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水扁与李登辉两人在“台独”问题上,是“殊途同归”,是一丘之貉。在分裂中国的“台独”心路上,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但采用了不同的手段、方式和策略。一、扁李都是顽固的“台独”势力的总代表,并勾结“藏独”分子,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李登辉老奸巨滑,老谋深算;陈水扁狡诈多变,为选票“变脸”李登辉的“台独”思想早已有之,他善于“表演”和“伪装”,直到上台,才逐渐自暴底细。李登辉上台后,马上聘用彭明敏为其“总统府”“国策顾问”,并暗地里纵容“台独”分子,默许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势力在台湾…  相似文献   

2.
李登辉于1999年7月9日接受世界第三大广播公司“德国之声”专访,就两岸关系、港澳问题、台湾对外关系及未来发展等发表了轰动性的讲话。他认为“两岸关系定位在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从而彻底抛弃了他多年来“两个对等政治实体”、“中华民国在台湾”等的面纱,露出了他主张台独的真面目。这是台湾正式放弃“一国论”,抛出“两国论”的标志,值此千年交替,世纪转换,国际格局动荡变迁之际,它对两岸互动、亚太安全甚至整个世界格局都必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一、“两国论”出笼的背景争取台湾独立的主权国家地位是李登辉最终的政…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 ,两岸关系呈现出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在台湾岛内 ,陈水扁正加速推动“渐进台独” ,与李登辉的“急进台独”有合流趋势 ,使两岸关系蒙上新的阴影 ;在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冲击下 ,两岸关系一时很难缓解 ,一段时间内“政治冷”和“经济热”的形势还会有所继续 ,但从总体上看 ,两岸政治关系还在不断前进 ;美国是阻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 ,在可预见的时间内 ,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题的矛盾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然而中国的最终统一乃大势所趋 ,绝不是美国少数反华势力所能阻挡的。在影响两岸关系的上述因素中 ,起决定和主导作用的是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4.
李登辉的“两国论”是分裂祖国、推进“台独”的政治本质大暴露。“两国论”与历史事实相悖、严重违背了国际法准则 ,违背海峡两岸同胞和平统一祖国的愿望。  相似文献   

5.
台湾是中国固有的领土 ,“台独”分子企图利用“公投”、“制宪”的办法使台湾走上与祖国大陆彻底分裂的道路 ,这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不能容忍的。“台独”已经给台湾人民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是一条行不通的死胡同。而实现两岸统一 ,才能给台湾人民带来福音 ,才是台湾的光明前途。从历史和现实看 ,中国必将统一 ,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6.
今年 8月 3日 ,陈水扁通过视讯向在日本召开的“台独”组织“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发表讲话 ,公然抛出所谓“一边一国论”和“台湾前途公投论” ,明目张胆地向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挑战。此后 ,他一再露骨地鼓吹这类论调 ,完全撕下了一切伪装 ,充分暴露出分裂祖国的险恶用心。陈水扁在这个时候鼓吹“台独” ,并非偶然 ,是他推行“事实台独”策略、“以武拒统”策略和“以拖待变”策略的必然表现和结果。首先 ,“台独”势力的存在和发展是陈水扁坚持“台独”立场的社会根源。主张“台湾独立”的分裂思潮和活动 ,是在台湾重归中国版…  相似文献   

7.
自决权不是"台独"的国际法根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闹“台独”的人试图以国际法上的自决权作为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国际法依据 ,对此我们有必要弄清“台独”的性质和自决权的适用范围。“台独”的性质既不是“解放”,也不是“分立”,而是“分离”。自决权的适用范围或内涵仅限于殖民地人民和其他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和独立的权利 ,并不包含一个国家的一部分人将这个国家的一部分领土从这个国家分离出去的权利 ,不适用于“分离”。因此 ,“台独”企图以国际法上的自决权作为根据 ,“无论是从“现行法”、“应有法”的角度 ,还是国际法实践上都没有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水扁在台湾选举获胜后,于5月20日发表了“就职演说”。在这篇5000字的讲话中,陈水扁以所谓民主的胜利来总结台湾选举的经验,并再次承诺“全民政府,清流共治”的施政理念。但在两岸关系的定位问题上,却颠倒次序、刻意模糊。陈水扁“五·二0”讲话费尽心机、用心良苦,但他仍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搞隐性“台独”,以拖待变,抗拒和拖延两岸统一进程,企图以“人权牌”使台湾问题国际化,对此我们要进行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10日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接见世界台湾同乡会代表,借机大谈“一个中国”问题,李登辉明确表示:“在国家未统一以前,我们决不承认一个中国政策,一个中国是未来,只有国家统一以后、才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目前是分裂分治的局势”。第二天台湾总统府又为李登辉的“一个中国”说法解释,指出“中华民国主权目前在台湾,一个中国是在我们国家统一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这在国家意志、人民共识、法理依据上形成对“台独”分裂势力的强大震慑,从而确保国家统一,民族振兴,世界和平。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反分裂国家法》的法律依据、现实依据,还要深入研究《反分裂国家法》的历史依据。一、台湾与中国大陆同宗同源,同属一个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同宗同源,同属一个中国,她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地理角度看,在远古时代,台湾本和大陆连在一起,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入海底,形成海峡,未沉…  相似文献   

