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来,一个喊得最响、上镜率最高的口号———“西部大开发”强烈冲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感官!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概念。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营企业,高薪聘请HR总监,外派高管到长江商学院深造,放手“80后”管理一个分公司……这些无不看出它对人才的重视,而冬冬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冬冬”)总经理魏东辉对此觉得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说,我们都知道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既然重视人才就要落到行动中,而不是喊喊口号,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企业规模小,  相似文献   

3.
钟振 《当代广西》2008,(7):46-47
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柳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西部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企业。回顾5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柳工不仅完成了企业改制,以自身的资源优势成功向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东扩”,更喊响了“世界柳工,源自中国”的口号。  相似文献   

4.
文章提出了当前住宅小区管理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是当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所谓“社会管理创新”不能光喊口号,而要切实研究民情,真正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央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后,大家都在考虑开发什么和如何开发的问题。我认为,中国二重集团公司一直抓住“开发自己”不放松,即抓住观念大转变不放松,抓住精益求精重实干不放松,确实为自己争取了主动,一旦机遇到来,就能从容上阵,就不会眼睁睁地看到机遇而又放跑了机遇。对企业而言,如果自己的观念、智力、管理及资源都没有得到“开发”,又怎能更好地参与西部大开发? 要“开发自己”,就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国有企业是藏龙卧虎之地,倘若不给尤以水、不给虎以山,不把自己的队伍组织好,不把自己的条件利用好,是难以投入…  相似文献   

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既是今年“两会”上代表讨论最热烈的热门话题之一,又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新闻媒体最为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中央在“两会”上提出并决定实施的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将会给西部的开放和开发带来什么影响?对缩小东西部差距带来什么希望?在开发西部的大背景下,中部处于何种态势?河南应采取何种态度和对策?目前,河南电视台经济部就以上问题组织了一次由主持人和两位经济学博士、硕士参加的“西部大开发三人谈”。 节目主持人、记者李冰(以下简称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近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90年代中央提出实施…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投身发展生产力的实践中去。因此,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关键在于实践。从当前来看,就是要积极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去。就云南实际而言,能否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就是我们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云南是西部的一员,云南的人民群众对于我们怎么利用中央提出的大开发机遇,是十分关心的。这就说明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实践,实质上就是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实践。对于云南生产力的大发展来说,西部大开发是极其重要的。大开放才能促进大开发,大开发又才能带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领域也有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必须以新观念、新机制、新思想来进行西部大开发。比如,应当明确,这次大开发与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争资源、上项目、争资金的开发完全不同,要坚持围绕市场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开发模式上也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能把大开发搞成了大开荒、大破坏,不能竭泽而渔。要在大开发中形成多种经济主体参与的局面。等等这一切,如果我们把它上升到“三个代表”的理论高度上来看问题,可能就会认识得深一些,广...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我国今后15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去年岁末,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陕、甘两省谈到西部地区的建设问题时也明确指出:没有西部地区的繁荣昌盛,就不可能实现我们整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没有西部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就不可能保持我们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没有西部地区的全面振兴,就不可能达到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没有西部地区的基本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功。可见,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事…  相似文献   

9.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多少年前,我们耳边经常有这样的口号喊响,但口号喊了许多年,我们眼里的农村仍然贫穷落后。于是我们就有些怀疑: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其能有所作为吗?当建设新郊区新农村的号角吹响后,有人试图把这个问号搬开。嘿!他们还真做到了。  相似文献   

10.
西部雄风何日再现“西部开发与青年参与”研讨会发言摘要主持人杨涧华·主持人的话·或许由于眼前利益驱动所致,唯“海”是尊的我们久已不谈内陆西部了。又因着长远利益驱动所致,XO痛饮之后我们的思绪复归到遥远荒芜的中国腹地。今天,恐怕没有比忘却西部而侈谈战略发...  相似文献   

11.
资料选送     
李 强:政治体制改革还要“摸着石头过河” 北京大学教授李强认为,邓小平同志讲,我们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政治体制改革自然也不例外。但有些人错误地理解了小平同志的观点。表现在实际中,有些人只摸石头不过河,每天把石头摸来摸去,但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不想“过河”,他们口口声声喊渐进改革,却不  相似文献   

12.
追捕“贼王”本刊记者孙汉洲早先人们喊他“贼王”,那时他还在跑单帮,干的也只是偷鸡摸狗的事。因为他姓王,且贼性不改,认识他的人,也不再喊他的真名,干脆叫“贼王”了。直到后来,他真的成了一伙“贼牯子”的头,才成了名符其实的“贼王”。本文的故事,就是从他当...  相似文献   

