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台声》2017,(13)
<正>6月17日至19日,第九届海峡论坛·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在厦门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600名业界精英、青年朋友参加论坛大会。本届论坛历时三天,一如既往地延续"中国梦·海峡情"和"新媒体·新青年·新发展"的主旨精神,结合当下的两岸关系新形式,发挥媒体承办的独特作用,为两岸青年进一步深入交流、共同参与创作,搭建发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民意代表廖国栋已经是第10次参与海峡论坛,以往,他大部分时候都是参加"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论坛"。他与医学有莫大的渊源,曾任台东县卫生局课长、台东基督教医院外科医生。今年,他新增了一项活动日程,参加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对两岸来讲,在这个时候用新媒体的桥梁是非常适当的,它会使大家的感情都会融入,有助于'两岸一家亲'理念的推广"。在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开幕式前,廖国栋接受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3.
正媒体是合作互信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在万物皆媒的时代,新媒体已经成为两岸"三通"之外的又一沟通交流大通道。6月6日至7日,第十届海峡论坛·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在厦门举行。论坛是由中华海外联谊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指导,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文化促进会、厦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13)
<正>6月18日下午,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在厦门举行。会上,台声杂志社联合海峡两岸20家相关部门、媒体、公益组织、企事业单位共同向社会发起了"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两岸短视频健康发展主题倡议活动,并通过举办征集大赛、舞台剧演出、优秀短视频展播、颁奖典礼、发起单位代表宣读《倡议书》等系列活动,使主题倡议活动获得广泛好评。为针砭时弊,使本届论坛更能体  相似文献   

5.
<正>第十一届海峡论坛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期间,来自海峡两岸的讲述者,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讲述了自己与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息息相关的故事,表达了对于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的感知、感悟,为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添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台湾爱音斯坦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林上紘一见到记者就迫不急待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他说,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成为第十一届海峡论坛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23)
<正>11月15日,由福建日报社主办的2017海峡两岸新媒体创业大赛在福州启动。据福建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曾武华介绍,该项赛事致力于挖掘海峡两岸原创内容、音频、视频,垂直细分市场的新媒体、新应用,以及传统产业"触网"的创新应用等领域的创业项目,选拔海峡两岸优秀的、有潜力的新媒体创业项目和团队,鼓励两岸创业青年相互交流。"参赛者将获得与知名投资机构面对面的机会,取得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1)
正2020年1月3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指导,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主办,东南网、福建报业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阳光学院共同承办的2019海峡两岸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暨颁奖仪式在福建省福州市马尾阳光学院举办,助推两岸新媒体行业发展。据悉,2019海峡新媒体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及"新应用""新内容""新营销"主题赛已分别在福州、厦门、漳州三地举行。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9,(12)
<正>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台湾青年实习岗位招聘职等你来如果你是即将大学毕业的或刚刚毕业的台湾青年,在追梦的路上,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为你提供广阔的舞台,释放你的青春活力、展现你的杰出才华、实现你的人生梦想。台湾青年实习岗位招聘,具体如下:实习岗位一、亚马逊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澳大利亚)实习岗位100个  相似文献   

9.
<正>"充分运用新媒体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新技术让媒体"动"起来,两岸携手,大有可为——6月17日,"未来影像海峡情缘"两岸短视频行业主题峰会厦门举行。本次峰会是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的平行峰会之一,是第十一届海峡论坛的组成部分。主题峰会分为作品展映与互动交流,并从上百部两岸青年短视频作品中,评选出5部优秀作品进行展映及颁奖,分别有闽南师范大学《端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暮梳》、台湾东方设计大学《成人礼》、北京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3)
<正>6月18日下午,第九届海峡论坛·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开幕式在厦门隆重举行,开幕式上,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新党主席郁慕明为"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创产业园——日照园区"揭牌。为更好地把论坛办出实效、办出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广铁集团认真落实铁路总公司党组宣传工作要求,顺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不断强化"新媒体+铁路宣传工作"新意识和新思路,大力加强新媒体建设与运用,推动集团舆论工作创新发展。一、建好新媒体平台,抢占铁路宣传工作新阵地着眼抢占宣传工作新阵地、拓展宣传工作新途径,切实加强了集团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发展,目前集团公司已形成"两网双微两端"(门户网站、网上家园,微博、微信,自主研发客户端、头条号客户端)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级政府部门对接新媒体的步伐正在加快。从"面对面"到"键对键",政务新媒体的应用逐渐成为政务工作的新常态。但是,政府、新媒体、人民之间要实现真正的良性互动、构建起彼此的信任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进一步迈向"社群化"就成为政务新媒体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13.
究竟何为新媒体?学界可谓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教授认为,“新媒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特指“今日之新”而非“昨日之新”或“明日之新”。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而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形态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在带给人们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对传统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18)
<正>今年6月,台声杂志社在第九届海峡论坛·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上启动了"台湾青年媒体人实创基地"。这是大陆首个专为台湾青年媒体人建立的实习平台。这个基地是由台声杂志社牵头,联合两岸10家媒体单位共同创立,希望在寒暑假期间,从台湾地区招收一些对新闻媒体职业感兴趣的学生,到大陆的媒体单位实习。创建此基地的初衷是,希望帮助台湾青年媒体人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提高采编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以其高速度、大容量、交互性和开放性,迅速融入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卫生法制宣传教育也应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一、"互联网+新媒体"的含义及时代背景"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新媒体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  相似文献   

16.
<正>新媒体的"新"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而言的。新媒体是数字化媒体,通过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传播。我国接入全球互联网,已经超过20年。1999年前后,国内的新媒体进入公众视野,迄今已经16年。从过去的网站,发展到如今的移动终端应用、数字电视终端应用等,"新媒体"真的也不再"新"了。但是传  相似文献   

17.
卢旭东 《新东方》2013,(5):72-76
媒体是社会思潮传播的中介,媒体的传播速度、广度及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思潮的社会影响力。新世纪以来,新媒体迅速崛起。新媒体成为社会思潮传播主渠道的同时,又对社会思潮产生了深刻影响,提出创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内容表达上要呈现出时代化、大众化的新趋向;二是在传播时效上呈现出"零时差""低成本"的新特点;三是在信息供给中要呈现出"分众化"传播、"点餐式"服务的新趋势。新时期,正确引领多样复杂的社会思潮,必须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新指向,善用、善管新媒体。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成为时代宠儿,承担着信息传递重任,并形成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介环境。现实中,部分新媒体为获得关注,不惜牺牲品质,发布"低俗"信息,导致新媒体内容出现"低俗化"倾向,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通过有力措施,防范新媒体内容"低俗化"。  相似文献   

19.
论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亚文化的“新风格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青少年亚文化逐渐借助、渗透于新媒体,在符号表达时出现了“新风格化”,青少年亚文化在价值观、社会观、个性追求、娱乐精神等方面都出现了“新风格化”。在文化意义上,“新风格化”与主流文化既存在着矛盾与抵抗,也存在着联系,同时,“新风格化”也在引领着新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正>6月17日上午,两岸青年微视频展映峰会在厦门举办的同时,也在闽南师范大学开设分会场,展映5部大陆和台湾短片,邀请大陆知名电影导演、两岸短视频主创人员与100多名两岸大学生互动,真正让新媒体走进校园、走进青年学子之中。作为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高峰论坛的协办方之一,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顺兴在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