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爽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7):135-135,137
民生新闻成为当下中国的媒体景观中独特的一道风景,从本质上说,它是以区域为语境和视角,以民生为题桶,以民为中心。可以说,在当今大众传播模式的新型转变中,它是最容易符合观众口味的。然而,在这股民生新闻热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潜在的危机。民生新闻不能只停留于琐碎和表面,要难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所以必须对民生新闻加以改进,使这类节目的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指的是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播报贴近普通老百姓生活、讲述普通老百姓真正关心的事件的新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教育民众,为民众排忧解难。民生新闻的特点主要有:贴近百姓生活,实用性强;内容通俗易懂,趣味性强;人文叙事方式,故事性强。民生新闻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国家认同感;增强凝聚力;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正确观点。新闻工作者应该牢牢把握民生新闻的特点,积极融入党和政府的政策要求,拓宽传播中的交互方式,注重媒介融合和网络传播,提升专业能力,充分发挥民生新闻的教育引导作用,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3.
警察媒介形象深刻影响着受众对警察群体的认知与判断。以电视民生新闻报道为审视视角发现,警察媒介形象是多元化的,以积极正面的执法者和服务者形象为主,但同时也是被无端纠缠与暴力袭击的受害者以及懒政怠政、徇私枉法的违法者。通过个案分析发现,涉警报道凸显了新闻叙事的故事性和对警察形象的卷入性,但在发挥批评功能时却避实就虚,存在着对警察形象的过度消费。自我审查机制和利益驱动下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是新闻生产的内在机理,也是警察媒介形象呈现的重要动因。公安机关应正确认识媒体的社会功能与运作现状,高度重视警媒联动工作机制建设,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介入警察媒介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以民生、新媒介为关键词的新语境成为民生新闻传播范式发展创新的逻辑前提。在政治生活化和生活政治化的演进过程中,从政治生态学角度考察民生新闻传播在媒介实践中的流变与创新,有利于揭示执政理念、政治制度、法律规范、参政状况等生态因子与民生新闻传播互动共生的现实图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健康传播成为媒介与环境文化协商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2002年随着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播出,民生新闻成为了新闻界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电视民生新闻选取与社会日常生活相关的叙述主题、以贴近平民百姓的叙述语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采用故事化的叙述策略、气氛强烈的新闻现场吸引观众的兴趣;并通过介入事件的叙述角度塑造独特的媒介形象。民生新闻这样的的叙事模式打破了以往时政新闻的传统,更加切合观众心理,因此受到各地民众的欢迎,长时间以来拥有较高的收视率。通过新的新闻叙事模式,民生新闻拥有全新的媒介形象,在受众和社会职能部门之间形成了新的媒介作用。当然,在蓬勃兴起的同时,民生新闻也不可避免地走入一定的误区,其叙事模式中也隐含着矛盾。2004年10月,《新北方》在辽宁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开创了辽沈地区民生新闻的先河。本文以辽宁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新北方》为例,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新闻,通过新闻文本分析和与其他形式新闻和其他地区的民生新闻的对比,试分析民生新闻的叙事模式,探讨其对于节目受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木可 《海南人大》2010,(2):28-30,44
2010年1月27日下午,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马勇霞在省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了《海南省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文风朴实易懂,数据充分详实。粗看,说的都是检察院的日常工作;细读,一条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主线的检察工作脉络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包括了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标准,体现着报道者的立场、态度和出发点,蕴涵着媒体对自身社会功能的认识。目前,民生问题被众多媒体所追逐,出现了民生新闻热,民生新闻在党和政府与受众之间搭建桥梁,进而给民意话语权一个表达的渠道,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各家媒体纷纷在重要版面、时段、界面开辟栏目、组织策划、安排话题,使民生新闻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了使民生新闻发挥更好的作用,在民生新闻的采编上要注意把握导向,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闻策划是近年来新闻界探讨并实践的一个热门话题,媒介生存竞争在全球化进程中也是愈演愈烈,本文试图通过新闻媒介策划,从找出最微量元素(特色)、多种媒介共生共存、倡导人文关怀三个方面来探讨媒介竞争中的生存策略,以有助于媒介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讨民生新闻的前行方向和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如何更加贴近观众,更好地为群众需求服务,以期找到在领导满意和群众满意两个层面上的最佳结合点,非常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操作意义.一、民生新闻的特点及对传播模式的改变对于民生新闻,虽然目前业界和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是民本情怀、平民视角、民生内容和人文叙事的核心理念已经成为共识,民生新闻改变了过去大众传媒的话语结构和传播模式,呈现出贴近性、对等性、服务性和互动性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文化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西方的新闻理念,使得中西方的新闻传播在传播目的、主体和受众观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结果在我国的对外电视新闻传播中集中表现在受众定位不明确、传播效果不甚理想等方面。