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台声》2017,(20)
正摘编9月27日台湾《旺报》台积电日前举行南京厂进机(进设备)典礼,鸿海集团也与江苏南京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大规模投资生产新一代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台商大厂在站稳大陆后,开始与大陆产业产生唇齿相依、融合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4)
<正>1月31日,以"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为主题的第五届《旺报》两岸征文活动在台湾高雄佛光山举行颁奖典礼。大陆作者陈凯翔的《司马库斯的美丽与灵性》、台湾作者张雁雯的《一条围巾下的文化分野》分获大陆组和台湾组首奖。陈宏的《对民主的憧憬与相像》、曾泰元的《三访朱自清背影月台》等14篇征文分获两组别优秀奖和佳作奖。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旺报》社长黄清龙、著  相似文献   

3.
《两岸关系》2010,(4):4-5
<正>3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大陆对台政策以及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民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  相似文献   

4.
鲁洪柯 《台声》2010,(5):34-34
<正> 3月30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各界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王毅对《旺报》的谈话是迄今为止大陆方面对于ECFA问题最详尽的一次说明,谈话有助于化解岛内基层民众对于ECFA的误解和疑虑,有助于两岸加  相似文献   

5.
“认识中国大陆就从《旺报》开始。”——从7月开始,台湾中天电视台等媒体就连续播放《旺报》的广告。作为台湾第一份专门报道大陆新闻的报纸,8月11日,《旺报》正式创刊,吸引了两岸的目光。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14)
<正>摘编自6月28日台湾《旺报》《旺报》科技顾问、专栏作家冯忠鹏发表评论说,20年前,台湾的连续剧和综艺节目,都能在大陆找到大批观众。随着大陆改革开放的脚步,大陆的电视节目有了跳跃式的成长。无论从制作经费、广告收入、节目内容及深度、广度,都有长足的进步。相对的,台湾电视节目受限于市场规模狭小、电视台过多、经  相似文献   

7.
<正>4月17日,由四川省农学会、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台湾《旺报》社、云林县农会主办的第六届川台农业合作论坛在台湾云林县举行。四川副省长尧斯丹,旺旺集团副董事长胡志强、云林县长张丽善出席论坛并致辞。川台农业合作论坛是两地农业交流品牌活动,自2014年开始,每年在四川和台湾轮流举办。凭借农业资源丰富、基础良好、市场巨大、政策优渥等比较优势,四川与台湾在精致农业、现代农业方面开展有效对接,合作领域广泛。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0,(3):13-13
3月30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接受台湾《旺报》专访,就大陆对台政策以及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大陆对台采购等台湾民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旺报》的提问。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5,(23)
<正>11月23日,大陆台商、台湾文化人代表,以及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大陆知名高校的台湾学生代表百余人,在深圳参加"创富人生,赢在大陆——台湾百姓故事汇"活动。活动现场首发了《台湾百姓故事》丛书,这套丛书是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推出的三部曲采访故事的集中呈现,包括《大陆台商财富故事》《台湾文化人在大陆》《台生大陆求学就业记》:台商跨海而来,弄潮改革开放,实现创富人生;台湾文化人肩负着使命和责任,身体力行,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台生求学求知,激扬青春,在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1)
<正>摘编自5月24日台湾《旺报》台湾《旺报》发表台湾文化大学台湾发展与大陆研究所教授庞建国的评论指出,今天的台湾,由于蔡英文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而让两岸陷入僵局,使台湾不能善用大陆的动能,带动经济繁荣,改善民众生活,眼睁睁地看着台湾老百姓继续受苦。窄窄一道海峡之隔的台湾,本来最有机会善用大陆的动能,带动经济繁荣,改善民众生活。无奈,从李登辉执政后期到陈水扁当政再到蔡英文当政,台湾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11)
<正>摘编自5月20日台湾《旺报》最近大陆方面发布《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简称"25号文"),确立各地方政府与企业已签订的优惠政策持续有效,解决了《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简称"62号文")对于台商及外资投资权益的冲击,可谓解了大陆台商的燃眉之急。"25号文"内容虽不多,但已对"62号文"进行大幅调整,包括优惠政策按期限执行、各地方政府与企业已签合约的优惠政策继续有效、已兑现部分不溯及既往、日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13)
<正>摘编自6月19日台湾《旺报》大陆宣布,7月1日起台湾居民可凭有效台胞证来往大陆,无需办理签注。大陆公安部随后表示,今年内将从试点逐步实施卡式电子台胞证。为两岸同胞交往与交流创造更好的条件,显示大陆对台政策说到做到。目前,两岸关系正处于重要节点,大陆此时宣布给予台湾人免签待遇,再次为两岸关系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正能量,不仅使台湾民众前往大陆更加方便,促进两岸经贸与  相似文献   

