非专项整治工作。经国院批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保障旅游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旅行社和外国旅行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常驻机构(以下简称外国旅行社常驻机构)。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旅行社,是指有营利目的,从事旅游业务的企业。本条例所称旅游业务,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出境、入境和签证手续,招徕、接待旅游者,为旅游者安排食宿等有偿服务的经营活动。第四条国务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旅行社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20.
旅行社条例     
《内蒙古政报》2009,(5):5-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保障旅游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