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2 毫秒
1.
《台声》2015,(10)
<正>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两岸关系路应该如何走,是摆在两岸所有政党和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攸关中华民族和国家未来,攸关亿万民众福祉,需要我们大家认真思考。国共两党应该加强交流、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擘画两党关系发展新前景,共同开创两岸关系未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5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对朱立伦率团来大陆访问表示欢迎。他表示,10年前,在两岸关系剧烈动荡之时,国共两党为了两岸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这是朱立伦担任国民党主席以来首次访问大陆,也是国共两党领导人继上次会晤6年之后的首次握手。这次会晤,大陆方面释放出继续和平稳定发展的信号,显示出对两岸合作前景的信心。台湾方面坦陈对两岸关系的立场观点,提出台湾年轻世代对参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看法与诉求,表达了对两岸关系的远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期许",朱立伦则强调"和平双赢、诉诸  相似文献   

3.
5月4日,备受两岸乃至世界关注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领导人习近平和朱立伦的历史性会见圆满结束。这是继连战、吴伯雄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与中国国民党领导人又一次重要会见。从胡锦涛会见连战到习近平会见朱立伦从2005年的胡锦涛会见连战到习近平  相似文献   

4.
<正>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领的大陆访问团,并发表重要讲话。台湾各界对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朱立伦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承先启后的历史性会见,具有为未来两岸关系导航的重要作用,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台湾舆论认为"习朱会"具有承先启后的深远影响台湾舆论积极评价、充分肯定"习朱会"的重要意义。台湾《联合报》评论称,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6年  相似文献   

5.
陈先才 《台声》2014,(6):37-38
<正>5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来访的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此次会见因台湾社会一系列社会运动后,首位岛内政治人物的登陆而备受两岸各界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就两岸关系发展问题着重表达了"四点意见",即两岸媒体所称的"四项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6.
<正>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强调,面对新形势,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坚定信心、增进互信,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这一谈话指明了两岸关系前进的方向,体现了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具有重要意义。两岸命运始终紧密连结在一起。今年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70周年。台湾被日本侵占、殖民统治50年间,台湾人民奋起抵抗,坚守中华民族属性,传承中  相似文献   

7.
《两岸关系》2015,(2):5
<正>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1月17日,朱立伦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当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发出贺电。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值此先生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际,谨致祝贺。近年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共同努力,携手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良好局面,两岸同胞获益良多,更对两岸关系发展充满期待。冀望两党秉持民族大义,巩固  相似文献   

8.
赵博  查文晔 《台声》2014,(12):19-19
<正>11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一行。习近平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得来不易,需要倍加珍惜。珍惜成果的最好方式是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5,(3)
<正>1月17日,朱立伦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当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发出贺电。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值此先生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际,谨致祝贺。近年来,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共同努力,携手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良好局面,两岸同胞获益良多,更对两岸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5,(10)
<正>5月4日,国共两党新任领导人在北京举行会谈,在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有其里程碑的意义。尤其今年是2005年"胡连会"十周年,且此次习近平与朱立伦会谈的时间又选在中国近代爱国民族主义滥觞的"五四"运动纪念日举行,令两岸中国人对此会谈寄予更多的厚望与期许。朱立伦在会谈中多次提及"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的重要性,并强调要深化"九二共识"。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对此表达高度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10)
<正>5月5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接受《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联合采访,就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讲话精神、国共两党互动成果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如何认识习总书记讲话的重要意义?答:习总书记会见朱立伦的重要讲话,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和两岸关系发展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深刻总结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验和启示,指明了新形势下国共两党关系、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体现了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刘红 《两岸关系》2015,(2):24-26
<正>1月17日,朱立伦补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致电祝贺,冀望两党秉持民族大义,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之共同政治基础,加强交流,增进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前行,造福两岸民众,共成民族复兴之伟业。朱立伦复电感谢,期盼贵我两党在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上,继续扩大交流,  相似文献   

13.
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发表重要讲话,受到两岸民众关注,引发社会各界热议。本刊特约大陆专家学者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纪欣 《台声》2014,(11):44-44
<正>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统派团体时,谈了许多对于两岸关系的看法,其中包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等等。消息传到台湾,朝野政党只顾异口同声"不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10)
正2015年5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率团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手握在了一起。这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第一次会面。在这次会面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应"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并就此提出5点主张。一年来,尽管岛内风云变幻,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筹帷幄,以卓越的战略定力与战略自信,不断推动两岸关系巨轮沿着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方向破浪前行。鉴往知来,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必然1958年的一个深夜,在厦门何厝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10)
<正>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于5月2日至4日完成大陆之行,综观其此次率团参加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并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面,可以说传承多于开拓、务实多于激情。就行前岛内媒体提出的三大期望"持续两岸和平发展,巩固两岸协商基础,擘划两岸发展愿景"皆有所获,此次国共两党领导入会谈可说是一次成功的会面。自去年以来,台湾内部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岛内"公民运动"从社会议题转向两岸关系,部分年轻世代和民众对两岸关系发展产生不少疑虑。此次国共两党领导人会谈,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8,(15)
正@台声杂志本期话题#习近平会见连战一行提出四个"坚定不移"#7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领的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团,就两岸关系发展、两岸和平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表重要讲话,穿透历史、指点当世,拨开了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迷雾,道出了两岸和平统一一定会取得胜利的"大势",给处于关键节点、面临复杂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3)
<正>1月17日,新北市市长朱立伦当选中国国民党新任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即刻发出贺电。"冀望两党秉持民族大义,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加强交流,增进互信,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前行,造福两岸民众,共成民族复兴的伟业。"朱立伦的复电也明确表达了中国国民党对"九二共识"的坚持。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4,(3)
<正>2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指出,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11)
<正>"一带一路"战略对大陆西部的发展与稳定,对大陆毗邻地区的发展,对大陆坚持改革开放,继续融入全球化,有着重大的经济与战略价值。两岸经贸关系是两岸作为不同经济体,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参与全球和地区资源配置的结果。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对朱立伦主席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