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迪庆,是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历史上各民族在这里南来北往,形成了以藏族为主体,藏、汉、傈僳、纳西、白、彝、苗、回、普米、怒、独龙等11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建州50多年以来,在党中央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各民族团结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我国每一个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我国每一个民族都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每一个民族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民族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中心内容和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村和绝大多数民族地区尤其不发达。2001年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3元,比2000年增加了53元,但和全国同一时期的平均水平2366元相比少683元。昆明市辖14个县(市)区,少数民族人口有74.9万人,其中分布在三个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占43.5%, 相似文献
5.
艾力更&#;依明巴海 《今日中国论坛》2009,(10):10-12
乌鲁木齐"7·5"事件是新疆解放以来发生的一起最为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这起事件,充分暴露了热比娅及境内外"三股势力"反国家、反社会、反人类的凶残本性,暴露了其妄图煽动民族仇视,挑起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以达到分裂国家的罪恶目的和险恶用心。事件再次表明,民族分裂势力无论打着什么样的旗号,编织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屋建瓴,正本清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应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来做。 相似文献
7.
8.
乌鲁木齐"7·5"事件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凶残的打砸抢烧暴行,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破坏了乌鲁木齐的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这一事件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依靠强大 相似文献
9.
10.
政治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我国的民族理论.是现实提出的任务.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我国认识和研究民族所使用的概念工具、选择的立场,以及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等,都需要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调适.同时,加强中华民族建设,也是反思我国民族和民族问题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全面反思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民族理论的发展,是政治学者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1.
12.
长期以来"炎黄子孙"、"中华民族"、"中华儿女"都是海内外中国人表述自己是龙的传人的常用提法,但由于"炎黄子孙"一词被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所忌讳,在党和国家机关文件及领导人的正式讲话中,已逐渐被"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所替代。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明建设是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对西部政治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应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建构作用,促进西部政治文明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4.
15.
包海山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3,(4):30-3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头二十年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旋律。加快民族地区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无疑是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中心议题。 一、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小康社会的差距、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对照目标,我们清醒地看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与小康社会的目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17.
就我国而言,民族精神即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精神,表现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思想和优良传统。十六大将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作为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尤其强调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体现了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国际国内形势和人们思想现状的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民族精神和文化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8.
要实现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加大对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是最基本的措施之一.从现在开始,不能放弃对每一个适龄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普及高中,消除文盲的目标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贵州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工程.金沙县新化乡是贵州民族地区的一个经济强乡,它的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