13.
加快西部大开发是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不只是一个区域性开发战略,而且是对世纪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实施好这个大战略,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各地区共同繁荣、共同富裕,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全面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由于目前西部的大开发与改革开放的前几次“西进”有着完全不同的体制背景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因此,作为东北的沿海城市大连应当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在大开发战略中有所作为,西进双赢共同发展。新中国成立50年来,国家对西部…  相似文献   

14.
一曲展露家园往事的乡音 二十世纪的中国四川,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回味;从保路运动,全国抗日大后方,到走向新中国;从成渝铁路通车,到二滩水电站发电;从文汉在全国率先摘下人民公社牌子,到成都发行中国西部第一张股票,再到西部大开发。时光如流水,“逝者如斯乎“。过来的人已经过来了,有些东西也已经淡忘了,但是有些却不断缠绕着我们,让我们不能忘怀。毕竟,二十世纪对中国对四川都如此丰富多彩又如此崎岖坎坷。《世纪四川》根本没有能力也不曾打算在这种时候来做一番“概括与总结”。 在世纪之交的喧哗与骚动中,《世纪四川》只是…  相似文献   

15.
新千年伊始,党中央向全国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总动员令,西部各省市区为之震动,四川人民为之鼓舞。 一时间西部大开发成为蜀中大地最强劲的号角。“西部大开发,四川准备好了吗?”成了全省各族人民关注的焦点。省委书记周永康在四川省“两会”上掷地有声地讲道,我们绝不会放过这个机遇!我们要进行追赶式、跨越式的发展! 机遇与挑战,希望与危机,四川于振奋中深感紧迫。四川怎样跨越式发展?又怎样追赶?话题不断,珠落玉盘,催人奋进。我们以为,四川人素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前,我们应率先行动起来,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正如省委书记周永康所言,机遇只给那些思想解放、勇于开拓的人,只给那些不怕困难、知难而上的人,只给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 本刊特别推出一组“西部大开发,我们准备好了吗?”的专题报道。集中反映全省各届人士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的新思想、新举措、新探索。  相似文献   

16.
教育优先发展要真正落实戴井冈在我国,“教育十分重要”、“尊师重教”、“优先发展教育”等等口号已经喊了多年,然而,教育仍然严重滞后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存在的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低、教师待遇低等老问题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有些问题反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衡南县委组织部在工作反思中,感到这几年组织党员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放松了,有些人只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作一个空洞的政治口号在喊。致使少数老党员、包括有些领导干部的马列  相似文献   

18.
形式主义是官僚作风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被毛泽东同志斥之为“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目前,有不少形式主义被披上了时髦的外衣,使其更具有隐蔽性、危害性。这种形式主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空喊“改革”口号的形式主义。有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言必称改革,他们不断地提出新口号,出台新措施,翻出新花样,但不从发展需要和企业的实际出发,只是为了顺应上  相似文献   

19.
我叫他哥     
对丈夫的称呼自然很多,什么“先生”、“老公”啦,“当家的”、“亲爱的”啦,“娃他爸”、“孩他爹”啦等等。而在我的眼里只有“哥”。 结婚这些年,我一直喊他“哥”。不熟悉的人,听了以为我们是兄妹;认识我们的人,开始总觉得“歌”或“鸽”是他的别名,不然,有几个妻子对丈夫喊哥喊得那么顺嘴的,张口闭口哥、哥、哥!明白后,新老朋友总不忘笑着问一句:“你为什么叫他哥呀?” 我喊他“哥”,不仅是因为他一米七六,我一米五八,以高低论大小。更重要的是他对我体贴、呵护、忍让,完完全全一个大哥哥的  相似文献   

20.
有个倒霉的生意人,在一个不算偏僻的城市两次被抢劫。头一次遇到两个男青年抢劫,他见周围有来往的人,便放声大喊:“救命啊!”不料,不喊倒罢了,一喊,周围的人竟一个个加快脚步跑掉了。第二次是晚上,他遇到三个男青年抢劫。当时他正处于几栋居民楼边,见不少人家还亮着灯,便大喊:“有人抢劫啦!”谁知他一喊,亮着的窗户一家接一家地黑了。可怜的生意人到刑警队报案,说了被抢劫的过程,又讲了上次的经历后,无奈地问:“我 喊了半天,没人来帮 我。下次再遇上这样 的情况,我还喊不 喊?”一位办案的民 警沉思后告诉他: “喊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