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王夕源 《台声》2010,(5):47-47
<正>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谈到了《富春山居图》分藏两岸:近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对新华社记者说,非常欢迎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富春山居图》的"剩山图"2012年能来台北故宫展出;3月23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专门举办了《富春山居图》演讲……看到这些消息,不由得使我想起了6年前到台湾参加书画交流的一件往事。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12)
<正>6月1日,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在台北光点华山电影馆开幕,来自大陆的7部影片,陆续与台湾观众见面。《百鸟朝凤》主演陶泽如、大陆第五代资深导演夏钢、知名导演徐浩峰等电影主创共同出席当天的开幕式。担任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著名导演朱延平在开幕式上介  相似文献   

3.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5月15日、16日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连续举行两场公益演出,残疾演员高超的艺术表演、感人的梦想与追求,震撼了现场的每位观众。演出还没有开始,许多观众就早早到来。能容纳3000人的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大会场座无虚席,就连两边的通道都站满了观众。有些观众甚至连续两天都来观看。舞台上,12位聋哑姑娘表演的《千手观音》姿态典雅;无臂演员黄阳光表演的舞蹈《秧苗青青》展现出残疾人生命的阳光和希望;年仅14岁的先天盲童王宾演奏  相似文献   

4.
图说宝岛     
《台声》2017,(19)
<正>意大利玻璃艺术大师作品与台北观众见面9月7日,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玻璃吹制艺术大师利诺·塔亚彼耶得拉的作品展《再也不会有的Lino Tagliapietra》在台北亮相。展览共带来41件、30组大型作品。利诺今年84岁,他从10岁开始吹制玻璃的训练,作品获数十家世界著名博物馆永久收藏。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8,(3)
正1月13日,"青春最强音,有梦更年轻"两岸高校音乐大赛《青春最强音》第二季收官战暨两岸校际总决赛在台北顺利举办。两岸学生齐聚台北,用音乐对话青春,用歌声放飞梦想,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比赛现场气氛热烈,两岸知名歌手萧煌奇、刘力扬、关喆等出任伴唱嘉宾,精彩的演出获得现场学子一阵阵欢呼。包小柏、薛忠铭、安栋、朱金泰等两岸知名音乐制作人担任总决赛评委,精彩、专业的点评让比赛  相似文献   

6.
<正>中央民族乐团1月13日至23日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等地举办台湾巡演音乐艺术周,为岛内观众带来大型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泱泱国风》和民族乐剧《印象·国乐》两部代表作品。笔者在演出现场采访发现,无论是传统的演绎,还是创新的尝试,中央民族乐团顶尖的国乐演出都赢得了台湾民众极大的认可,"泱泱国风"风靡宝岛。"泱泱国风"令人赞叹1月13日晚,中央民族乐团《泱泱国风》大型民族音乐会在台北举行,  相似文献   

7.
当《桃姐》去年从威尼斯到台北夺“狮”、驯“马”一路风光之时,却不在内地趁热打铁。因为,那时市场的心思全在“贺岁”上。终于,从妇女节起,她有机会与全国更多观众见面了。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7,(5)
正2017年6月—7月6月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在台北举办第九届两岸电影展"大陆电影展"1日在台北光点华山电影馆开幕,来自大陆的7部影片与台湾观众见面。此次参展的大陆影片为:《不成问题的问题》《夜色撩人》《百鸟朝凤》《少年》《28岁未成年》《谁的青春不迷茫》以及《清水里的刀子》。  相似文献   

9.
正台北书院山长林谷芳说,上世纪90年代,大陆有最好的昆曲演员,台湾有最好的昆曲文化人与观众,如此结合就撑住了底盘。而往前一步,也就成为最好的制作团队与最好的昆剧演员形成的黄金组合。从青春版《牡丹亭》到时下新编昆剧,台湾制作团队与大陆昆曲演员的合作模式,已经行之有年。江苏省昆剧院去年底与台湾舞台剧导演王嘉明二度合作,在台北、高雄两地演出新编昆剧《西楼记》。楚江一曲连两岸,  相似文献   

10.
一、黄荣灿的牺牲经过黄荣灿是40年代知名的木刻家、木刻运动活动家.他1945年冬到台湾,活跃在台北文化界,与当地知名作家、画家交往,为光复初期的大陆与台湾的美术交流出过力,在创作、美术教育、图书出版、高山族艺术研究与介绍等方面都做过一些很有益的工作.约在50年代初黄荣灿突然消失,从此音讯杳然.1993年6月13日,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根据连日在台北市六张犁公墓的实地访查和相关记载(即1992年12月由台北李敖出版社翻印的《安全局机密资料:历年办理匪案汇编》一书),在台北《中国时报》上公布了被枪决的政治犯161人名单.名单中有黄荣灿,列在六张犁公墓第一现场,墓碑上的死亡日期为“41  相似文献   

11.
<正>据史料记载,孙中山先生一生有4次在台湾革命活动的经历,首次赴台时前往台北的天后宫朝拜妈祖。查阅《孙中山先生四赴台湾的故事》《台湾与辛亥革命》和《中国革命中的台湾与大陆》等书,详细记载了孙中山先生与台湾的深厚渊源。孙中山首次赴台是1900年9月至11月。孙中山化名吴仲,在台湾停留了44天。他在台北新起町设立了指挥所,策划了惠州起义,并从日本运送军械、武装人员和经费到祖国大陆,于10月8日在台北指挥郑士良在惠州起义。  相似文献   

