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99,(25)
联合国安理会10日以14票赞成,l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南联盟科索沃危机的决议。中国投了弃权票。这个决议草案是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外长经过两天激烈争论于8日达成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审议的。安理会在北约宣布暂停轰炸、南联盟接受有关和平计划的情况下进行审议。由于草案只字未提北约轰炸南联盟所造成的灾难等问题,因此中国代表团投了弃权票。用自认*担回回国短民_-_--_拉封口俄留队团驳回来既____6月9日,南联盟和北约代表签署了关于南军警部队撤出科索沃安排的协议。南在10日开始撤离行动,11天内将从科索沃撤出…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对南联盟一个主权国家悍然发动持续的大规模空袭,这是对现代国际关系准则的粗暴践踏,是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严重政治事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轰炸步步升级,不仅由轰炸军事目标发展到轰炸非军事目标,肆意屠杀无辜平...  相似文献   

3.
南联盟塞尔维亚议会和南联盟领导人接受了西方与俄罗斯提出的科索沃和平协议后,美国作出了比较谨慎的反应,一方面对这一进展表示欢迎,另一方面则强调仍然坚持轰炸,称只有在南联盟开始执行协议后,北约才会停止轰炸。此间分析家们认为,美国之所以表态“谨慎”,一方面是因为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困窘后,美国终于找到了台阶下,可以‘体面”结束对南联盟的野蛮轰炸了;另一方面美国也担心执行和平协议仍将面临重重困难,解决巴尔干问题的道路曲折,美国恐怕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所谓科索沃和平协议事实上完全是北约用炸弹和导弹强加给南…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9,(13)
北京时间3月24日清晨6时35分(布鲁塞尔时间23日23时15分),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宣布,由于“最后外交努力”失败,北约决定对南联盟进行大规模空袭。北约为何要对南联盟实施军事打击?军事打击会产生什么后果和影响?美国和北约真正的目的何在?24...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24日,德国的4架“旋风”式战斗轰炸机参加了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狂轰滥炸,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德国首次参与对北约以外的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攻击。4月3日北约轰炸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妇产医院、医疗中心及民宅等建筑受到破坏,一大批...  相似文献   

6.
两年前的 3月,北约打着“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发动了以强凌弱的“科索沃战争”,对南联盟这个巴尔干主权国家开始了长达 78天的野蛮轰炸。两年后的 3月,阿尔巴尼亚族非法武装不仅在北约维和部队控制下的南联盟科索沃为非作歹,而且又将南联盟弱小邻邦马其顿搅得动荡不安。国际问题观察家们注意到,硝烟缭绕的巴尔干,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又出现了新的痛点。 狼烟四起   2月 16日,马南两国政府为了减少隐患,划定了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边界,即南联盟科索沃与马其顿北部地区之间的边界。但是,科索沃阿族极端分子认为,…  相似文献   

7.
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来形容美国连续两个多月野蛮轰炸南联盟的意图是非常贴切的。美国在轰炸中所打的“维护人道主义”的人权牌不过是一个幌子,其用心在于通过打击南联盟而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并借此演练北约的新战略。这司马昭之心如今已是路人皆知了。但实际上...  相似文献   

8.
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制止人道主义灾难”的幌子,对南联盟这个独立主权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已持续了一个月。在数千架次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南斯拉夫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惨重的损失。北约的这种野蛮行径在欧洲制造了一场真正的人道主义灾难。轰炸把南联盟1200万人民置于战火中,六七十万在科索沃的阿族居民为躲避战火,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向邻国。滚滚难民潮已成为欧洲的棘手难题,欧洲国家也为此背上了沉重包袱。本来,解决科索沃问题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北约应立即悬崖勒马,停止轰炸,坐下来谈判寻求政治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总理斯捷帕申7月25日至27日对美国进行了工作访问。俄政府首脑访美计划最终得以实施,表明近几个月因科索沃危机而冷淡的俄美关系已经升温,并开始朝正常的轨道发展。俄总理这次访问本应在今春举行。当时的普里马科夫总理在赴美途中,得知北约将开始对南联盟进行轰炸的消息后,立即在大西洋上空掉转机头返回莫斯科,中断了这次访问。北约对南联盟停止轰炸后在德国科隆举行的8国集团首脑会议为缓解俄美紧张关系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使俄总理访美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斯捷帕申赴美前曾表示,此行是为了在南斯拉夫危机后重新开始与华盛顿进…  相似文献   

