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星  娄娟 《两岸关系》2014,(11):21-22
<正>近一段时间,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数次谈到两岸关系问题。9月25日在会见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时,蔡英文表示,"民进党会持续促进台湾与大陆的交流,使双方更清楚了解彼此的看法"。在民进党28周年党庆上致词时,蔡英文说,民进党以维持亚太与台湾海峡的和平稳定为最优先选项,"民进党与中国的交往,将会是具一致性、负责任、可预测的"。蔡英文的这些说法,引发了坊间对其两岸论述的关注。两岸论述旧调重弹仔细分析,蔡英文的谈话内容不过是以前蔡氏及民进党两岸论述的重复而已。上述对两岸问题的论述,延续了  相似文献   

2.
<正>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就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受到岛内各界的广泛关注,产生积极反响。台湾舆论普遍认为,习总书记重要讲话清晰阐明大陆对台政策底线,充分展现力量与情感,为两岸关系定调,需要台湾各界认真面对。国、民两党态度对比鲜明台湾当局、国民党重申继续坚持  相似文献   

3.
曲阳 《两岸关系》2012,(12):6-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在党的代表大会正式文件中首次写入坚持“九二共识”,表明了我们对“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政治基础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重视。十八大闭幕后,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和海协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九二共识”20周年座谈会。大陆其它机构及台港澳等地相继举办相关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4.
"九合一"选举改变了台湾"蓝大于绿"、"北蓝南绿"的政治生态,跨越浊水溪向北扩展的绿营士气大振。挟胜选余威,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对觊觎已久的2016年大选志在必得。马英九12月3日辞去党主席为败选负责。"九合一"选举被视为2016年大选前哨战。因而,虽尘埃落定,但选后之蓝绿动态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仍备受关注。国民党能否在重挫中深刻反省,找到方向,明智抉择,走上正确道路,海外华侨华人尤为关注。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两岸关系虽经历种种波折考验,但在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保持了持续向前、稳步推进的发展势头。展望2015年,台湾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将围绕2016年"总统"和"立委"选举激烈角逐,岛内政局将更趋复杂动荡,两岸关系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但总体看来,影响两岸关系的积极因素明显超过消极因素,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应贯彻"两岸一家亲"理念,继续攻坚克难,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牛太升 《人民政坛》2009,(10):36-37
牛太升在《法治研究》2009年第7期载文《论巩固加强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法律基础》认为,2008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商谈并签署协定,标志着两岸恢复了以直接签订协议来处理相互关系的新阶段。只有巩固加强和平发展的法律基础,两岸关系才能沿着不可逆转的轨道发展。“九二共识”是目前两岸当局共同认可的政治法律契约,  相似文献   

7.
宁馨 《统一论坛》2014,(6):35-37
11月29日,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在地方性选举中吞下前所未有的败绩,民进党执政县市大幅增长,执政版图从原来的南部大举突破,纵贯全台。此次选举被外界视为2016年大选和立法机构选举的前哨战,其结果将对岛内政局产生重大复杂的影响。选举结果出人意料此次是台湾首次举行囊括所有地方基层公职人员的选举,其中县市长选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黄涛 《两岸关系》2015,(3):14-16
<正>1月21日,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蔡英文2014年回任党主席以来的第一次会议,就国际、两岸、台湾内外整体情势进行评估,并就两岸城市交流进行讨论。蔡英文在会上提出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三个有利"和"三个坚持",要求民进党执政县市建立"处理两岸事务之机制",并加强信息和经验共享。台湾舆论认为,蔡英文回避"九二共识",主要意图是独揽绿营两岸政策  相似文献   

9.
曹骏 《统一论坛》2014,(6):14-16
前不久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涉台部分,对运用法治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这些重要涉台论述,对推进两岸关系法治化进程、巩固现阶段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两岸政策不仅是蔡英文2012年败选的"最后一哩路",也将是其参选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最大短板。尽管"九合一"选后民进党声势高涨,但由于大选不同于地方选举,两岸关系将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蔡英文自年初以来就深入思考跨越障碍的方法,特别是4月15日获党内提名后,初步确定了处理两岸政策的基本思路。整体看,蔡英文很可能会采取政治论述"避实就虚、蒙混过关",政策主张"昨是今非、制造假  相似文献   

11.
5月20日,蔡英文带着她的大陆政策主张正式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而她的这些主张也将成为其未来两岸政策的根据和出发点,并将直接影响到两岸关系发展。一般认为,蔡英文对两岸关系并不陌生。早在李登辉时期,蔡英文就开始介入两岸关系的研究和表述。1998年8月,李登辉要求"国家安全局"成立"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地位"小组,由蔡英文担任召集人,研究如何将"中华民国主权"与祖国大陆的"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12.
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其就职演说引发两岸各界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尤其是蔡英文对两岸关系的表态更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遗憾的是,从蔡英文的就职演说来看,尽管她在两岸论述方面抛出若干新提法,对民进党的传统立场进行微调,但她并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仍然在两岸同胞最为关切的两岸关系性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两岸关系发展最令人期待的是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能否实现互访与建立沟通机制平台。2013年,两岸关系依然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也有多方面的重要突破,但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大,逐步进入深水区与困难期。2014年,两岸将会签署一系列新的重要协议,不少热点与重大议题动向值得关注。其中有三大看点颇吸引人们的  相似文献   

14.
正早春三月,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当前两岸关系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央对台大政方针不变,将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呼吁两岸同胞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总书记讲话总揽全局,内涵丰富,立场坚定,政策清晰,为做好新形势下对台工作定了调,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两会期间,李克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台湾岛内政局变化与两岸关系形势的发展,台湾蓝、绿两大政治阵营对台湾的政治定位正在发生新变化。民进党从"拒宪排陆立台"向"依宪排陆是台",即"台湾中华民国化"发展与转型(尽管是形式上的);国民党则从"依宪含陆含台"向"就宪排陆是台",即"中华民国台湾化"发展与转型,而且两者有明显的趋同之势,  相似文献   

16.
曹小衡 《两岸关系》2011,(12):13-14
2008年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迎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建立了互信,使中断近十年的海协会与海基会恢复协商,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达成16项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协议,实现了两岸直接全面双向“三通”,为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两岸关系克难前行,稳中有进,保持了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两岸政治基础和互信进一步巩固深化,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制度化协商稳步推进,经济交流合作健康有序发展,两岸大交流蓬勃开展,岛内民众和国际社会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一、两岸政治基础不断巩固,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年内,两岸关系突出的亮点之一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阐述了一  相似文献   

18.
《统一论坛》2016,(4):50-51
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2016·曼谷);全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会、美洲中国统一促进会联合总会、欧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东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澳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中南美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比利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保加利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瑞典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西班牙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西班牙巴塞罗那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7日,以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为首的7位从事或研究两岸关系事务问题的台湾蓝绿阵营和学界人士,提出所谓"大一中架构"5原则,主张以此定位两岸关系。但从各方反应看,均采取了低调回应,且都以重申各自一贯立场为基调。舆论认为,虽然施明德等人的初衷是寻找两岸及台湾内部在两岸关系问题上的交集,但通观其立场与主张,其中一些提法本身就充满了矛盾,恐怕难以被各方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九二共识"是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无论两岸关系紧张或和缓、僵持或发展,"九二共识"都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所在。究其原委,盖因"九二共识"是在国家尚未统一情况下,两岸关系良性互动、正向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既是共识,而且是就原则问题所达成的共识,就意味着双方为使两岸关系能在双方尚有重大政治分歧未解决的情况下得以向前发展,在考虑了历史与现实、原则性与灵活性等众多因素后,于争拗中找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