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台声》2017,(23)
<正>1987年,在台湾外省老兵返乡运动的冲击下,台湾当局不得不正式开放大陆探亲。随着老兵回大陆探亲的实现,两岸民间交流的大门逐渐被一点点推开,两岸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规模日益壮大。在这30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两岸民间交流的恢复与发展不仅解决了台湾外省老兵回大陆探亲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了强大动  相似文献   

2.
解放前夕,许多被迫抽壮丁或抓壮丁的国民党兵去了台湾,这些老兵日夜都想回大陆探亲,于是就有许多老兵回家探亲的感人故事。可是他们年事已高,有的平安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有的只能在梦里回到故乡探亲;有的回乡前意外离世,只能魂归故里。本文讲述的就是一个台湾老兵回乡前意外离世的真实故事。为了保护当事人的有关权益,文中皆为化名。  相似文献   

3.
<正>"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名篇《乡愁》生动刻画出了两岸隔绝状态下,跟随蒋介石败退到台湾的百万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其眷属压抑心底的思乡情怀。从1986年底开始,国民党去台老兵发起持续数月的请愿活动,迫使台湾当局考虑调整有关政策,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198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987年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来到大陆,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了。30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回眸这段沧桑  相似文献   

4.
肖军 《台声》2011,(8):21-24
20多年前,一批台湾老兵奋力“撞”开了隔绝已久的两岸交流大门,回大陆返乡探亲途中留下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今天,代表未来和希望的青少年成为两岸交流的一支生力军,他们的真心投入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相似文献   

5.
《春秋》1997,(1)
我父亲华朝清,是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由济南机场经郑州随国民党部队到台湾去的。赴台前后,他在部队开车,有一手好本领。在50年代,蒋介石视察金门岛时,曾为蒋当过一个星期的临时司机。后来由部队退役,因当时回家无望,他便埋头苦干,创建了一个运输公司,并在台成家立业,现有老伴,一子二女和一个小孙子。自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我父亲先后回大陆探亲8次。最近一次回来,他谈了一些对祖国大陆、海峡两岸有关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加强对台宣传新华区委对台办徐朝凤自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以来,全国回大陆探亲、旅游和从事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活动的台湾同胞已有500万人次。仅我们新华区就有200人次。接待中,我们发现,由于台湾当局的欺骗宣传。一部分台胞对大陆仍存...  相似文献   

7.
从1996年第一次赴台探亲到后来的多次赴台,作者曹浩的几次赴台经历,见证了大陆与台湾交流30年来,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让我们一起来听他的故事,一个两岸同胞一家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4)
<正>2月8日上午,春节刚过,国台办举办了年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安峰山主持本次发布会,介绍了中央2017年对台工作会议,以及大陆旅游团在台遭遇车祸的相关情况,并就台湾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的30周年、蔡英文在春节期间发表的两岸言论等表达了看法。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发展创造更好条件1月20日,中共中央召开了2017年对台工作会议,两岸媒体高度关注。应记者提问,安峰山首先介绍了此次  相似文献   

9.
廖信国先生: 来信收悉。您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虽然现在每年都有很多的大陆居民赴台探亲,但确有许多尚未去过台湾的大陆居民搞不清自己是否可以赴台探亲,以及怎样办理赴台探亲手续。怎样才能知道自己能否赴台探亲呢? 首先,要搞清您是否属于台湾当局  相似文献   

10.
刘晓华 《台声》2014,(4):72-73
<正>周纯娟女士身上的鲜明印记,是循正式途径回大陆探亲的台胞第一人。时光回溯到1987年。这一年,台当局顺应民意,开放岛内民众回大陆探亲,其时两岸隔绝已近40年。机缘巧合,江苏常州籍台胞周纯娟女士成为循正式途径回大陆探亲第一人,得以闻名两岸。如今已84岁的周纯娟,仍是一个精致美丽的女人,步履轻捷,十分健谈。她在台湾生活了60多年,早已把台湾视作第二故乡,也已习惯了亚热带的气候。自从当年回大陆探亲,20多年来她成为"候鸟",每年金秋10月回到家乡常州与父老乡亲共叙天伦。这个时候,她只是"回娘家"的普通女子,特殊历史事件在她身上烙下"第一人"的印记,还有那近40多年分离带来的家国之痛,终在亲情乡音里淡去。  相似文献   

11.
日前,笔者采访了台湾中国和平统一研究会监事会主席华松年先生.华先生是安徽桐城人,身材魁伟,脸庞清秀,性格开朗,谈锋颇健.乍看上去不过六十左右,实际上他已是八十四岁高龄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初,他去台湾后,即始终参与台湾经济工作.1959年赴欧美各国研究考察粮食经济问题.回台后即向当局提出发展经济六点建议,均获采纳实行,另著有《台湾粮政史》、《台湾海峡两岸之粮政》、《台湾经济奇绩探源》等专著多种.80年代中期,华先生退休后,不辞辛劳,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奔走呼号,先后回大陆探亲达六、七次之多.1986年,饱尝骨肉分离之苦的华先生首次回大陆探亲返台后,即建议蒋经国先生开放民众探亲.为促使海峡两岸同胞多所接触,沟通观念,增进共识,华先生还先后创办了“中华人际关系”等学会,被公推为“中国  相似文献   

