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家庭暴力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本文在分析产生家庭暴力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家庭暴力对家庭乃至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防治家庭暴力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人们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必须依靠法治.  相似文献   

2.
王丽丽 《人民司法》2012,(23):68-70
一、甘肃地区家庭暴力现状家庭暴力是家庭冲突的一种极端方式,是破坏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毒瘤,是一个久治未愈的社会痼疾,其危害之大、不言自明。据全国妇联调查,中国2.7亿个家庭中,30%存在着家庭暴力。因家庭暴力每年有10万个家庭解体。甘肃地区由于经济和文化都较为落后,因而,甘肃地区的家庭暴力问题更为突  相似文献   

3.
家庭暴力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世界性社会问题。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调查显示,在2.7亿中国家庭中,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每年有10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体。过去,大家对家庭暴力事件表现出的是隐忍甚至理解的态度,现在,社会学家、法律界人士则一致认为,家庭不应成为暴力的"特区",家庭暴力也应该被纳入法律管辖的范围,不管在哪里,只要有暴力发生,就应该有法律的介入。  相似文献   

4.
张留营 《法制与社会》2011,(23):180-181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谐幸福的家庭关系不仅是每个家庭幸福的基石,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现象,这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是相违背的。本文针对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进行阐述,从而对家庭暴力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进一步促进对家庭暴力的制止,使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5.
英国防治家庭暴力与保护受害人立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月 《政法论丛》2011,(2):106-116
家庭暴力是一个普遍存在于英国社会各阶层的家庭中的社会问题,尽早发现、尽早处理才能将伤害减少至最低。为此,英国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案防治家庭暴力,从家庭成员身份界定到司法保护、从家庭暴力的认定到骚扰防治进行较全面的法律干预。英国法既注重对加害人予以法律制裁,更注重预防,及时帮助受害人和加害人,防止家庭暴力延伸到下一代,防止家庭暴力从家庭内部延伸到家庭之外。英国法防治家庭暴力的理念、路径和对策能够为我国制定防治家庭暴力法提供诸多借鉴与启发。  相似文献   

6.
中国家暴犯罪防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即精神暴力也是家暴,经常谩骂、恐吓也是家庭暴力。)”①家庭暴力属于公共性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呈多发态势,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家庭暴力犯罪时有发生。“据最高人民法院2014年统计,全国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近10%的故意杀人案件涉及家庭暴力;每年约有10万个家庭因为家暴而解体。”②多发的家暴犯罪行为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严重破坏家庭和谐,影响社会稳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目前,家庭暴力问题仍然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已经成为亟须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家庭暴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家庭暴力表现形式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冷暴力。家庭暴力作为一种违法现象,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伤害。它的产生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如何制止家庭暴力是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是古今中外家庭常见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丑恶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家庭暴力的存在严重地侵扰着家庭的安宁,和睦,破坏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维护和保障受害人的人身权利和社会的稳定以成为现今一个及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家庭暴力是一个社会普遍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对家庭、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解决家庭暴力这一社会问题,文章从刑事司法角度指出目前我国防范家庭暴力存在的缺陷,并阐述了我国对家庭暴力的刑事司法救济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都生活或源自于一个家庭,家庭的幸福和美满不仅同每个人的生活状况有关,而且也同社会的安定和有序有直接联系。然而,并非每个家庭都能够生活幸福美满,家庭暴力便是破坏家庭乃至社会和谐的祸患。家庭暴力是一种反映社会男女不平等的极度表现。在不同的社会和国家,性别不平  相似文献   

11.
浅谈家庭暴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是中外家庭常见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本文主要从家庭暴力的内涵探讨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熊淑萍 《法制与社会》2013,(15):182-183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良好的家庭关系,不仅关乎每个家庭成员一生是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关于反家庭暴力的法律以及对家庭暴力的实践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些长期生活在暴力的家庭氛围中,得不到父母关爱的青少年,由于情感无法被满足,会形成有缺陷的人格,对周围的人和事怀有不信任和敌意,这将促使未成年人形成反社会人格。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家庭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从生态学视角、压力释放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视野进行深入,全面的剖析,旨在减少社会家庭暴力,为防止青少年犯罪提供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家庭暴力犯罪面面观朱文才,赵贵余家庭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家庭暴力犯罪作为一种犯罪现象,近来愈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传统的和现实的种种因素,社会变革的种种冲击,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层出不穷,由此引发一幕幕家庭悲剧,直接影响家庭的安定,同时,也给...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它对家庭和社会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家庭暴力本质及各国立法概况的研究,认为只有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家庭暴力法,才能解决这一困扰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艳淑杀夫案是一场社会悲剧,它反映出了家庭暴力的严重危害性。家庭暴力不仅伤害受害人的精神和肉体、伤害施暴者,也毁灭了一个个家庭。但是当前法律对家庭暴力的规制比较匮乏,难以有效地制止家庭暴力,因此亟需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威慑力。  相似文献   

16.
李洪祥 《行政与法》2007,(9):101-103
家庭暴力在古代社会体现的是男性家长的特权和权威,通过家礼由家长在家庭内部自行解决。由于当代社会男女两性平等和人权理念的影响颇深,人们已经意识到家庭暴力并非家庭内部纠纷,而是侵犯人权的社会问题,仅靠道德是无法解决的。同时,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从国际公约禁止针对妇女的暴力开始,到目前为止已有40余个国家颁布了反家庭暴力法。我国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虽然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可并未给予定义;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虽对"家庭暴力"给予定义,但与国际公约等法律文件相比其先天存在许多不足。这不仅削弱了反家庭暴力的力度,而且也不利于保护受害者的权利。可操作性概念入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针对妇女的反家庭暴力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和睦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但是,目前日益增多的家庭暴力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在这种背景下,深入分析我国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以此提出构建我国反家庭暴力体系的对策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力图从法律举措的视角对这些问题做出深入的研究,望能提出较有成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正祥 《行政与法》2007,(12):122-12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认真反思并全面破解家庭暴力问题,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均格外重大。文章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法律等角度对家庭暴力问题作出了解读,希冀全面准确地揭示家庭暴力的内涵、根源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概念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现愈来愈多的新型家庭模式,如单亲家庭、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继父母子女家庭等。在这些特殊的家庭模式下所发生的家庭暴力犯罪,对被害人所造成的生理与心理的伤害,不亚于一般家庭,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本文对家庭暴力犯罪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20.
家庭暴力破坏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已经成为社会的公害。本文从分析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现状入手,提出我国在反家庭暴力立法方面的不足,进而从立法、司法层面提出了构建我国未来的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