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台声》2011,(11):112-112
【读者来信】 台声杂志社同志,我是《台声》的老读者了,对台湾问题一直都很关注,《台声》杂志让我对台湾有了更深入地五人识和了解,而新《台声》信息量更大,覆盖面更广,每个栏目都能让我从中受益,期待《台声》有更好的发展,支持《台声》!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5,(19)
<正>要涨姿势,想看就看凡订阅2016年《台声》杂志两本或以上,无门槛直接领取2015年《台声》杂志1本(如无备注则随机发送)。抄实惠,放心价凡订阅2016全年《台声》杂志的新老读者,均可免费领取2015全年《台声》杂志大礼包一份。(内含12本不同期次杂志,如无备注则随机发送)先到先得,百元好礼随刊送凡直接汇款至台声杂志社发行部订阅2016年《台声》杂志的新老读者,均可免费获得杂志套餐一份。(2015年《台声》杂志,不限期次,随机赠送,多订多得)  相似文献   

3.
台声杂志社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您们好!当我们从学校“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看到贵刊给我们赠阅的《台声》杂志时,心情无比激动。在此,向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台声杂志社对我们全体师生、特别是“宏志班”的殷切关怀。自从我们走到一起来,进入“宏志班”学习,我们一直是一群受着社会关爱的孩子。我们热爱生活,我们满怀希望。我们渴望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牢记高尔基的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渴望通过获取知识来改变我们的命运,而《台声》杂志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获取知识的窗口。收到您赠予的《台声》杂志,我们认真…  相似文献   

4.
微主题     
《台声》2014,(11):110-110
时光荏苒。随着社会进入数字时代,《台声》杂志亦适时而变,开始由传统平面媒体向新兴媒体发展。2015年,《台声》杂志将全新改版,台声新媒体亦将随《台声》杂志推陈出新,实现传统平面媒体与新媒体间互动联动。未来,台声新媒体将继续营建好《台声》官方微信、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筹建《台声》网、手机《台声》杂志,  相似文献   

5.
王在希 《台声》2003,(1):4-4
《台声》杂志创刊已经20周年了。这20年,是台海风云变幻的20年,是两岸关系从隔绝到开放的20年,也是《台声》杂志从诞生到慢慢长大的20年。在海峡两岸曲折、反复、发展、前进的20年中,《台声》起到了传递两岸信息、促进两岸交流、沟通两岸思想、推动两岸往来的积极作用。对《台声》20年来取得的不断进步和丰硕成果,我作为《台声》的一个老读者和顾问,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我与《台声》建立比较稳定、密切的联系,是从1990年元月《台声》召开的一个座谈会开始的。当时《台声》的记者向我约稿,我写了一篇《…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     
《台声》2017,(5)
<正>2016年,《台声》杂志实现两岸同步印刷,成为唯一在岛内印刷发行的大陆时政类新闻期刊。2017年《,台声》杂志针对不同读者办刊——大陆版、台湾版。为确实办好台湾版,使更多台湾乡亲通过《台声》了解大陆,我们将派出台湾版记者组带你"大陆走透透"。新年伊始,本刊台湾版记者组的首站来到了位于祖国最东北的黑龙江省。我们从大美黑土地开始,一一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3)
<正>冬春交汇,寒意依旧。台湾会馆,暖意正浓。1月22日,由全国台联主办,国务院台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国记协、中国青年报、北京市台联支持,全国台联文宣部、台声杂志社、中青在线承办的"两岸一家亲《台声》赠乡亲"活动启动暨《台声》半月刊发刊仪式在北京台湾会馆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台联党组书记、台声杂志社社长梁国扬,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新闻局局长、新  相似文献   

