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瞭望》1993,(7)
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重申香港问题只能由中英磋商解决 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张浚生,2月1日针对英国一位高官声称的“由中英两国来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重申香港问题只能由中英两国磋商解决,香港的立法局无权推翻双方的协议和谅解。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08,(12):62-63
从中英协议达成开始,到1997年回归,我们称之为香港的“过渡期”。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订以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起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3,(17)
国内农村奔小康经验研讨会在京举行由国家计委、农业部和国务院研究室联合召开的中国农村奔小康经验研讨会4月1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一百多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千元的县(市)代表,共同探讨我国农村奔小康面临的问题。中英即将就香港问题举行会谈中英两国政府4月13日就即将举行的中英会谈共同发布消息:中英双方商定,两国政府代表将于1993年4月22日开始在北京根据中英联合声明、与基本法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9,(37)
1979年2月8日,中葡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双方就澳门问题达成原则谅解,肯定澳门是中国领土,目前由葡萄牙管理,适当时候通过两国友好协商解决,解决之前维持现状。1984年10月3日,邓小平在接见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指出,“澳门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一国两制”。1986年6月30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第一轮谈判在北京举行。双方再次确认中国对澳门拥有主权。没有主权之争,是中葡谈判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最大的区别。1987年4月13日,经过9个月共4轮的谈判,中葡在北京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  相似文献   

5.
1992年10月,英方在未与中方磋商的情况下,由新任港督彭定康在施政报告中别出心裁,节外生枝,抛出了经过精心设计的政改方案(世称彭定康方案),从而挑起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公开争论。尽管彭定康方案严重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和与{基本法》衔接的原则以及中英两国已达成的有关协议和谅解,中国政府为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为了1997年的平稳过渡和政权顺利交接,以极大的耐心同英国政府就香港政制暨94/95选举安排问题进行了长达七个月之久的会谈。从1993年4月22日到11月27日,会谈共进行17轮,但最终由于英方的一再设置障碍和彭定康的…  相似文献   

6.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5月20日宣布,将委任御用大律师、现任行政局议员李国能为特区终审法院首席大法官。一时间,李国能成了香港和亚洲瞩目的焦点人物。香港终审法院首席大法官是终身职。它是司法部之首,也是香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治结构的一个重要支柱的龙头,肩负着领导开辟香港司法历史新纪元的责任。其职位的重要性仅次于特区行政长官。“九七”香港回归之后,除了有关国家领土完整、涉及国防和外交以及中英与特区关系的案件之外,香港特区享有终审权。在香港特区的法律诉讼案件,可由特区终审法院作最终裁决。…  相似文献   

7.
中英关于香港选举的谈判为何达不成协议?何汉12月15日,港英当局在中英两国政府还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悍然将有关香港1994/1995年选举安排的部分立法草案提交香港立法局讨论,单方面采取立法行动,从而导致这场谈判的终止。那么,为什么这场谈判达不成协议...  相似文献   

8.
《瞭望》1994,(2)
英国休想延续殖民统治吾兄:中英双方关于94/95年政制问题的会谈,由于英方的蓄意破坏,已经是彻底地破产了。这是中方所极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是,正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般,世事中有不以人们善良愿望为转移者在,那也是没有法子可想的。人们记忆犹新,自...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1,(28)
1990年10月15日——25日 中英专家组在香港举行第一轮会谈,中方组长为经济学家勇龙桂,英方组长为港英政府经济司陈方安生,双方就机场的选址、规模、投资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1991年1月10日——12日  相似文献   

10.
了解中英有关香港政制争论的一把钥匙施加奥最近,英方在未与中方磋商的情况下,发表了《香港代议政制》白皮书,单方面公布了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1994/95年选举安排问题举行会谈的内容,这不仅违反了会谈前双方达成会谈内容不向外透露的谅解,而且还对中方的立场进...  相似文献   