11.
自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我党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体现了新时期我党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台湾当局也渐次推出“国家统一纲领”,这一纲领代表了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国民党当局在现阶段对大陆政策的基本立场。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宋楚瑜最近几年有关两岸关系的论述进行条分缕析 ,得出宋楚瑜两岸观是维持两岸目前不统不独的现状。他坚决反对台独 ,严词痛斥台独谬论 ;力主两岸三通 ,加强经贸文化交流 ;虽然追求祖国将来的统一 ,但现阶段强调台湾优先 ,拓展“国际”经贸空间 ,以维持其不统不独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两岸间的主要矛盾是统独之争。认同一个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存在着和平统一的可能;强调“台湾主权独立”,两岸的冲突将不可避免。无论是“法理台独”或“事实台独”都不可能得逞。“台独意识”与“台湾意识”有本质的不同。真正的爱台湾,就必须考虑台湾社会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的主流民意,以台湾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依归,爱台湾和爱祖国并不矛盾。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是用来对付外国干涉者和“台独”分子的,而决不会用来对付台湾人民。  相似文献   

14.
2002年8月3日,陈水扁经过精心策划,利用视讯方式向日本“世界台湾同乡联谊会”传达出他对两岸关系定位的基本主张“一边一国论”,并抛出其对解决台湾前途招术“公投”,此后,陈水扁利用执政地位处心积虑地图谋推动“法理台独”,在今年台湾选举期间,不断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公然提出了以“制定新宪法”为核心的“台独时间表”,两岸关系被推到了危险的边缘。因此,从历史、政治、国际关系等角度入手,分析台独倾向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探索打破两岸僵局,制约台独倾向,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是1999年李登辉发表“两国论”以来两岸关系又一个重大转折点。在这一年中,大陆出台了—系列重要对台政策,有效遏阻了“台独”发展势头,降低了两岸的对立和紧张,使两岸关系朝着有利于大陆的积极方向发展。而岛内民意也悄悄发生了变化,台当局靠“两岸对抗牌”已很难获取所  相似文献   

16.
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是“台独”的新翻版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特别是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 ,在同“一边一国论”的斗争中 ,我们要善于把握WTO与“三通”为两岸关系发展带来的重要契机 ,反“独”促“统” ,从各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 ,力争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有更大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台独”是一个政治概念,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台湾岛内及海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股思潮和运动。其实质是要谋求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改变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使台湾成为一个脱离中国的“独立国家”。本文就“台独”势力缘起与嬗变的内在根源作一全面梳理与剖析.以期为下一步有效“遏独促统”提供一个更为系统、科学的研究基点和分析平台。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诗词是20世纪台湾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延续了中国文化命脉,表现出强烈的中国意识,同时蕴涵复杂的思想。旧诗研究在台湾已渐次展开。而在大陆,学界长期偏执的新旧诗二元对立、独尊新诗的模式延伸到了台湾文学研究领域,对台湾现代诗词置之不顾。这样做遮蔽了另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学现象,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台湾文学面貌。尤其是在李登辉、陈水扁统治时期,台独势力坐大,文学台独一时甚嚣尘上,一些学者从所谓“台湾主体性”阐释近现代台湾诗词,表达分离主义主张,这就不仅仅是学术性问题。大陆学界要尽快对台湾现代诗词开展研讨,让它进入“文学公共空间”,为人们所认知,并掌握必要的学术和政治话语权。  相似文献   

19.
陈水扁在台湾选举获胜后,于5月 20日发表了“就职演说”。在这篇5000字的讲话中,陈水扁以所谓民主的胜利来总结台湾选举的经验,并再次承诺“全民政府,清流共治”的施政理念。但在两岸关系的定位问题上,却颠倒次序、刻意模糊。陈水扁“五·二○”讲话费尽心机、用心良苦,但他仍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搞隐性“台独”,以拖待变,抗拒和拖延两岸统一进程,企图以“人权牌”使台湾问题国际化,对此我们要进行坚决的斗争。  相似文献   

20.
李登辉1994年3月与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的谈话、1994年5月在台湾“国大临时会”上的讲话,以及1995年6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演讲,都奢谈中国历史和台湾地方史。他吹嘘“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可能没有人比我懂得更多。”1994年6月3日香港《明报》有篇“社评”,讥讽李登辉自诩“是中国近代史最高级的专家,这也许是史学界的奇闻吧!”接着提出质疑:“李登辉对中国近代史究竟懂得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