8.
明天会更好     
苏民生 《台声》2003,(1):1-1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迈着矫健的步伐,《台声》杂志迎来了20周年生日,受到了海内外乡亲、各界朋友的热情洋溢的祝福。《台声》走过的20年,是祖国大陆迅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的20年,是两岸关系日益密切的20年,也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发生巨大变化的20年。《台声》在春风沐浴下诞生、成长,也在祖国的发展建设和祖国统一进程中融入了自己的一份心血。《台声》20年的辛勤耕耘,有赖于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台声》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大家共同走过这段难忘的历程,在此,我们表示由衷的感…  相似文献   

9.
傅少强 《台声》2003,(1):39-39
《台声》杂志20周岁了,作为它的忠实读者和作者,自然为它的成长壮大感到高兴。我与《台声》的交往十分偶然。记得是1994年,我刚到台办工作,由于工作上的关系,开始尝试写一些新闻报道。那年写了一篇台商投资农业的通讯,想投稿,但那时大陆专业的涉台刊物的确太少。偶然看到一本刊名《台声》的杂志,觉得内容比较吻合,于是寄了去,当时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不料过不多久,一位《台声》的编辑打来电话,说稿子不错,要采用,希望能寄几张照片。从那开始,我和《台声》就有了交往,至今已8年了。这期间有时是我主动寄稿去,有时是…  相似文献   

10.
辽野 《台声》2001,(5):29-29
3月 30日上午,《台声》杂志社召开一年一度的顾问及作者座谈会。全国台联副会长、《台声》杂志社社长苏民生在会上汇报了 2000年《台声》的宣传与发行工作。 国务院台办副主任王在希、台盟中央名誉主席蔡子民、国务院台办新闻局局长张铭清、全国台联副会长陈贵州、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局局长乐美真、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姜殿铭等有关方面领导,老台胞郑坚、周青、陈弘、何标、郭平坦,台湾问题专家学者李家泉、方生、吴嘉桐,台湾事务法律咨询中心主任杨和杰,五洲传媒《中国台湾》网站负责人吴彤、张宸,首批驻台采访的新华社记者范丽青、陈…  相似文献   

11.
魏秀堂 《台声》2003,(1):23-23
我搞了一辈子的新闻,而且绝大多数时间是参与办刊物,其中有4年是在《台声》杂志度过的。这4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我与《台声》的缘分,应当说,最早始于1982年。那年的夏天我去北戴河采访台湾同学会的活动,正好后来当选为全国台联副会长并长时间领导《台声》的郑坚同志也在,我们很快就熟悉了。从他口中得知,计划中全国台联将办一本刊物。不久,全国台联成立了,《台声》杂志问世了,从此我开始经常采访台联的重大活动,自然也有机会经常与《台声》的记者编辑接触,彼此建立了友谊。而且,我当时所在的中国建设(即现在的《今…  相似文献   

12.
编辑手记     
《台声》2003,(7)
收到本期《台声》,您会感到惊奇———《台声》变样了!是的,信息时代,时移事易速度之快,远胜于白驹过隙,以不变应万变必然会落伍,于人,如此;于刊物,更是这样。求新求变,顺应时代发展和变化,是我们理应坚持的办刊理念,姑且称之为“与时俱进”吧!古人说“文以载道”。于《台声》而言,就是用尽可能好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沟通海峡两岸,使文质兼备且“名”副其实。为此,我们将努力追求之。本期“专家访谈”是新辟的栏目,目的是就两岸之间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以专家的视角进行评论,使读者能够更科学地认识两岸关系发展的走向。本期的议题是《陈水扁…  相似文献   

13.
郭平坦 《台声》2003,(1):15-16
《台声》创刊20周年了。我是1985年被选为全国台联专职副会长的。当时《台声》已经由郑坚等同志创办,初具规模。因工作需要,我分别于1985至1986年、1988至1995年兼任《台声》杂志社社长,先后与《台声》共度10年。《台声》是争取台湾民心的重要阵地《台声》是由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的民间团体———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的杂志,以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增强乡亲情谊为目的,发挥两岸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当时有“台湾人办给台湾人看”的意见。但我觉得和平统一是全国人民的大事,应动员一切力量,建立一…  相似文献   