13.
正5月15日,由旺旺中时媒体集团《旺报》与凤凰网共同主办的第8届两岸征文颁奖典礼在台北举行。《旺报》借"两岸征文"的栏目,以"台湾人看大陆"及"大陆人看台湾"为主题,征集两岸民众的投稿,以民间个人真实经历、切身感受,写下对彼此最直接的认知,令台湾读者得以更了解大陆,也加深了两岸的交流及互动,得到两岸读者热烈响应。此届征文从500篇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13)
<正>摘编自6月24日台湾《旺报》大陆正致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各金融市场"争先恐后"争逐人民币离岸中心,中国银行台北分行行长蔡荣俊6月22日表示,大陆未来几年还会以更快的速度对外开放,参与大陆这场发展的国家和地区也会越来越多,台湾在这方面不能等待。蔡荣俊指出,当各国和地区都在发展的时候,即使台湾自己不参与,外面的发展也不会停,这当中包括大陆的"一带一路"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聚焦港澳台     
《小康》2012,(10):26
正台湾《旺报》解除政治紧箍咒推动大陆资本来台开放大陆资本来台投资已逾3年,历经三波政策开放,但成效始终不明显。台湾"经济部门"投审会公布表示:到年底大陆资本投资总额不会超过1.8亿美元,低于台湾"经济部门"最初设定的2亿美元目标。台湾既然希望大陆资本来台,就应该创造更好的环境,检讨现状可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08,(9):8-8
8月27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欢迎酒会,欢迎前来北京出席台商座谈会的台湾工商界人士和大陆台商代表。王毅主任在欢迎酒会上致辞,以下是致辞全文: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妇联一直都在关注涉及两岸婚姻的女性,在商议"第三届海峡妇女论坛"研讨议题时,就毫不犹豫地把"关注两岸婚姻·关心台商眷属"列为研讨的议题。台湾媒体也十分关注这一议题,但更关心的是,台湾女嫁大陆郎的情况。其时,我们代表团一行还没到台东,台湾的《苹果日报》、《联合报》、《中国时报》等多家媒体就争  相似文献   

18.
聚焦港澳台     
《小康》2015,(1)
<正>旺报台湾《旺报》两岸关系前景"没那么糟"近期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一行再深入台湾基层参访,与民众对话后可以发现,台湾民心拥护两岸和平发展,并不受到朝野政党政治立场或政党轮替之影响,原因何在?首先,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贸易关系要持续发展,台湾要融入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基本上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共识,更是台湾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方向。再从现实国际政治环境来看,改善并强化与大陆的关系,仍然是台湾和国际经济政治接轨的必经途径,企业家前往大陆寻找商机,台湾青年前往大陆进修深造,仍然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趋势。民进党对此即使不同意、不满意,却提不出具体可行的对案,第三,如果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7)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5日闭幕以来,台湾主要媒体高度关注大陆两会。相关报道认为,两会充分展现出大陆进行经济改革的决心和发展信心;在两岸关系方面,既强调坚持一中原则、反对"台独"的决心,也传递对台湾民众的善意和诚心。连日来,台湾媒体《中国时报》《联合报》《联合晚报》《旺报》及各大电视新闻台集中报道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中外记者会、俞正声主席所作的政协常委会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2014,(12):22-22
<正>2011年是陆生在台湾的"元年",742位刚刚跨出中学校门的大陆学生,在17、18岁的青涩年纪,跨越海峡来到台湾求学,转眼首届陆生就要在明年毕业,绝大多数人要离开台湾,回到大陆。他们满怀憧憬而来,经过4年"台湾经验"的浸润,会抱着什么样的"台湾认知"回到大陆?长期而言,他们会是台湾的朋友?敌人?或冷漠的他者?台湾《旺报》10月31日刊发社评文章《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