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十八大指出,“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省直管县改革”,“省直管县”模式的推进逐步进入深水区。管理格局的变化、委托—代理关系的打破以及核心—边缘结构的变动使省市县三者角色、地位、功能发生了改变,因此必须重新审视三者之间的关系,理性分析这种体制改革带来的制度变迁;要借改革之机,重构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间关系,使省、市、县能够各安其位,合作共赢,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良好治理。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从体制上恢复了县域经济的完整性和综合性,显著地改善了县域经济的可用财力。极大地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切实地促进了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山东省“省直警县”财政体制改革内容入手,分析了改革对国库工作的影响以及目前国库服务模式滞后于改革的表现。对进一步完善国库服务“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省管县”体制改革的可行性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推行“省管县”体制的理论基础、现实可行性及可能衍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通过改革省级行政区划,依法明确省、市、县的职责权限,继续完善“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适当维护地级市的利益等对策完善“省管县”体制管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市县关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经历了"县管市→市县并立→市领导县→市管县"的复杂变化,"市"、"县"的内涵与外延在不同关系模式下也不同。采用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市县关系变动的历史细节进行梳理,从中总结出市县关系朝向"分而合作"的方向迈进,既能为当下市县关系改革导向提供有意义的解释,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革实践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在过去的实践中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和经验。此次改革历时长、涉及面广、力度大,权力被下放,部门合小成大,政府职能不断优化,各地的创新层出不穷。当前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包括:省直管县、乡财县管、扩权强镇、“大部制”改革、“行政三分制”改革等。但目前改革依然面临着不少问题,改革的阻力还很大。在未来的改革中,必须明确改革的主导者,将改革纳入法治化轨道,规范改革的程序,合理配置权力,以职能定机构。  相似文献   

6.
1988年1月5日至9日,广东省党校系统在汕头市召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的辩证法”研讨会。来自全省的省、地、市、县党校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专家和部分哲学工作者共57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下面四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简单模式与复杂模式行政区划是“国家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层次的区域单位,并建立相应的各类行政机关的制度”。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行政区划体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目前中国行政区划体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实行的是“中央—省、自治区—地级市、自治州、地区、盟—县、县级市、区—乡、镇、街道”五级行政区划体制。由于地区行政公署、盟行政公署、街道办事  相似文献   

8.
1997年台湾地区的“精省”工程改革,使得台湾省的地位、组织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由原来的地方自治团体性质的公法人变成了不具有地方自治团体性质的公法人。省虽然不再是地方自治团体,但仍具有地方制度层级的地位。较之台湾省在1997年“精省”工程改革后才被虚级化,福建省则早巳被虚置,所以虽经1997年“精省”工程改革,福建省的地位仍不受影响。精省”工程改革对台湾纵向行政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孝昌县林果行业。程国庆是公认的“林果大王”。他不仅是省、市、县“科技示范户”,国家科技部更在2006年授予他“星火科技二传手”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0.
随着行政改革的深入,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颁布及推行,行政学院(校)作为改革的成果及国家公务员培训的载体便在全国省(区、市)、地(市)、县(市、区)相继成立。如1994年中央政府设立了国家行政学院,尔后的1995年、1996年,各省(市、区)都设立了行政学院,地(市)、县(市、区)也挂起了“行政学院”或“行政干部学校”的牌子。行政学院(校)的设立有利于推动国家公务员培训的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对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具有党校无可替代的作用,意义相当巨大。行政学院(校)作为一个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