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近导盲犬     
2006年4月18日~22日,应日本导盲犬协会邀请,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协副主席李伟洪率领中国残联考察团赴日本东京考察了导盲犬工作。考察团访问了神奈川县导盲犬训练中心,参观了导盲犬驯养、使用以及导盲犬训练师培训的全过程,并与日本导盲犬协会以及导盲犬使用者进行了全面、深  相似文献   

2.
导盲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工作犬,不会对人造成任何伤害。一律禁止包括导盲犬在内的犬类乘坐公交车、进公园,显然是没有考虑到盲人的特殊情况和导盲犬的特殊性,对盲人极不公平。  相似文献   

3.
焦点搜索     
纳入立法视野上海为导盲犬出行开绿灯推荐理由:出行有望,举步不艰。众所周知,导盲犬是为盲人出行提供向导服务的工作犬。但在现实中,带着导盲犬上不了公交车,进不了地铁门的事情时有发生。记者日前从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门获悉,上海市将探索为盲人固定出行路线开绿灯。而在今年《犬类管理办法》的立法过程中,导盲犬议题也将纳入视野。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2012,(7):6-6
杭州现在仅有两条持证导盲犬,但它却可能成为内地第一个允许导盲犬进地铁的城市。将报请杭州市政府批准的《杭州地铁乘客守则》(修订稿)明文规定:乘客严禁携带宠物乘车,但盲人携带的导盲犬除外。上月发布的《杭州地铁乘客守则》(初稿)并未涉及这部分内容,向社会征集意见后,很多市民支持禁止宠物进地铁,但认为对导盲犬应区别对待,修订稿采纳了该意见。  相似文献   

5.
记者的微博和微信同时收到转发信息:"我在上海,我愿意同导盲犬一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愿意同导盲犬一起在餐厅就餐。如果你也愿意,请转发这条微博,拒绝冷漠!"据悉,这是全国各地网友发起的一场签名宣誓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上海已有数万市民参与这一活动。上海现有导盲犬22条,今年将新增4条。  相似文献   

6.
焦点搜索     
地铁难乘出租拒载导盲犬遭遇行路难推荐理由:犬须尽其用,人方顺其心。在盲人胡麟心目中,和她朝夕相伴足有两年的导盲犬纺如,已经成为她的第二双眼睛。出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13,(12):24-24
11月20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北京市动物防疫条例(草案)》。根据该草案,携带训练合格的导盲犬等工作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将不再受限制。这是北京市首次将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合法化”。  相似文献   

8.
8月15日,北京拥有了第一批配证导盲犬。当中国首位残奥会盲人跳远冠军平亚丽拿到北京治安管理总队发给她的导盲犬证时,她兴奋地告诉记者:"感谢残联对我的关心,这回我的LUCKY也有身份证了"。  相似文献   

9.
环球     
《中国残疾人》2014,(2):20-21
英国UK导盲犬站立摁红绿灯帮主人过马路1月5日消息,英国萨福克郡萨克斯曼德姆镇的男子克里斯·迈克尔斯是一名盲人,他在过马路时,其所养的一条黑色拉布拉多导盲犬米勒会用后腿站立按下红绿灯按钮,帮助主人过马路。由于视力恶化,迈克尔斯在20多岁时就双目失明。现在他经营着一间小型的植物苗圃,每周要去镇上摆两次摊,因而需要导盲犬米勒的帮助才能在马路间穿行。米勒是迈克尔斯的第四条狗,今年已经4岁了。在过马路时,它会用后腿  相似文献   

10.
简直是狗的节日! 清晨,远在平素的起床号之前。整个楼房就响起一片淋浴声和甩门声。 前天和昨天,库西斯参加了约克敦海茨盲人视导所的盲人训练班,准备选配一条导盲犬。他们与驯狗员一起干,驯狗员充当导盲犬,用皮带牵着盲人们满地走,盲人们练习叫狗坐下和呆着别动等口令。 狗棚外面有几十条受过充分训练的狗,等待盲人慎重选择。驯狗员  相似文献   

11.
日本影片《我和狗狗的一个约定》,让我的内心再一次被汹涌的情感风暴席卷,喷涌的泪水带出了我无尽的怀念、回忆和悲伤,那种心灵的感动与不舍.只有在几年前看《导盲犬小Q》时经历过。  相似文献   

12.
2001年,整个日本被一只名叫可鲁的导盲犬所感动。它作为一只社会服务犬的一生被摄影师秋元良平拍摄了下来。从出生到死亡,秋元先生一直用镜头跟踪可鲁的生活。可鲁12 年与人相依相伴旅程的数十张黑白照片与娓娓道来的文字最终被编辑成《再见了,可鲁》一书。此书在日本刚一面市就创下了8个月内连印13 次的记录,畅销200 多万册,台湾和韩国也都销量上百万,被誉为“感动一亿亚洲人心”的超级畅销好书。2004年10 月,日本著名导演崔洋一(Yoichi Sai)将该书改编为电影《导盲犬小Q》,一举冲破了23 亿日币票房纪录。  相似文献   

13.
有那么一群人,没带墨镜、没戴导盲杖,更没有导盲犬跟随,看起来跟平常人无异。走在街上问路时,常被行人冷语应对:“站牌就在那里,你不会看吗?”  相似文献   

14.
据外媒报道,英国皇家防止动物虐待协会近日迎来了一对儿“黑白双侠”——4岁大的狗狗弗兰克和艾莉。弗兰克和艾莉平时形影不离,因为艾莉眼睛失明,弗兰克一直都为艾莉充当“导盲犬”,不离不弃。  相似文献   

15.
你是我的眼     
中国1700多万盲人中,只有50多位盲人拥有了自己的导盲犬,一个人,一条犬,命运使然,让他们走到了一起,相互依靠,寸步不离,在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感动着自己,也触动着大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残疾人》2014,(8):6-7
记者近日从中国残联了解到,中国盲协受中国残联委托,正在制定中国导直犬工作标准。标准出台之后,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国家名义制定同类相关标准的国家,导盲犬将以国家认证的身份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7.
<正>看过《导盲犬小Q》,我被感动了!感动是因为,人与动物之间的爱及忠诚,是因为人与动物可以如此和谐相处。如今,世界公民虽然习惯了高楼林立的都市生活,但亲近自然是每一个人的渴望。不能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不能远离现代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前提下,当人们内心的渴望需要得到释放的时候,于是,宠物成了人类最好的精神寄托。而狗狗,因为它的忠诚、可爱,成为人类宠物中的“老大”。  相似文献   

18.
《世纪行》2017,(6)
2017年6月8日,全国政协第68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省台盟主委江利平应邀在座谈会上以《加快发展辅助器具和导盲犬等无障碍建设,提高残疾人老年人生活质量》为题作口头发言。本刊特将江利平委员发言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焦点     
编辑部评刊,与同事偶然聊起“焦点搜索”板块新近编发的一则新闻:“上海将导盲火出行纳入立法视野”。消息不大,却很是让大家议论了一阵。因为就在一个月前,在同样的版面同样的位置,我们看到的却是“导盲犬遭遇出行难”。两相对照.便更觉得这则“焦点”值得关注了。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利用人造视网膜技术帮助一些盲人恢复部分视力,使他们可以识别事物、图形,甚至可以阅读大号印刷体的文章。埃里克一塞尔比(Eric Selby)是英国一名退休的工程师,今年已经68岁了,彻底失明已经有20年了。一直依靠一只导盲犬外出活动。一年前,他接受人造视网膜植入手术治疗,在他右眼植入了人造视网膜——阿耳弋斯二代(Argus 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