12.
布朗 《统一论坛》2006,(3):55-56
2006年2月8日,来自祖国大陆的舞台剧《风中少林》在台北上演。这台集舞蹈和武术于一身的大型舞台剧,一上演就令人耳目一新。五天七场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每场演出都能感受到台湾民众喜爱少林的热度。在紧凑的演出行程中,剧团还应邀与台北的民间团体、机构交流。舞剧中的武术指导和来自河南中国功夫团的多位武术演员专门应邀到台北东森电视台,通过节目向民众演示并介绍螳螂拳、醉拳等闻名遐迩的少林功夫。精湛的武术吸引着台湾的观众,让他们赞不绝口。多年前,电影《少林寺》曾经迷倒数不清的男女老少。如今,《风中少林》再度引起各界人士对少…  相似文献   

13.
正从大型壮族舞剧《百鸟衣》到杨丽萍总编导的舞蹈剧场《十面埋伏》,从马克西姆跨界钢琴演奏会到国内外知名乐团的演奏会……今年1月3日首演以来,百余场文艺节目轮番亮相新落成的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广西观众享受到了更多的高品质视听盛宴。以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为代表的重大公共服务设施高效率"落地",得益于南宁市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5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  相似文献   

14.
交流短波     
两岸芭蕾同台共舞 两岸芭蕾舞界首次同台演出。广东芭蕾舞团与台北“国际芭蕾舞团”于1月在台北,台中和台南三地,携手推出“两岸芭蕾文化交流之夜”演出活动,将精彩的古典、现代、民族及爵士芭蕾舞,呈现给台湾观众。 10年前,北京中央芭蕾舞团曾经来台献艺,给台湾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次赴台,他们演出选自《海盗》、《吉赛尔》双人舞等3支古典芭蕾,《梁山伯与祝英台》、《舞越潇湘》两支民族芭蕾,以及数支现代芭蕾、爵士芭蕾作品。刚于去年8月成立的台北“国际芭蕾舞团’,是创团后首次参与公演,  相似文献   

15.
<正>2月21日在台北举行的2019白先勇经典昆曲新版系列彩排记者会上,多位大陆青年昆曲演员畅谈昆曲创新。他们认为,随着时代变化,昆曲也需要进行创新,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昆曲更多现代元素,才能更好守护经典,传承东方之美。由台湾作家白先勇携手苏州昆剧院创作的《玉簪记》《白罗衫》《潘金莲》三部经典昆曲的新版系列演出于2月22日与台湾观众见面。大陆昆曲演员俞玖林、沈丰英、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2月5日,星云大师圆寂。从新闻中得知后,我马上拿出一串念珠,两本书。念珠是星云大师亲手所赠,书有星云大师的亲笔签字。往事历历,静夜回顾,告别星云大师。2009年世界佛教论坛在台北举办前夕,我正在台湾驻点采访,从台北赴高雄佛光山采访星云大师。那次面对面的采访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星云大师不以高僧大德的威仪示人,而是真僧只说家常话,面带微笑,语调平和,几句对话后,让我感觉是在和一位扬州口音的长辈聊天。那场采访星云大师没有惊天动地语,也没有深奥说教,但却是我采访生涯中最难忘的,因为每次回味都有所得。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10)
<正>台湾当代传奇剧场创团作品《欲望城国》5月5日至6日在北京、12日至13日在天津上演。该剧改编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将传统京剧的唱、念、做、打融入西方经典,成功地颠覆了观众对京剧既有的认知,缔造了全新的东方剧场美学。1986年台北首演轰动一时,迄今已在全球20余个城市巡演,并在世界多个重量级艺术节上亮相。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8,(2)
正1月3日至7日,上海昆剧团连续5天在台北上演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代表作《临川四梦》以及经典折子戏,台湾观众欣赏到了昆曲的缠绵婉转、富丽华美。《临川四梦》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剧的合称,由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明朝戏剧家汤显祖凝聚毕生心血创作而成,演绎了纷繁世间事,不仅是中华历史上的戏剧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戏剧作品中的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9日,大陆当红京剧老生于魁智和梅派青衣李胜素率国家京剧院80多人,一连6天为台湾戏迷朋友们献上多出经典大戏,这是国家京剧院第23次赴台演出。于魁智表示,"1993年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表演,我记得是2300个座位,连走道都违规加座"。那次他们是巡回表演,先到台北,再到台中、台南,又绕回台北,但许多台中、台南、高雄的观众都赶到台北来看。于魁智说,那时袁世海先生是角儿,我是龙套。我一上台,袁先生还没出去,观众那种喝彩声山呼海啸一般,2000多人同时鼓掌。当时我就觉得,我们的前辈艺术家太杰出了,如果有一天我能唱好,我也会受到观众这样  相似文献   

20.
春节前后,由九洲音像出版公司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制作的大型纪录片《台北故宫》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台北故宫》深度解读藏于台北故宫的珍贵文物,向世人揭示抗战期间和1948年史无前例的文物大迁徙的真实过程。通过这部纪录片,不仅可以了解到台北故宫及其馆藏珍宝的全貌,更能够感受到诸多传奇与精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