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方 《世纪桥》2007,(4):65-66
文化艺术深刻地反映着社会客观现实。印象主义音乐在世纪交替的变革当中孕育成长,当被象征主义诗人向往的诗歌般的音乐由德彪西淋漓尽致袁现出来时,一代印象主义音乐大师就此诞生,他以印象主义特有的风格,细腻的笔触,诗人般的音乐语言,艺术地、客观地描绘着客观世界的光影。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传统艺术衰落,现代主义艺术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短短几十年间,众多流派如走马灯式交替更迭.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  相似文献   

3.
稿源采珠     
《兵团党校学报》2015,(3):234-235
广东梁俊英谈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内动力,但兴趣不能保证学生能主动参与音乐的学习。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学生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教师要扎扎实实地教好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在进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教学的过程中,要和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与表现音乐的情感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学生没有获得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它具有声情并茂,以情动人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音乐元素:音高、力度、节奏、旋律进行方式……等,是构成音乐语言的基本材料,在流动的音乐中,可直接而自由地将情感通过音乐语言,贯注于形象之中,洋溢在音乐中,而具有突出的情感感染性和情感陶冶性。根据初中音乐的特点,我在教学中运用音乐美育心理进行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尝试。一、根据教材情感内容选择内化目标要求,突出思想性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歌乐曲,有很多都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具有“声情并茂”、“以情动人”的…  相似文献   

5.
谢忠宇  李楠 《世纪桥》2007,(5):89-90
浮世绘是日本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她吸收了明初的小说插图,木版画及彩色套印术,并在融合本民族艺术的基础上,最终发展为独具民族特色的丰姿。她以反映市俗生活的题材、画面着色平涂的手法、细腻的质感、装饰性的色彩、充满律动感的线条等手法影响了西方的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由此在西方产生了日本文化的审美崇拜运动,并使日本艺术成为改变西欧传统绘画的新美学。本文主要探讨日本在初期吸收中国文化并在后期对欧洲施加艺术影响过程中的异质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音乐美学的历史范畴,以"和"为美是自始至终的审美准则.春秋时期已经有了对音乐美的探讨,发展至魏晋时期,嵇康系统地论述了音乐的本质,为后来研究音乐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奠定了根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不仅讨论了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音乐的本体是什么等问题,也开创性地对音乐形式美、音乐实际内容与欣赏者理解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这种把握大大超越了之前音乐美学重在阐述音乐与道德、政治的关系的界限,而向音乐艺术的内部深入.  相似文献   

7.
为了帮助读者提高文化艺术修养,本刊将在“绿野”栏内不定期地刊登由音乐、舞蹈、美术、雕塑、戏曲等方面的专家撰写的有关艺术鉴赏的基础知识,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 巴洛克(Baroque)这一名词在音乐史上是用来代表16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这段时期的音乐.巴洛克音乐是一种宏伟、壮观、热情如火、充满活力的音乐,它强调情感的表现和充满戏剧性的对比,在细节上又非常重视装饰性.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晚期(1690-1750)为巴洛克盛行期,此时巴赫和亨德尔将百年来的音乐推向辉煌的顶点.  相似文献   

9.
徐静蔚 《世纪桥》2007,(8):90-91,106
在音乐诸多的构成要素中,旋律无疑是最核心的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人们欣赏音乐最主要的部分之一,旋律在创作过程中也较多地受到人主观感受的影响,这就使得旋律成为音乐中最直接表达思想情感的部分。谷建芬创作的《绿叶对根的情意》,运用多种旋律写作手法,将叶与根的形象寄予歌曲旋律之中,使歌曲旋律与歌词提供的意境形象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刘茹 《山西青年》2024,(4):174-177
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较为突出,将接受式音乐治疗应用于大学新生的心理咨询中,有利于推进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共情,引导新生重建自我认知,释放精神压力,优化人际关系。在运用接受式音乐治疗中,以音乐肌肉渐进放松训练、歌曲讨论和音乐回忆等方法,达到良好的心理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11.
音乐艺术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利于学生心灵的净化、情操的培养与审美的提高,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音乐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有利于通过音乐艺术的力量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视唱练耳是音乐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其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在提高音乐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12.
艺术实践对于艺术专业学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实现知识深化和提高。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指导学生艺术实践的亲身经验,浅析在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求对广大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电影《刘三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 这部影片将优美抒情的音乐、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及充满诗情画意的漓江山色水影和谐地融为一体,为古老的传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部影片是如何诞生的呢?本文根据所接触资料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云朵音乐     
李珍 《党建文汇》2011,(8):22-22
在德国首都柏林,观众席地欣赏由能发声的“云朵”演奏的音乐。来自美国的戈特弗里德和来自日本的出月秀明都是后现代音乐爱好者,他们共同创作了这组能演奏音乐的“云朵”。  相似文献   

15.
浅谈艺术实践在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实践对于艺术专业学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将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并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实现知识深化和提高.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指导学生艺术实践的亲身经验,浅析在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求对广大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黄继文 《学习月刊》2012,(6):114-115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好艺术课程,湖北美术学院在2010-2011学年开设了音乐鉴赏选修课课程。课程开设后不少学生选修了该课程。为了解当今艺术类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取向,专门在学生中做了一次"你最喜欢的音乐"问卷调查。回收的问卷统计表明:  相似文献   

17.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不断发展的九十年代,人们除了希望物质生活能够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以外,还逐渐追求一种比较高雅的精神享乐——音乐欣赏。这种情况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一些宣传媒介(如电影、电视、广播等)和市场上销售的各种音乐磁带、唱片、唱碟为人们欣赏音乐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地引导青少年欣赏各类音乐,减少盲目性和片面性,培养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中如何提高音乐素质教育水平,应有一套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通过学生主动的感性接受和老师积极的教学辅助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质,进而推进整体音乐素质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音乐作为教辅手段,可以起到快速导入教学、强化教学重点、升华教学内容、激活教学氛围的作用。在选择音乐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紧扣教材、画龙点睛、首尾呼应、正面引导五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赞河风光     
这幅景色旖旎的风景画,出自法国印象主义有“印象派技巧的创造者”美誉的莫奈之手。 19世纪60年代末,莫奈受写实派画风的影响,挣脱了学院派艺术在创造方法和技法上的种种羁绊,率先投入大自然,转向外光的描写。他借用色彩间的关系,捕捉明亮美丽的自然,以求所描物象在视觉上更趋客观与真实。普法战争期间,莫奈在荷兰做短期的居留。赞河两岸风车林立、树婆娑,秀丽的风光及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观,极大地激起他的表现欲望。他常常在和风的吹拂下,乘坐帆船沿河写生,沉浸在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