14.
陈弘 《台声》2003,(1):18-18
光阴似箭,《台声》杂志已创刊20周年了,我表示衷心祝贺!20年来,神州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台声》杂志也取得了显著进步,越办越有特色,愈受海内外读者喜爱,已办成沟通海峡两岸、有声望的民间刊物。20年来,《台声》逐步做到了内容丰富,栏目多彩,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版面活泼。我是《台声》创刊以来的忠实读者,目睹了《台声》的发展过程,为它所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20年来,我从《台声》得到了不少教益。它刊登了大量有关台湾的文章、报道和评论。故乡的秀丽风光,感人的人物和事迹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台湾同胞。《…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2,(5)
4月8日,《台声》杂志召开一年一度的顾问座谈会。社长苏民生在会上汇报了2001年《台声》的宣传和发行工作。蔡子民、郭平坦、周青、何标、陈弘、江浓、李家泉、吴嘉桐等顾问对一年来《台声》的工作给予肯定,对如何改进刊物的内容、形式和发行提出了建议。全国台联各部室负责人也参加了座谈会。(本刊)《台声》召开顾问座谈会  相似文献   

16.
梁因 《台声》2003,(1):19-20
回想《台声》走过的20年留下的痕迹,有不少值得思考的问题。每当想起这段经历,便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20世纪80年代初期,《台声》是大陆唯一面向台湾同胞的刊物,深受各方的重视和支持。首先对刊物寄希望的是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他们期望《台声》能够成为一本高质量的对台刊物,既能够让台湾同胞听到大陆的声音,也能够反映台湾的民情。所以领导小组着力要帮助我们把刊物办好。廖承志同志就明确地说:“《台声》不只是台联会办的,领导小组要讨论。”从筹备到出刊,领导小组的同志为我们操了许多心。当时,我们缺乏办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杨谊兴 《台声》2013,(7):106-107
几年来,随着两岸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新时期,两岸各领域、各界别、各行业的民众都在积极扩大交往、增进理解、加强合作。其中,《台声》杂志协作理事会成员们亦国出尽力,在各自岗位上做着自己的努力。为及时宣传报道和服务好《台声》。杂志协作理事会成员,从本期起,本刊将开辟新拦目《理事频道》。由《台声》杂志协作理事会和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共同主办。望各理事单位及时提供有关两岸交流合作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阎昆 《台声》2002,(4):35-36
2000年,我们请各地台联推荐一些联系密切的台商,希望通过寄赠《台声》,扩大这份杂志在台商中的影响。此举得到了各地台联的积极响应,纷纷寄来名单。福建省台联也推荐了20个台资企业,其中名列第一的就是“新代”。去年11月,我收到新代公司总经理蔡伯兼的来信,信中,蔡总对我社赠阅《台声》感谢之余,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同时也表示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经过一番联系,年初,在福建省台联陈处长的陪同下,我走进了位于福州市仓山区盖山北园村的福建新代实业有限公司的大门。与采访其他台资企业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吴彤 《台声》2003,(1):34-35
《台声》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当我手捧着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杂志时,与别人相比更有一种不同的感受。在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台湾网站大规模改版后重新开通了,像是披一身朝霞的孩子,面对着精彩的世界。而《台声》杂志此时已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青年”了。就是在这个时候,《台声》与中国台湾网的手握在了一起———是《台声》的领导们作出了富有远见的决策: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结合,共同携手发展,让《台声》插上网络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台声》与中国台湾网进行合作,作为中国台湾网来讲感到由衷高兴。因为…  相似文献   

20.
刘建光  曹兴起 《台声》2005,(3):F003-F003
尊敬的台声杂志社领 导: 在全国期刊协会的组织 下,在贵刊的大力支持和 帮助下,我们国旗班护卫 队《百家期刊阅览室》已 走过了七个春秋。几年 来,我们在努力干好工作 的同时,也不断加强学习 积极充电的过程中,通过 阅读《台声》使我们从优 美的文字里吸取了宝贵的精 神食粮,从而开阔了官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