为了提高我国电视对外新闻的传播效果,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应对西方主流媒体在全球传播体系中的影响和挑战,我们的对外传播应该有更加明确的受众和目标定位并采取全球本土化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青年"丧文化"颇为流行,已成为多元亚文化图景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青年群体用"丧"言"丧"图等多种形式表达消极颓废的风格。青年网民热衷用"丧文化"来宣泄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抵抗和反叛主流价值,但这并不能改变他们真正的困境,也不能消除他们内心的沮丧。反思青年"丧文化"现象流行的根源,提出我们要关注青年群体的合理需求,提升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引导青年群体正确认识自我,逐渐消解"丧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民生型政府是指一种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的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实现着保障民生的重要职能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民生型政府具有服务性、有限性、法治性、责任性等特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民生型政府的主要任务包括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同任何事物一样,民生也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因此,改善民生不仅要有表面的现象,更要注重其本质的把握。只有真正把握民生本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民生。民生改善的本质在于民主的真正实现。民主真正的实现任重道远。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5.
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国内外的实践看,以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都是一把“双刃剑”。长期过度依赖房地产业拉动增长,不仅会导致经济发展失衡危及经济安全,也会让住房远离民众从而危及民生。房地产业原本就与民生有着天然的联系,其民生性质也越来越受到决策高层重视。因此,当代中国应以高科技、文化、教育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房地产业则应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回归民生,并确立“民生地产”的产业定位。  相似文献   

16.
论房地产业的民生性质及其产业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业作为以提供住宅消费为主的产业,本来就与民生有着天然的联系.尽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房地产具有资本属性.但这不能湮灭它与民生之间的联系,正是房地产与民生之间的这种天然联系,决定了整个房地产业的民生性质.为了民生安康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中国应当确立"民生地产"的产业定位."民生地产"范畴中的"民生",涉及生产、生活、生态;"民生地产"基本内涵对房地产业的逻辑规范是满足需要、消费适度、公平正义;其外延不仅限于住宅地产,同时还涉及与民生相关的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公共地产(如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而将房地产业定位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不但缺少资源供给的可持续性支持.也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综合国力提升.当代中国应以高科技、文化、教育等产业为主导乃至支柱产业才是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17.
民生问题是指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从本质上讲,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民生问题是多层次的,权利、机会、规则、分配的公平是民生的本质要求,体现为由低到高的逐层递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走向民生,是高等教育生命得以维持和改善人的境况的必要条件.其正当性缘于: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诞生内含走向民生的高等教育的价值合理性;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作为走向民生的高等教育的实践合理性.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民生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具备应然所需的条件,包括要有高等教育走向民生的自信、理念革新和实践创新;二是做好运行机制的准备,包括高校培养的人才的就业分流和高等教育系统的自我调适.高等教育走向民生并非要求高等教育以民生为唯一目的,在承当社会责任的同时,还应正视人们对现代性的需求,理性地对待自身传统并反思自身未来.  相似文献   

19.
民生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民生状况也有很大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民生问题日趋严峻,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生理论,形成了以共同富裕、社会和谐、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并以此指导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践活动,重点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民生问题涉及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涉及到人类社会总体和个体的关系问题,也涉及到政权巩固、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就能有目的地去改善民生,改善民生就能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