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广东抗战文化宣传是华南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南》作为中共广东省委宣传抗战文化的机关刊物,具有浓厚的统一战线色彩。《新华南》在抗战文化宣传策略上兼具合作性与斗争性、政治性与文艺性、国内性与国际性相结合的特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在华南地区宣传"团结抗战、打败日本,肃清汉奸,建设新中国、新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为华南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七七事变在中日两国、国共两党的眼中具有各自的性质和意义,其发生是必然的。日本的国策是侵占中国大陆、称霸亚太地区、实现所谓建设"新日本"的奢想。在制造华北"自治"的企图落空后,它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以此作为所谓"新文化创造的战争"的重要一步。国共两党对七七事变性质的看法存在本质区别:国民党认为全国性抗战即全面抗战,中共提出全面抗战是动员全国人民起来的抗战;国民党主张通过抗日战争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民主新国家",中共提出建立"工农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两党均认为,抗日战争不仅是拯救民族危亡,而且也是维护世界和平。七七事变使中国进入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复兴的新时代,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3.
孔令波 《世纪桥》2004,(2):42-45
东北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是全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一个重要战场。东北抗日战争,在中国抗日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占有重要位置。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研究战争规律要着眼其特点,研究战争史也要着眼其特点,只有弄清某一历史阶段战争的特点,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战争史的真实面貌。东北抗日战争同全国抗日战争相比有许多鲜明的特点。一、东北抗日战争的长期性东北抗日…  相似文献   

4.
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抗战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回顾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对于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西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宣部学习出版社、广东广播电视台等联合推出128集的电视文献片《大抗战》,这是前所未有的全面再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鸿篇影视巨制,为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献上了一份特别厚重的大礼。从《大抗战》内容上看,特色鲜明。第一个显著特点是全面、系统。体现在:一是全面再现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长达14年的中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大量报刊,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也在国统区公开出版,人民新闻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但从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直到最后破裂的整个历史时期,新闻界两种不同力量之间,始终存在着复杂的又联合又斗争的局面。两个阵营报刊上围绕着抗战还是投降、团结还是分裂、进步还是倒退的斗争,贯穿了整个抗战时期;而在抗战胜利以后,双方报刊又在战争与和平、独裁与民主这些与中国命运攸关的重大问题上,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耐人寻味的奇特现象,其间几次特别尖锐、影响深远的公开论战,都发生在《新华日报》和以“超党派”相标榜的《大公报》之间。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击侵略的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5,(9)
<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站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高度,把历史和现实、今天和未来、中国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阐述了中国抗战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深刻阐述了纪念抗战胜利的重要目的和世界意义,充分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在淞沪地区先后举行了一二八抗战和八一三抗战。这两次轰轰烈烈的抗日之役,英勇悲壮,震惊中外,影响深远。在抗日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二八与八一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又各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历史联系,然而知不是历史的重演,两者在历史上的地位与诈用不可同日而语.(一)一二八抗战和八一三抗战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都是长达15年之久的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同一战争历史过程中,在同一地区先后发生的两个重大战役和民众抗日救亡运动。所不同的是;一二八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在全国土下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我省部分中青年党史工作者编撰的《一寸山河一寸血——江西抗战十八英烈纪事》一书,由江西高校出版杜公开出版发行了。这本装帧精美的图书,以生动形象的描写,配上珍贵的历史图片,介绍了18名江西籍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迹。其中  相似文献   

11.
近日,有关部门提出要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曾经一段时间,人们习惯了“八年抗战”.但随着抗战研究的深入,“十四年抗战”的概念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的大会讲话中,都把“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把十四年的抗战作为一个整体.国内较早的有代表性的抗战史著作,如军事科学院编的三卷本《中国抗日战争史》、国防大学何理教授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中央党史研究室王秀鑫和郭德宏主编的《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1931-1945)》、南京大学张宪文教授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等,都是以14年抗战作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抗日战争实录》系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蒋文澜教授所著。它详尽记载了我国军队在八年抗战中打的13次胜利战役和空军、海军抗战概述,以及破译日军密码等内容,实属抗战史书中之首例。以上战争的胜利对抗战胜利和世界反  相似文献   

13.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从此吹响了全民族抗战的号角。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史诗。今天,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历史的声音仍在我们的耳畔回响,那些经典的歌声穿越时空,依旧直抵人心。《游击队歌》就是那个年代流传至今的永恒的抗战声音。  相似文献   

14.
今天,省市各界代表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回顾全民族抗战与江西人民英勇抗战的艰苦历程,缅怀抗日战争中英勇抗敌、为国捐躯的先烈,总结这场战争的历史经验,这对我们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爱回主义精神,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但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称霸野心,而且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  相似文献   

15.
全面抗战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对日抗战的指导路线。在这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胜利。这条抗战路线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形成,并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考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历史,都是有意义的。一、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侵华的战争。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变化,迅速地制定了一条全面抗战路线。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近年,北京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发展战略。根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下简称抗战馆)所处的地位优势、地理优势,提出打造抗战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构想,使之成为一个全面的、多样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字号抗战文化的传播中心。抗战馆作为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与全国乃至世界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博物馆、纪念馆有着天然的、紧密的联系。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先天的资源优势,提供了打造以抗战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5,(11)
《论持久战》是指导抗日战争方针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其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指出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战争结局,极大地鼓舞了军心民心,为鼓舞全民族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通读全文,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抗战的战略自信、战略定力、战略策略贯穿其中,分析研究毛泽东对于中国抗战的"三大战略",可以发现《论持久战》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45年,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期间,重庆毅然担负起了中国战时首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治舞台的历史重任,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值此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本刊开启新栏“抗战风云”,以反映中华民族暨重庆人民在那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9.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山西处在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山西军民的抗日战争,是全国抗日战争特殊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时间过去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战争的硝烟虽然早已熄灭,但它留给我们的昭示却依然烟烟生辉,经久不衰。八年血与火的战争历史告诉我们:党的领导是坚持抗战的中流低柱,统一战线是全民动员的光辉旗帜,人民军队是山西抗战的钢铁脊梁,发动群众是人民战争的深厚根源。这些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今天,它仍然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财富,实现兴晋富民宏伟目标的指路明灯。因此…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汇》2014,(11):63-64
正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做好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的准备工作,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确定,面向省内外广泛征集研究论文,编辑出版《山西抗战的历史贡献——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论文集》,届时推出一批研究新成果。诚请各位专家学者积极参加,惠赐文稿。一、征文指导思想和主题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创建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