12.
邰言 《台声》2008,(5):24-26
徐兆麟老人自1988年至1995年连任全国台联三,四届专职副会长,分管文宣、台胞部、办公厅工作,团结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胞一道,为开拓和推动两岸交流尽心尽力。尤其是他历尽艰辛,带头促成了大陆台籍老兵实现了返乡探亲的愿望。笔者近期作了些田野式研究,请健在的老人口述历史,以作珍贵历史资料保留。就这样,笔者在一个寒冬之日,在原全国台联副会长徐兆麟的家里,听他娓娓谈起联系台湾乡亲、促进两岸交流以及帮助大陆台籍老兵返多探亲等对台工作往事。  相似文献   

13.
文化润往来     
1988年1月13日,刚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的蒋经国先生在台北病逝。第二天,当时才30岁出头的杨祖瑶记着友人“出大事,要小心”的提醒,带着首个有“合法”手续的老兵探亲团返乡了。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演进,直接或间接引起多次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人员流动。 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迫于岛内舆论和民心压力,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随后,台胞到大陆探亲、旅游、经商、求学渐次热络,从而形成了老兵回家、青年创业、返乡投资等一波又一波“大陆热”台湾老兵:“想回家,永远都不会是错的!  相似文献   

15.
李兴魁 《台声》2010,(7):58-59
4月24日至5月1日,以湖南省台联副会长赖世伟为团长的台籍同胞14人赴台,进行了为期8天的探亲祭祖、游览观光之旅。这是湖南省台联成立28年来第一次组织省内台籍同胞赴台探亲祭祖。  相似文献   

16.
<正>《原乡》以两岸关系为题材,反映了20多年前去台老兵思念家乡亲人,冲破重重阻挠返乡探亲的动人故事,是一部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沟通了解、密切感情联系的艺术佳作。——张志军老兵不是一个孤独的群体,他们一头牵着大陆,一头连着台湾。这个群体已经成为台湾人的一部分,然而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心中有一个清晰的信念: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永远是一家人,国  相似文献   

17.
邰言 《黄埔》2013,(4):78-81
吕正操携信赴纽约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偕夫人赵一荻赴美国探亲。其时吕正操正在北京301医院住院。3月11日晚,张闾蘅和杨虎城将军之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到医院看吕,告知张学良夫妇赴美探亲的消息。吕考虑他们刚刚离台,情况还不清楚,表示等等再说。3月2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姚广代表党和政府正式宣布:张学良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数十年来,我们对他是十分关心的。现在,他和夫人到了美国,从有关报道上得知他身体健朗,我们对此感到高兴。如果他本人愿意回大陆看一看,我们当然非常欢迎。我们尊重他本人的意愿。  相似文献   

18.
赵静 《两岸关系》2012,(11):64-65
今年重阳节,一则大陆记者在台北街头采访一位百岁台湾老兵的新闻,在两岸间刮起了一阵不小的"超级寻人潮"。老人一句"最遗憾的是没有回大陆",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落寞?他还能回到大陆故乡吗?台湾还有多少这样的故事?它们为何会如此深  相似文献   

19.
寻家记     
一年前,开放探亲时,我又喜又悲。喜的是:离乡背井几十载,终于可以回家乡了。悲的是:我离家时只有十几岁,又目不识丁,弄不清家在何处。眼看着和我一起住在台北县汐止镇的老兵,一个个排队办理回乡签证,我气得一个人躲在房子里,跺脚捶胸地痛哭,茶不思饭不想,竟大病了一场。一年多过去了,我的许多同伴陆陆续续回大陆探亲,又高高兴兴地返回了台湾。同伴对我说:「你尽管回大陆去,家乡每个县都设有台湾同胞接待处。那里的官员和和气气的,热心为我们服务。请他们帮忙,你的家一定能寻得到。」于是,我鼓起勇气踏上了归途。三月三日,我到达了广州,再往哪儿走呢?我回忆离家时的情景:那是一九四四年,为了谋生,母亲将我讬给一个在国民党部队当小官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7,(22)
<正>摘编11月2日自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30年前,蒋经国宣布开放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是两岸关系断而后续的历史性里程碑,骨肉团圆,感天动地。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上周特在上海举办座谈会,大陆和台湾都有许多人参加。就在这时候,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搭专机访问南太平洋,活动名称为"寻亲之旅"。蔡英文寻的是什么"亲"?民进党解释是台湾少数民族中有一脉源自"南岛语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