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声》2017,(9)
<正>4月21日,讲述上世纪50年代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政治受难者人生故事的纪录片《暗夜行路》在台北举行新片发布记者会。上世纪50年代,在内战与国际冷战的背景下,败退台湾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以"反共"名义,发动了一场白色恐怖大整肃,对当时台湾社会氛围和历史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台湾地区戒严时期政治事件处理协会接受台湾人权博物馆委托,组织纪录片拍摄小组,耗费一年半时间,采访、记录了陈明忠、冯守娥、  相似文献   

2.
李勇 《台声》2019,(20)
<正>这是一篇考察陈映真"中国情感""中国立场"的由来与价值的论文。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有趣且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具备了"日据""本省人""入狱""对大陆当代社会发展的批评"这几个背景"要素"的陈映真,能够矢志不渝,终其一生坚定中国情感与中国立场?论文主体部分即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作者发现,"白色恐怖"带来的伤痛、鲁迅作品(尤其是《阿Q正传》)的启蒙、家庭环境的影响等,是陈映真少年时期萌生中国情感的重要原因。在陈映真成年后,这一情感又随着阅读左翼书籍、入狱等种种经历得到巩固与加强。论文随后进一步分析了陈映真的思想构造,  相似文献   

3.
马臻 《台声》2019,(20)
<正>这是一篇被评审委员们从初选淘汰的征文里一致同意捞起来的遗珠。因为它从一个大陆青年读者的视角写出众所周知的"陈映真的寂寞"吧。是的,相对于两岸文学思想界的主流,陈映真是寂寞的。但是,陈映真也不是如同作者所云那般:从走上文学道路的上世纪60年代以迄今日,在两岸都是孤独寂寞的。应该说,在台湾,1989之前,作为思想先驱与青年导师的陈映真,一直是引领风骚的浪头上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诚然,青年作者詹锡奎发表于1977年12月的《再见,黄砖路》率先触及了日趋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引起了各界较大反响,如陈映真特为撰文,以“啊,这种文学,终于产生了”①的惊叹,对其开拓性意义作了充分肯定。但是这类题材小说的大量出现,还是80年代以后的事。仅1983年前后,就有姬小苔的《有情归梦》、杨小云的《明日之旅》、萧飒的《少年阿辛》等长篇。它们是台湾社会问题在文学  相似文献   

5.
陈崇真 《台声》2022,(16):110-111
<正>我越是认识陈映真,越从他身上感到一股强大的能量。他在白色恐怖肃杀氛围中,用小说抒发社会主义理想的抑郁与苦闷;在办《人间》杂志与人间出版社时,批判台湾商品化社会与对底层弱势关怀,启蒙一代青年对台湾社会的发展反思。见识到他一路走来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为两岸和平统一、反帝反殖的民族自决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
温晔 《台声》2019,(20)
<正>这是一篇关于陈映真早期作品中外省人书写的征文,选题较有新意。作者发现,在台湾本省籍作家中,陈映真是为数不多的以外省人为主要书写对象的"异类"。通过对陈映真早期作品中外省人故事的爬梳与分析,作者体会到了陈映真先生对外省人历史际遇的"理解之同情",以及期盼族群和解的良苦用心。文章主题突出、思路  相似文献   

7.
文章讨论陈映真小说《山路》(1983)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通过对女主人公蔡千惠形象的分析,阐释陈映真左翼思想与文学镜像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双生"的生命体验与对市镇知识分子的灵魂洞察,形成了陈映真小说创作的原初构图;基督教的赎罪与牺牲,与左翼思想中对底层劳动者的人道主义同情,构成了蔡千惠形象的崇高之美,而她前后形象的差异与矛盾,源于对知识分子人格的再度模拟。左翼知识分子由"革命的挫折"所造成的精神创伤,无法直接言说,必须加以"性别转化",以女性的形象重新编码,并重构男性历史。  相似文献   

8.
<正>陈映真先生对语言所透露的人生丰富性极为敏感,本文作者藉由他的三个小说人物的言语,即《山路》里以日文书写的蔡千惠及《忠孝公园》里说一口破碎日语的林标和讲着流利日语的马正涛,来揭示出"语言从来不单纯是工具而透明无色,……也蕴含了朝向或是背弃民族魂灵的可能。……还包含了某一语言所可能通达的伦理话语以及历史传统"。这些被日本殖民者剥夺中文母语的失语者,已经无法"透  相似文献   

9.
王莹 《台声》2022,(17):102-105
<正>1982年12月,陈映真在复刊后的《现代文学》第19期第三辑上发表了“华盛顿大楼系列”的最后一篇《万商帝君》。小说设定在1978年12月美国卡特政府承认一个中国、台湾岛内党外运动甚嚣尘上的背景之下。在台湾莫飞穆这个跨国公司的舞台上,陈家齐、刘福金、林德旺3个不同背景、阶层的知识分子的上演了一场与时局命运对抗失败的荒诞剧。现有研究基本围绕小说有关跨国资本对台湾和台湾人异化展开讨论,作为“华盛顿大楼”系列中的最后一篇,它的确一以贯之地坚持了这个主题,但与其他几篇比较起来,《万商帝君》处理的矛盾是:买办知识分子与本土化的纠葛。  相似文献   

