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燕 《台声》2018,(13)
正6月23日下午,第三届京台学者共研会在京开幕,来自两岸的60多名法学专家学者,将以"新时代两岸关系发展和京台交流展望"为主题,围绕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新时代推动中华文化在台湾传承与发展、大陆发展对台湾青年的磁吸效应、京台地方学研究等议题深入交流研讨,总结回顾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丰硕成果和历史经验,展望新时代两岸关系和京台交流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民意代表选举投票结果1月16日晚揭晓,民进党及其候选人在两项选举中胜出。尘埃落定,众声喧哗。有人称,这意味着台湾民众选择支持与大陆对抗的政策路线,不希望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有人忧心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将推动"台独",两岸关系将再度动荡不安;甚至还有人鼓噪民进党获胜意味着大陆近8年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对台政策"遭受挫败";云云。对于台湾"大选"结果,究竟怎  相似文献   

3.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大陆自身的不断强大与对台政策的正确是首要条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议的签署是关键因素;两岸交流、民间往来日益频繁是民意基础与有效途径;"两会"制度化协商的深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两岸关系向着和平发展是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4.
祝志男 《人民论坛》2010,(11):30-31
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大陆自身的不断强大与对台政策的正确是首要条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议的签署是关键因素;两岸交流、民间往来日益频繁是民意基础与有效途径;"两会"制度化协商的深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两岸关系向着和平发展是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6年上台以来,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攻击大陆,恶化两岸关系,严重损害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利益。近来,民进党当局为搏2020"大选",不断煽动对大陆的敌意,变本加厉阻挠两岸正常交流交往,欺骗岛内民众,图谋政党私利。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5,(10)
<正>摘编自5月6日台湾《联合报》对于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团赴大陆参加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批评其提到两岸要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争取"国际空间",会使两岸关系越走越窄。蔡英文似乎忘了,两岸关系之所以越走越窄,民进党才是主要的"贡献者"。蔡英文担心两岸关系"变窄",虽然传达出两岸关系需用心经营和开拓,才会有正向而开阔的发展,但问题在于,民进党在两岸关系上扮演的角色,历来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11)
正5月20日,台湾地区新领导人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在两岸同胞最关切的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采取模糊态度,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一时间,不仅在世界引起舆论哗然,而且更在海峡对岸大陆引发强烈的回应和谴责。大陆官方回应义正言辞、态度坚决,多次强调,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涉及两岸关系根本性质的原则问题,是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40年来的两岸关系发展历程,昭示着两岸关系必然是由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这不仅是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事实所规范,而且是由两岸关系发展未来各方面因素所决定。国家统一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最佳选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一、4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持续不断地提升了综合国力,从而为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自1982年中共十二大以来,历次党代会都把"完成祖国统一"作为三大历史任务之一,而要实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23)
<正>自1978年两岸关系出现结构性改变以来,至今已经历近40个年头。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开放两岸交流。随后大陆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两岸交流成为两岸互动的应有之义以及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和实现国家统一的可欲路径。70年代末80年代初,两岸学者在海外开始初步接触和交流。  相似文献   

10.
台情扫描     
<正>民进党尽显破坏两岸关系的恶形恶状近期,民进党言行并举,广筑"法律"高墙,企图升高两岸敌意对抗,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出恶言,无端污蔑大陆。蔡英文再度召开"国安会",诬指大陆"分化扰乱台湾社会""破坏台海现状"。台"国安局"抛出"同路媒体"说辞,称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充满统战意味,干预新闻自由"。台"警政署"称大陆通过淘宝网可操纵台湾民众投票。台外事部门针对世界卫生大会议题称,"台湾不归中国管辖,中国不能代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1,(5):1
今年是两岸关系承前启后的重要年头,受到各方关注。大陆方面在两岸关系上的主要看法可以用三个"共同"来概括。首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应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5)
<正>面对台湾当局一再地"去中国化","台独"势力气嚣日甚,两岸和平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之际,主导两岸关系的大陆,神定气正,使得两岸和平"未死"。1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对台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强调,2017年两岸关系和台海局势更加复杂严峻,大陆将继续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坚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3)
正1月16日晚,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及民意代表选举投票结果揭晓,民进党及其候选人在两项选举中胜出。尘埃落定,众声喧哗。有人称,这意味着台湾民众选择支持与大陆对抗的政策路线,不希望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有人忧心民进党重新执政后将推动"台独",两岸关系将再度动荡不安;甚至还有人鼓噪民进党获胜意味着大陆近8年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  相似文献   

14.
<正>新华社台北11月25日电台湾《联合报》20日发布两岸关系年度调查显示,台湾民众对于大陆民众的观感首次逆转成为好评居多,49%受访民众对大陆民众印象佳,对大陆政府的好感也是历年最高,40%受访者愿意赴大陆就业,较去年大幅增加9个百分点。岛内各界人士分析认为,中共十九大重申"两岸一家亲",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尊重,愿意率先同台湾民众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在赢取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7)
<正>3月29日上午10时,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在国台办新闻发布厅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马晓光回应了两岸媒体关注的诸多问题。正确认知两岸关系性质才谈得上改善和发展日前,台湾对外交往部门说两岸关系不是"外交关系",而台湾陆委会的负责人也说两岸关系就是两岸关系,两岸协议不是"国际协议"。对此,马晓光回应称,两岸关系的性质是明确的。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国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马晓光强调: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全面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两岸关系》杂志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征文活动,征集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对台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作品。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全面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两岸关系》杂志拟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征文活动,征集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对台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作品。一、征文内容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发生的重大变化,展示新时期对台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两岸关系光明未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全面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和巨大成就,《两岸关系》杂志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征文活动,征集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对台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金奕 《两岸关系》2014,(2):30-32
<正>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去美国"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生的新选项。台生已经成为继台商之后联系两岸的新群体,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大陆学习基本情况台生来大陆就读人数大幅上升。从1985年开始,大陆高等院校开始招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全国人大正式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后,台湾当局反响激烈,恶意攻击、诋毁,将这一旨在维护国家主权、祖国统一的重要法案污蔑成是两岸关系和平与稳定及亚太地区和平与安定的"最大威胁",并与岛内"台独"势力联手举办所谓"百万人大游行",借机煽动民众对大陆的敌对意识、仇视情绪,拉高台海紧张气氛,限制两岸交流,岛内各界对其有意恶化两岸关系,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的行径极为不满,要求缓和两岸关系、加强两岸交流的呼声不断高涨。国民党、亲民党纷纷组团或酝酿组团赴大陆展开"破冰之旅"、"和平之旅",两岸关系的发展呈现出不可阻挡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