10.
北约轰炸南联盟结束4个多月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转用政治手段和经济手段对南联盟进行破坏和封杀,企图颠覆以米洛舍维奇为首的南联盟政权,将南联盟搞垮,将整个前南地区纳入西方轨道,最终完全控制整个巴尔干地区,从而达到靠军事手段未能达到的目的。然而,面对重重压力的南联盟当局,克服困难,采取措施稳定政局,加快步伐重建经济,并积极开展外交,坚决捍卫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克服经济困难是头号任务在北约78天的狂轰滥炸之后,西方继之经济封杀,从而造成南联盟物资短缺,物价攀升,通货膨胀。经济困难成为南联盟当局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和平的希望终于破灭了。北京时间3月24日6时35分,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在布鲁塞尔宣布:所有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努力均宣告失败,军事打击是唯一选择,他已授权北约驻欧洲部队最高司令克拉克将军随时对南联盟实施空袭行动。南联盟也随后宣布,国家已处于“直接战争状...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9,(24)
以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议会6月3日决定接受由美、俄、欧三方达成的和平协议为标志,科索沃危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到6月9日本刊截稿时止,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手中现代化的屠刀依然没有放下,北约的飞机仍然在南斯拉夫境内狂轰滥炸,大地仍在颤抖.喝望和平、饱受北约野蛮轰炸摧残的南斯拉夫人民依然生活在恐惧之中……有报道说,到目前为止,百姓生活国北约空袭而苦不堪言。南斯拉夫的经济至少已遭受2000亿美元的损失。把经济学家估计,北约的轰炸使南联盟的经济倒退了40-50年,直接和间接损失高于在整个二战期间所蒙受的损失。美国为首的…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顾俄罗斯的反对,于3月24日开始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使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跌至冷战后的最低点。而科隆八国首脑会议,为缓解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紧张关系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标志着俄与西方的关系开始逐步走向正常发展的轨道。北约对南联盟动武虽然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使俄美关系受到严重影响,但俄依旧重视发展两国关系,并不愿因科索沃问题而破裂。在北约对南轰炸期间,俄坚持与美国进行接触和对话,努力维持两国基本合作框架。俄总统叶利钦在3月30日向议会提交的一年一度的国情咨文中表示:使俄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14.
华荣 《瞭望》1999,(2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八天的轰炸,造成南联盟至少有1800多名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100万人沦为难民,近10多万人失去工作,200多万人失去生活来源,150万儿童无法上学。在北约两个多月的高强度空袭中,南联盟军事实力严重受损,南军人员伤亡严重,许多军用飞机被击毁,军用油库和军地两用油库、固定地空导弹发射场和移动发射场被炸毁或遭严重破坏;许多部署在科索沃的坦克、装甲运输车等重型武器被炸毁;武器弹药储备量大为减少。此外,由于北约的狂轰滥炸,许多补给供应线被切断,严重阻塞了南军的调动及后勤支援。迄今,南军虽…  相似文献   

15.
北约轰炸南联盟后,俄罗斯官方迅速作出强烈反应,民众的态度透过美国驻俄使馆墙上的臭鸡蛋和烂西红柿迹便可见一斑。对标榜人道的北约在文明的20世纪末的这一反人道反文明行径,对此举给俄国同美国和西方关系带来的后果及其给俄国内局势造成的影响,俄罗斯学者怎么看?...  相似文献   

16.
坚决反对北约对南联盟动武,致力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是俄罗斯的一贯立场。在北约开始轰炸南之初,俄罗斯进行了强烈谴责并采取了一些对应措施。后来改变其强硬立场,转而去做“调解人”的角色,试图通过外交斡旋制止北约的军一事行动,使科索沃冲突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作为调停努力的一部分,俄总统叶利钦4月1日提出了召开“8国集团”外长紧急会议讨论和平解决南危机的倡议,14日任命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为解决南危机的总统特使,5月2日又召集会议,确定了包括与北约及其他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等必须采取的措施。当时的普里马科夫总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索沃战火的升级,始终鼓吹动武的英国日益成为北约中叫得最响的“鹰”。从一开始,英国在“妖魔化”南联盟和将侵略战争“神圣化”方面就是调门最高的。英国不仅一再强调轰炸是出于“人道”的“崇高目标”,而且总毫不脸红地称南总统米洛舍维奇要为北约袭击造成的一切伤亡和损失“负全部责任”。目前,一些北约国家主张停火,向政治解决的方向努力,更多的欧洲盟国不赞成发动地面战。英国虽然口头上也讲谋求政治解决的途径,但它一方面竭力强调要继续轰炸,直到北约的要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提出在空袭摧毁驻科索沃的南斯拉夫军队后,…  相似文献   

18.
石梓 《瞭望》1999,(17)
自3月24日北约悍然发动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打击行动以来,在20余天的时间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13国部队已对南联盟实施了两个阶段的大规模空袭。据不完全统计,到4月18日,北约部队共发射海基和空基巡航导弹400枚左右,出动各型飞机6000余架次,攻击了150个以上的南联盟军事。政治、经济和交通目标。北约的空袭,虽然遭到南斯拉夫人民军英勇顽强的反击,使北约部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也给南联盟造成了严重破坏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殃及许多无辜平民伤亡和流离失所。人们注意到,在北约取得空袭“战果”的过程中,大…  相似文献   

19.
南联盟塞尔维亚议会6月3日通过表决接受了由西方和俄罗斯达成的和平协议,随后,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也表示接受。这个协议虽然在文字上稍有缓和,但是和朗布依埃协议没有根本区别,都是在南联盟代表没有参加的情况下,基本上是按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意志草拟的。舆论认为,科索沃问题的外交斡旋虽有了积极进展,但目前和平方案仍属原则性的,有关各方对一些具体问题尚未达成协议。能否真正实现和平尚待观察。6月7日,南联盟和北约军事代表团就南从科索沃撤军举行了会谈,双方末就有关军事协议达成一致。随后,北约军事代表团团长称,北约…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南联盟抗击北约侵略一 周年之际,南斯拉夫历史博 物馆举办了一个图片展。在展出的300多幅摄影和绘画作品中,其中一幅照片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注意。照片上,一位塞尔维亚农民正在一片春意盎然的农田里专心耕耘,而在他身后,浓密的滚滚黑烟拔地而起,严重污染了蓝色的天空。凝视这幅意味深长的照片,我们突然对为什么南联盟在西方长达8年的经济制裁和北约78天的狂轰滥炸下能够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并在轰炸结束后能够迅速重建家园的原因恍然大悟。 整个90年代,南联盟经济都是在困境和抗争中度过的。90年代初,受前南斯拉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