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无题 竞选助理:“参议员。有个歇斯底里的女人在电话中吼叫,她想知道你对堕胎有什么看法。” 参议员:“哦,告诉她,我明天一早就把支票寄过去!”  相似文献   

2.
二千年前,秦始皇的车队浩浩荡荡在大路经过,刘邦项羽看到了,刘邦说:“大丈夫不当如是耶!”项羽却说:“彼可取而代之!”如果换成摩登说法便是:你强,我要比你更强!这就是二千年前的竞争宣言。竞争,是人类的天性。远古的祖先置身莽莽苍苍的森林,与狮子老虎为伴,“生存竞争,优胜劣败”的规律象丝线系住的利剑悬在头顶,假如我们的远祖不善竞争,那么现在“珍贵动物保护协会”的保护对象很可能就是人类,主持“日常工作”的或许是狮子老虎,或许是大熊猫。作为人类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是竞争的产物。科学告诉我们,卵子总是与众多精子之  相似文献   

3.
余秋雨 《法制博览》2008,(20):37-37
一只心高气傲的小狮子听说人是最坏的动物,于是出去找人,想给人一番教训。路上碰见的第一个动物有长脸大耳四条腿。“你是人吗?”狮子大声吼道,震得树林的叶子落了一地。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一、二百年,世界处在西方列强统治的时代,整个东方在世界历史上表现不出重要的分量,中国更是处在“东亚病夫”的悲惨境地。但即使那个时候就有西方的战略家曾预言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这个狮子醒来,全世界将  相似文献   

5.
声音     
《南风窗》2014,(8):15-15
<正>"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称。习近平2一天涨3000,简直疯了。—受政策利好预期影响,各地炒房者拥入河北保定市,当地房价暴涨。一名在北京工作的保定人向记者抱怨道。  相似文献   

6.
伊豆豆 《法制博览》2011,(14):74-75
“你这是开国际玩笑!”这句话的意思通常是指别人的言行太夸张或者太过分。实际上,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真正的“国际玩笑”并不存在,但很多社会学家和跨文化学者都认为,了解一个异域国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听他们的笑话。有趣的是,很多国家的“招牌式笑话”都是与政治文化有关的。  相似文献   

7.
女人对男人的定义,很多时候是有点简单和粗暴的,我们经常听到女人这么谈论男人,“男人这东西”,“男人都一样”,“男人的话不能信”……  相似文献   

8.
西方某发达国家的一座城市有一条奇怪的法令:“禁止将狮子带入剧场中。”我猜测,也许是有人干过类似的勾当,该城才制定了这一禁令。一般说,法律都是为了约束偏离了群体中自然形成的规范的个别人而产生的。反过来说,如果没有那些例外的个别人,也就没有法律。编罢这一期《都市咏叹调》,我发现,两类“咏叹”都涉及到一个如何立法管理的问题。是的,我们这个民族在向前迈进的时候总是挟带着一些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东西,久久不能丢掉。这种法律意识淡薄的行为终究还是需要运用法律的手段去解决。我们知道,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以庞大甚至于繁琐的法律体系为其骄傲的。而我们的大都市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述会冒出许许多多无法可依的新问题,因此就有必要学学古人的抱铗长歌,咏叹一番——“两轮的士”归来兮,行无法; “泥水大军”归来兮,居无法……  相似文献   

9.
1986年.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任达(DouglasR.Reynolds)构思了“黄金十年”这一概念,涵义是说在1898—1907年这十年闻.“日本在每一步都作为中国的样本和积极参与者”.“日本在中国现代化中,扮演了持久的、建设性而非侵略的角色。”在教育、军事、法律、警察和监欲等方面,日本都对中国有过“合作”和“帮助”,而且,清束的“新政革命”也确实很有成就。  相似文献   

10.
于志刚教授的《论犯罪的价值》其实是一部“批判书”,其矛头直指“犯罪有益论”,连马克思和迪尔凯姆也不能幸免,都被卷到这场官司之中来了。质而言之,这本书实质上是针对犯罪学界来的,因为力挺“犯罪有益论”并以此论点为理论基石的学者,都在这一领域里。于是储槐植、周良沱、肖剑呜、卢建平、刘广三包括本人的观点也都排入批判之列。  相似文献   