10.
刘淇 《台声》2023,(3):103-106
<正>最早接触陈映真是在大学阶段有关港台文学研究的选修课上,那时候的我对陈映真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乡土文学”论战等生平事迹层面,而对他本人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小说深层次的内涵所知甚少。时至今日,当我真正走进陈映真的小说,体悟到他精神世界中坚定的中国立场,我才逐渐体会到这道孤独身影背后所涌动的浓烈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1.
读书     
《八十年代访谈录》 20世纪80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该书作者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引领留学生文学风潮的旅美作家, 书中收录了她与上世纪80年代引领潮流的11位风云人物,包括阿城、崔健、陈丹青、刘索拉等人关于80年代  相似文献   

12.
百世门风     
20世纪80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该书作者是在上世纪80年代引领留学生文学风潮的旅美作家,书中收录了她与上世纪80年代引领潮流的11位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3.
<正>陈映真与鲁迅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但以往的论述比较偏重于从精神气质、政治立场和艺术风格的角度来讨论鲁迅对陈映真的影响,《陈映真早期小说对鲁迅的国民性思考的接受与衍义》一文独辟蹊径,在更具体的"国民性"思考与批判层面,指出陈映真早期小说对鲁迅富有创造性的接受和转化,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台湾视野,不能简单地将两者进行比附,需要注意陈映真所发挥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陈映真与鲁迅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4,(2)
<正>2003年1月11日,台北六张犁"乱葬岗"正式更名为"戒严时期政治受难者纪念公园"。埋藏在荒烟蔓草中一块块墓碑,见证当年多少省内外热血青年,他们的青春与理想因"白色恐怖"在这座岛上扼断。20余年过去了,岛内各政治势力把"转型正义"喊得震天响,但时至今日年轻一代仍分不清"二·二八"与"白色恐怖",更奢望言及这些历史带给我们的思想启示。简言之,"白色恐怖"主要是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自由阵营"以"铁幕"对"共产阵营"的围堵。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白色恐怖"在岛内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5.
《台声》1994,(5)
由台湾民间组织“50年代白色恐怖处理委员会”主办的“绿岛夜曲文艺晚会”,3月14日晚在台北“国立艺术馆”举行.晚会的题旨是:以文艺审美的方式,纪念在1949年至1953年的白色恐怖时期,遭到非法监禁、秘密处决的政治受害者,带领观众走进历史的现场,聆听历史的证言.“50年代白色恐怖处理委员会”表示:目前已查实披露的首批“白色恐怖受害者名单”为1017人,而实际受害者是这个数字的三倍或四倍;这些当年的受害者包括外省人  相似文献   

16.
《梦珂》、《第一炉香》和《小城三月》是同一母题的三篇小说,它们透露出迥然不同的叙述声音,与丁玲、张爱玲、萧红的生命体验形成彼此参照、互见文意的对话结构。  相似文献   

17.
石湾 《传承》2010,(31):56-58
<正>上世纪60年代初,根据小说《红日》改编的同名电影,这部由瞿白音编剧、汤晓丹导演的忠实于原作的战争大片,在"文化大革命"中曾被江青一伙诬为"大毒草"。其一大罪名就是所谓张灵甫宁死不降,形象过于光辉,在国共双方形象大比拼的时候,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为此,在1966年那个不堪回首的冬天,小说作者吴强首当其冲地遭到运动的冲击,被迫靠边劳动、隔离审查、投入监牢长达十年之久。  相似文献   

18.
卢克俭同志的《思辨集》 ,收录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他的有关讲话、文章和论述 10 0多篇 ,全书共 10个部分 ,70多万字 ,涉及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 ,算得上一部宏篇巨著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该书凝聚了克俭同志多年的心血 ,是克俭同志贡献给甘肃人民的精神珍品。《思辨集》中的文稿多数写作于上个世纪 80年代初至 90年代末 ,这 2 0年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变化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从 80年代初开始 ,我国由封闭走向开放 ,由以阶级斗争为纲 ,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由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 ,…  相似文献   

19.
正2月28日,台湾"二二八"起义71周年,其牺牲先烈的遗族家属、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的受难同胞和家属,以及关心"二二八"起义历史事件、"白色恐怖"的朋友们,来到六张犁"白色恐怖"牺牲烈士弃葬墓区,向上世纪50年代为追求国家和平统一、坚持台湾民主自治、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敬悼追思。  相似文献   

20.
《文学四季》1989年第二期(夏之卷)刊登的李宽定的长篇小说《浪漫女神——和一个不安分男人的不安分灵魂》引起了一些大学生的兴趣和争论.北京某大学87级20多位学生就这篇小说举行了一次讨论会.会上,有人认为人物写得挺真实;有人认为人物没有现实基础;有人认为书中的主要人物感人;有人认为书中主要人物不可取;有人认为该书的社会导向不好;有人认为文学作品不必强调社会导向.▲刘建华:我读了《浪漫女神》,开始没觉得它好.这部小说只是一种描述,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虽然生活在大学校园,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要纯洁得多.从小说中看,主要人物安琪缺乏存在的基础,我认为是作者凭空臆造的.象《女大学生宿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