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广西》2012,(4):20-21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南宁市在上世纪90年代就制定了“打造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培育绿色文化和造就绿色文明”的发展路线,确立了“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和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2005年,南宁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奏响“绿色经济”主旋律,两年一度的宝钢学术年会近期在上海举办。“绿色钢铁,让世界更美好”——本届年会主题的探讨和演绎将为后世博时代的“绿色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3.
绿色管理: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芬 《前沿》2008,(10):62-64
绿色管理是兴起于90年代的一种管理思想、管理体系,进入21世纪后,绿色管理理论逐渐完善化,学术界对绿色管理的研究也逐渐全面化、本质化,更加注重对其本质的研究。绿色管理最先应用于企业界,使众多企业在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关注了环境问题,作为国家的管理主体政府部门更应该考虑到如何实现绿色管理,贯彻绿色管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3,(2):66-68
随着世界范围内绿色运动的蓬勃开展,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为人所认知、接受,绿色消费市场加速形成,全球正进入一个新的绿色经济时代。有专家指出,这是人类继农业文明为核心的黄色文明、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黑色文明、以信息文明为核心的蓝色文明后的第四次文明浪潮。能否抓住这一重要机遇,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将是区域经济实现新一轮快速增长并重新排定实力座次的关键。绿色产业发展的内涵、外延究竞是什么,加快其发展还面临哪些现实难题,如何针对性地加以破解,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认识这一发展趋势和潮流,更科学审慎地进行行动规划,培育新的“绿色生产力”,迎来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黄金期”。  相似文献   

5.
《今日上海》2010,(5):12-13
正在转变发展方式的上海,迎来了举世瞩目的世博会。本届世博会的园区建设和场馆建设,纷纷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演绎“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时代脉动清晰可感。  相似文献   

6.
绿色环保建筑的概念是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而提出的。怎样节约资源,为后代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建筑师们有两点考虑:一是建筑材料;二是造出来的房了自身消耗的能源要少。从绿色环保建筑的趋势来看,一般认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建材和饰材将是21世纪市场消费的热点,其中室内装饰材料要求更高,绿色观念更强。具体要求是:绿色墙材。绿色地材,绿色板材,绿色照明,绿色家具等等。  相似文献   

7.
金磊 《文明大观》2001,(8):48-48
今天,“绿色”成为时尚,继绿色的意识、绿色的思想、绿色的产品、绿色的文化、绿色的技术之后,绿色的政治也问世了。必须看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靠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了,更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了的生态道德文化观。  相似文献   

8.
《上海人大月刊》2005,(8):29-29
正值电力迎峰度夏之际,随着由市经委、市发改委制订的《上海市绿色电力认购营销试行办法》开始实施。本市也正式启动绿色电力机制。上海将按照自愿性、透明度、日常监督、政府支持和鼓励等原则,将绿色电力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9.
丁志华 《人民论坛》2023,(18):36-39
“双碳”目标下,我国的绿色消费面临重要变革。目前,我国的绿色消费实践涉及居民衣、食、住、行、用等多方面,绿色消费结构中生存型消费占比较高,发展型消费占比较低。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的绿色消费向以减少温室气体为主要目标并兼顾增汇和循环特质这一更有利于“双碳”目标实现的方向演进。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绿色消费在心理、文化、技术等多源动因的共同推动下、在居民、企业、政府三大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实现阶段演变。  相似文献   

10.
对于我国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绿色采购、政府绿色采购的内涵及其实施政府绿色采购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发达国家政府绿色采购发展现状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我国实施政府绿色采购的必要性,对我国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所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绿色经营管理系统架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国建  宋伟 《前沿》2009,(5):63-65
21世纪是绿色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代,绿色事业将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和社会公众共同追求的崇高事业。确立绿色理念,研发绿色产品,制定绿色制度,实施绿色营销,塑造绿色形象,推进绿色消费,既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理性飞跃,又是建立现代和谐企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绿色发展观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包括了绿色环境发展观、绿色经济发展观、绿色政治发展观、绿色社会发展观、绿色文化发展观。绿色环境是绿色发展的自然前提,规定了绿色发展的空间布局;绿色经济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前提,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人才基础和制度保证;绿色政治是绿色发展的制度保证,为绿色发展提供廉洁的政治生态;绿色社会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标志,为绿色发展准备良好的社会环境;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精神资源,为绿色发展提供科学支持、方法论指导与审美尺度。  相似文献   

13.
武汉城市圈实施“绿色促进计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促进计划”是政府为了应对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促使经济由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向绿色、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出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包括立法保障、财税、金融、土地、消费、产业政策等,其核心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培育绿色产业集群,引导绿色消费,最终通过绿色改革实现绿色发展。实施“绿色促进计划”是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夺取绿色产业和绿色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沈阳为例结合实际分析了发展绿色经济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对如何培植市民绿色经济理念、健全绿色产业结构、实施企业绿色技术改造、完善绿色经济环境、实施政府机关绿色牵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吴鹏华 《中国发展》2007,7(2):32-35
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成为提高资源利用水平、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该文从政府绿色政策、市场绿色环境、企业绿色文化、社会绿色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分析了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所需要的社会环境,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绿色消费观蕴涵的新特点:与过去消费只是个人行为的观念相比,绿色消费关注消费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与过去消费产品价值只是关注产品原材料和利润的观念相比,绿色消费关注消费产品中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这样的特点决定了绿色消费对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具有直接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7-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企业绿色转型对企业主业业绩的影响、机制和外部重要条件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绿色转型对企业主业业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制造业企业、高科技企业主业业绩具有显著驱动作用。企业绿色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内外部信息披露水平、增强市场主体正面预期、提升环境制度认证水平来促进企业主业业绩提升。特别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设作为重要的外部条件能够对企业绿色转型发挥驱动作用,为企业主业业绩提升释放结构性动力。高污染、制造业企业应该以节能减排、绿色技术创新带动自身业绩提升;政府部门应增加企业绿色转型的制度供给,保持良好的绿色转型环境。  相似文献   

18.
观潮 《今日广西》2008,(10):55-55
21世纪,一股追逐绿色的旋风正在席卷全球。当人们发现天气变得越来越热,空气中的灰尘变得越来越多,生活被辐射和污染所包围时,人们开始渴望重返自然,渴望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然而,社会观察家发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正在席卷全球的绿色商品,已经被商家吹嘘的“绿色”概念所欺骗,绿色消费使市民用大把大把的钞票购买“伪绿色”的商品。这些“伪绿色”商品被业内人士俗称为“漂绿”。  相似文献   

19.
声音     
《创造》2012,(5)
“当政府成为绿色发展道路的推动者,社会各界成为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者,企业成为绿色制造的实践者,公民成为绿色生活的创造者,我们将会迎来一个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的新模式,我们也将共享一个生物多样性、绿色、清洁而节能的发展未来。”  相似文献   

20.
李麟学 《中国发展》2009,9(6):82-85
该文对两型社会中绿色城市模式进行了定位,并分析其对于两型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对绿色城市模式的层次构成、发展策略与运作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