11.
人在尘世中,都是饮食男女。男人往往喜欢“吃豆腐”,男女间因第三者介入常导致其中受伤害的一方大为“吃醋”。可许多人光会“吃豆腐”与“吃醋”,而不知其来历,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追源溯本,这“丽吃”各有一段饶有风趣的典故。  相似文献   

12.
独尊 《法制博览》2008,(19):30-31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是哪行都有,但这三百六十行,却是个有说道的话题。您知道吗,其实这三百六十行是三十六行总说。  相似文献   

13.
恐吓疗法     
李更  如一 《法制博览》2009,(2):48-48
“最近忙啥?”“瞎忙呗!”这是当代社会旧友之间最流行的寒喧话。而这恰恰反应当代人的整体生存状况:人人都在忙,一个比一个忙,却又不得不忙——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     
李承志 《法制博览》2011,(18):54-54
时下,人们都喜欢在名字或称谓前面加上三个字:“著名的”,这成为一种带文化味的时髦。另一方面,也有人愿以此三字慷慨奉送——反正自己也不损失什么。这构成一种世象,有时你随便走在哪个胡同口碰见几个人在一起闲聊,稍一驻足,钻到你耳朵里的就是:“这位是著名的诗人……”“这位是著名的企业家……”“这位是著名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门”这个词很是流行,都指的是一些负面事件。如艺人陈冠希的名字和“艳照门”已成了连体婴儿。一时间“艳照门”家喻户晓,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艳照门”的意思不是陈冠希的艳光照得门楣雪亮,也不是他把丑态相片贴在门上展览,而应该解释为“艳照”这件事儿.  相似文献   

16.
老愚 《法制博览》2011,(4):19-19
解禁《废都》,似乎是为贾平凹“平反”。性的复古模仿,不料做成了“反抗”,把一个乖乖文人扭成了“问题”文化人,这是天大的误会。16年后,诸种合力终于促成了“改正”。在授予贾平凹茅盾文学奖之后,顺理成章地让其出笼,完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身份确认”。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 《法制博览》2010,(18):67-67
上海女性的硬,不是在攻,而是在守。男女交手的情景是有些惨烈,还有些伤心…… 上海的女性心里都是有股子硬劲的,否则你就对付不了这城市的人和事。不知道的人都说上海话柔软可人,其实那指的是吴语,上海话几乎专挑吴语中硬的来的。用上海话来说爱几乎不可能,“喜欢”比“爱”这个字还温存些,可见上海的“爱”是实在的“爱”。上海话用来说侠义倒是很好,都是斩钉截铁,一锤子定音的,有着一股江湖气。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这一论述是一个东方大国从一度失落到再度崛起的宏大叙事,柔中带刚,凸显中国领导人的智慧。该语既出,立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是的,中国已然觉醒,一举一动,必然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改  相似文献   

19.
绿帽风度     
孙玉祥 《法制博览》2011,(12):30-30
不用说,男人对绿帽都是十分敏感的——所谓“夺妻之恨”,往往跟“杀父之仇”相提并论。为头上这帽子的颜色,多少英雄豪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灭家族。这里面最有名的例子,当然要算明末的吴三桂了。  相似文献   

20.
干部的味儿     
各种戏曲的“走台步”,什么“虚拟动作”、“程式动作”等,都得靠演员练好些年,我们今天有些干部走的“台步”,无师自通。一个小伙子朋友和我叙话,他说:“我对一些干部身上的味儿,有研究。哪一级的,权大权小,权虚权实,都写在身上。我一看,就知道。”我说:“旧社会相面的,靠一看二问。”他说:“今天的,不用问.”我说:“人也怪,为什么自己是个什么角色,哪一级,哪一职,都随时随地想着,并随时随地表演出来?”小伙子说:“这叫存在决定意识。当然在家里不摆,在老子面前不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