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家赔偿法》所构建的赔偿义务机关制度尚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国家赔偿法》第八条的规定,混淆了复议机关与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的责任界限,不利于复议机关更好地履行复议义务。所以,应修改《国家赔偿法》第八条规定,对《国家赔偿法》第八条的修改应以公正、方便赔偿受害人请求以及法院审理赔偿案件为基本点,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对行政赔偿先行处理制度的修改既不能有效激励赔偿义务机关利用先行处理制度来解决纠纷,也不能确保他们能够自由协商以解决赔偿纠纷。从制度的视角来看,对赔偿义务机关来说,有效的先行处理制度应该既能促使他们积极、认真地对待赔偿请求,又能保障他们自由作出赔偿决定。我国先行处理制度就存在这两方面的问题,基于和谐社会理念,为有效解决行政侵权赔偿纠纷,应对国家赔偿金制度进行改革,授予国家机关在一定额度内自由决定赔偿金额的权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以下简称赔偿委员会)是依法在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设立的负责刑事和非刑事司法赔偿工作的审判组织.其职责是负责受理和审理赔偿请求人因不服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或者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而提出赔偿请求的司法赔偿案件,并作出相应的赔偿决定.由此可见,赔偿委员会审理司法赔偿案件的程序是决定程序,它是不同于诉讼程序的一种特别程序.对这一特别程序,国家赔偿法未作具体规定.目前,赔偿委员会审理司法赔偿案件主要依据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赔偿案件程序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暂行规定>明文规定了赔偿委员会审理案件依法不公开进行,从该规定确定的审理程序看,赔偿委员会审理司法赔偿案件一般采取书面审理方式,而不适用开庭审理方式.这种书面审理方式显然无法全面体现公平、公正的司法原则.如何使司法赔偿案件的审理既能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保护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以及复议机关充分行使权利,又具有司法赔偿案件的特色呢?在司法赔偿决定程序中设置听证程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式,笔者就此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明确将赔偿的原则改为不法原则,增加看守所为赔偿义务机关,不作为须承担赔偿责任,细化了赔偿程序,增加了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取消了赔偿前的不法确认程序,增加赔偿项目和数额等内容。适应修改,公安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应树立强化尊重人权、注重程序、证据为上、及时纠错的意识,以达到文明规范执法,维护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二十条规定,受害人要申请司法赔偿,必须先请求赔偿义务机关确认该机关有违法侵权行为,即违法确认是索赔程序的先行程序。但是,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并没有规定一个可行的确认程序,使得违法确认成为阻碍公民获得司法赔偿的一道门槛。完善国家赔偿制度,必须修改和健全司法赔偿中的违法确认程序。  相似文献   

6.
国家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确认违法作为国家赔偿责任的前置程序,如果不能依法作出确认,赔偿请求人就无法申请国家赔偿,国家赔偿制度则形同虚设。人民法院确认案件实行立审分立制,举证责任倒置,合议制,听证制等。赔偿司法解释以实施时生效,不具有溯及力。  相似文献   

7.
自1995年《国家赔偿法》颁布实施以来,面对艰难的纠正错误,体现了国家对赔偿义务机关的尊重和信任。诚然,立法初衷是值得肯定的,然艰难的赔偿实践使人们不得不思考,先行处理程序有没有达到原先设想的效果?在此,需要明确的是《国家赔偿法》中先行处理程序中的赔偿义务机关就是对相对人实施加害行为的行政机关,于是赔偿义务机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一点也许是为当初立法者所忽视,又或是出于对赔偿义务机关的过于信任。试问有几个裁判会判自己犯规呢?受害人向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能否从先行处理程序中得到赔偿令人怀疑,实践亦证明,…  相似文献   

8.
行政赔偿属于国家赔偿。本文论述了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行政赔偿的范围,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行政赔偿程序包括赔偿方式,行政赔偿费用的来源和监督管理,行政赔偿中的国家追偿权,尤其是构成国家追偿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国家赔偿法在赔偿义务机关确立中采用了侵权主体与赔偿义务机关相一致的原则,但在侵权机关为数个国家机关的时候,却采用了不同的标准。正因为理论上没有规定统一的标准,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办理共同赔偿案件产生了办理程序复杂、环节较多、办案效率低、执行难等不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理论上采用责任递进转嫁原则,在立法上,二审改判无罪时,改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为单一的赔偿义务机关即一审法院。  相似文献   

10.
刑事赔偿中的追偿权黎军*王忠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24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向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作人员追偿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一)有本法第15条第(4)、(5)项规定情形的;(二)在处理案件中有贪污受贿、循私舞弊、枉法裁判行...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并没有为国家赔偿经费提供有效的立法保障。要进一步明确国家作为国家赔偿责任主体的法律地位,为公共财政支付国家赔偿金提供法律依据,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各级财政对国家赔偿的支出责任应按照产生国家赔偿的公共产品的支出责任划分,同时规定中央财政承担补充责任,对有过错的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追偿,遏制国家赔偿金的绝对数量,以减轻国家赔偿的支出负担。但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承担的不是国家赔偿责任,而是对内的组织法上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佘祥林"案暴露了我国刑事侦查、审判及国家赔偿程序中的诸多问题.从赔偿法角度考察,该案反映了我国<国家赔偿法>在"确认"前置程序、赔偿标准、归责原则及举证责任等规定方面的不足.我们应反思现行刑事赔偿制度之缺陷,全面革新"确认"前置程序、提高赔偿标准、重置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以期更好的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有“事实”证明与有“证据”证明涵义不同 ,《国家赔偿法》第 15条规定的含义是对有“事实”证明有犯罪重大嫌疑的人拘留 ,国家不负赔偿责任。证据不足不等于没有“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14.
韦飞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0,20(4):29-31,44
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已经出台,此次修法力度较大,其中新法第17条关于刑事拘留赔偿的问题引起极大关注。与旧法相关规定相比,新法第17条有进步之处,但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5.
国家赔偿法自实施多年来 ,赔偿案件少 ,赔偿数额低 ,获赔困难 ,有失当初立法的良好初衷。文章从立法方面对国家赔偿法存在的弊端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抽象行政行为是否应当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已经成为国家赔偿法修改时必须妥善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国家赔偿范围已经是国家赔偿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是由国家赔偿的本质与目的、抽象行政行为侵权的现实性、建设法治政府的战略目标等原因共同决定的。在我国目前阶段,我们应当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赔偿范围,同时,对抽象行政行为的赔偿程序与制度进行重构。最具可行性又能满足基本公正性要求的制度设计是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行政赔偿委员会,由其负责审理部分抽象行政行为赔偿案件。  相似文献   

17.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规定了国家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这是国家赔偿制度的重大突破。但精神损害赔偿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制度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对人格尊严等人格权的重视程度与保护力度,其根本实现依赖于国民关系观念的彻底转变和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确立。分析精神损害赔偿的思想观念基础,以确立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正确理念,从而避免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空转"的命运,保障其理性实践,使得《国家赔偿法》真正成为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保障,实践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最终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国家赔偿法〉的决定》,该修正案从总体上对原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修改。在刑事赔偿制度方面,删除了原国家赔偿法要求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规定,取消国家赔偿的确认程序,完善了刑事赔偿程序和国家赔偿费用支付程序,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保障当事人有效得到的赔偿。但《国家赔偿法》仍有需要完善之处,如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标准的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