11.
中英就香港新机场和机场铁路总体财务安排终于达成协议,签署了机场委员会会议纪要。 几经周折而达成协议,这一曲折过程足以证明,凡是涉及跨越九七年的重大问题,都只能是遵照中英联合声明的精神,双方进行认真的磋商,采取合作的态度办事,单方面行事是不行的。 91年中英签署新机场谅解备忘录 中国政府早在80年代初就已向英方提出:香港仅有的一个启德机场已处于饱和状态,为了香港的进一步发展,香港需要建设一个新机场。建设机场应当遵照成本效益原则,不给香港居民留下沉重的财政包袱,并且希望能在1997年6月30日以前建成。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解决香港问题的战略思路李冬久一香港问题是英国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解决香港问题,需要中、英两国政府坐下来谈判。中英谈判以什么为前提,在什么框架下谈?邓小平为此作了精心的谋划。首先,邓小平确立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前提———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中英关于94/95年选举安排的17轮会谈,终因英方的蓄意破坏而告破裂。中方一直认为,94/95年选举安排应遵循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基本法及中英已达成的协议和谅解的原则,因此,在中英会谈破裂后,中国外交部和有关部门发言人名次郑重声明:在谈判没有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依据港督彭定康的“政改方案”及其立法产生的港英最后一届三级政制架构,即立法局、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区议会,将随着英国对香港管治期的结束,而于1997年6月30日终结。1997年7月1日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区域组织将依照基本法和全国人大的有关决定重新组建。  相似文献   

14.
1898年,英帝国主义逼迫清政府同它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第二年3月18日,中英双方开始勘定九龙半岛租借地的界线。中方代表王存善就租金问题向英方代表骆克进行询问,骆克竟这样回答:“我不知道。我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请问,德国政府为青岛偿付租金吗?俄国政府租  相似文献   

15.
中英香港问题得以和平解决的因素分析陆卫明中英香港问题得以和平解决,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法理与正义都在中国方面。英国强占我国香港领土的所谓“法律依据”,即是近代中英签订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它是英国殖民主义者侵略中国的活证。香港岛和九龙都是被英国...  相似文献   

16.
“九七”回归,香港社会的“变”与“不变”张广芳一、“九七”回归,香港社会的“变”随着“九七”香港主权回归倒计时针一分一秒的推移,1997年7月1日零时很快就要来临。在这一历史时刻,中英双方将庄重、严肃地举行主权交接仪式,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华人都会庆祝...  相似文献   

17.
论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与经济合同中的民事欺诈行为文/广西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潘玉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双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按法定的程序而订立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并恪守协议,这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四载辛勤铸九章从中英协议达成开始,到1997年回归,我们称之为香港的"过渡期"。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签订以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起草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相似文献   

19.
张科 《瞭望》1993,(13)
正当广大港人翘首期盼中英双方就香港政制问题举行会谈之际,一向自诩“尊重民意”的彭定康却于3月12日宣布了一个令大多数港人震惊、失望和愤慨的决定,在港府宪报上刊登其“政改方案”。这就意味着彭定康已执意把中英会谈甩开一边,而要将其“三违反”的“政改方案”正式引入立法程序,以期付诸实施。顿时,香港舆论哗然,股市暴跌。中英关系也为之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20.
南联盟塞尔维亚议会6月3日通过表决接受了由西方和俄罗斯达成的和平协议,随后,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也表示接受。这个协议虽然在文字上稍有缓和,但是和朗布依埃协议没有根本区别,都是在南联盟代表没有参加的情况下,基本上是按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意志草拟的。舆论认为,科索沃问题的外交斡旋虽有了积极进展,但目前和平方案仍属原则性的,有关各方对一些具体问题尚未达成协议。能否真正实现和平尚待观察。6月7日,南联盟和北约军事代表团就南从科索沃撤军举行了会谈,双方末就有关军事协议达成一致。随后,北约军事代表团团长称,北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