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台湾“蛋荒”困扰民生近期,“缺蛋”再次成为岛内热搜词。2022年底以来,受低温、禽流感等影响,台湾鸡蛋出现供应不足现象,据“农委会”统计,每天缺口为50万到80万颗。鸡蛋批发价涨至每台斤(600克)55元新台币,创历史新高,对民众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多家超商实行限购措施,一些食品业者被迫改用其他食材替代鸡蛋;特别是鸭蛋替代鸡蛋数量过多,价格也随之上涨。甚至台军也不得不配合减少鸡蛋食用量而以豆奶替代。对此,“农委会”拿不出解决办法,反而宣称,除鸡蛋外,还有很多蛋白质来源的食材,“欢迎消费者多选购替代食材”。“农委会”还紧急从澳大利亚进口500万颗鸡蛋,并动用特别预算,提升养鸡场设备等级,以应对寒流或天热的挑战,但此举并未能解决“蛋荒”。“行政院长”陈建仁表示,预计3月可解决相关问题,但业者普遍认为缺蛋情形恐在四五月才能趋缓。台湾大学农业经济学系教授雷立芬认为,缺蛋问题此前也有发生,今年再现是“农委会”预测供需失准。在野党批评,陈领导的是缺蛋、缺水、缺药的“三缺内阁”。针对“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走访的卖场货架摆满鸡蛋,资深媒体人赵少康讽刺:“郑真的比母鸡还厉害!”  相似文献   

2.
《小康》2020,(4)
正春节期间的"家政荒"只是家政服务市场需求缺口的集中体现。如何填补家政服务缺口,解决行业痛点,不仅是社会关注,更是民生关切。每到春节前,各地特别是很多大城市都会出现月嫂、保姆、小时工等家政服务人员短缺的情况,"家政荒"不仅影响着很多人的生活,也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现象。数据显示,尽管我国家政服务业从  相似文献   

3.
暗号 《中国减灾》2012,(2X):13-14
<正>"假鸡蛋"新闻在近几年可谓层出不穷,但令人疑惑的是,纵观这些报道,总是没法给假鸡蛋勾勒出一个清晰统一的轮廓。这些事例中,鸡蛋有变成橡胶状的;有可以冻成冰的;有怎么煮都不能成形的;有打开就发现蛋黄蛋清混在一起的;类似地,还有花纹一洗就掉的鹌鹑蛋……大家都怀疑自己买到的这种非正常蛋就是假鸡蛋。那这些与真鸡蛋差别甚远的异常蛋又是怎么回事呢?别说,它们还真的有可能是母鸡亲自生出来的。采用的饲料和养殖管理方式不同,产下的鸡蛋就会有所差异,比如饲料钙质不足会引起薄壳蛋、软壳蛋;因受惊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大》2011,(9):26-27
“民工荒”到底荒不荒?广东的官员称该省民工不荒,而浙江与天津的则表示用工确实荒。荒与不荒众说纷纭。全国人大代表、富润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赵林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以来,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工荒”愈演愈烈,成为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日前,临邑县临邑镇张家村养殖大户张法亮利用互联网,为自己饲养的7000只蛋鸡产下的鸡蛋找到了"主家","在网上销售农产品既方便又快捷,而且成本还低,真是太好了!"。在该镇,上网查信息、键盘敲市场,已成为农民获取信息和开展业务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2012年春节以来,不少企业再次陷入了用工的恐慌之中。今年的"用工荒"来得更早,情况也更为复杂。随着结构性招工的短缺,"用工荒"问题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蔓延至全国。纵观国内就业市场,一边是用工荒,另一边却是就业难;一边是转型带来"阵痛",另一边却是拐点带来的机遇。劳动力真是这样供不应求?用昔日过剩的劳动力又到哪里去了呢?用工究竟"荒"什么?"用工荒"的原因剖析首先,随着全国各省县市"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立足区位优势,狠抓落实,积极开展各类项目洽谈工作,不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各地区落户企业越来越多,进一步加快工业化步伐,繁荣地方经济,而县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6,(2)
正恐归族是对那些在外地工作、不愿意回家过春节的人的概称。在常人眼里,甚至在自己的父母亲人眼里,"恐归族"有那么一点冷血,甚至还容易和不孝牵连在一起,但对"恐归族"来说,却有很多辛酸的原因。春节临近,春运抢票也进入"白热化"。又逢一年春节团聚,一些人苦恼于返乡途中的"一票难求",但也有一些人却因担心节日烦恼,对春节团圆百感交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春节就意味着团聚,但是近年来,有个新名词几乎每逢春节都会被舆论关注,这就是"恐归族"。近乡情怯,对于漂泊在外的他们,为何"恐惧"回家?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17)
<正>摘编自8月25日台湾《中央日报》台湾《中华日报》8月25日社论指出,台湾毒鸡蛋食品安全案越滚越大,至昨天为止,验出毒蛋的养鸡场已由彰化县、南投县,扩大到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不合格件数也由5件增加到15件。再度凸显蔡当局的"食安五环"完全破功,老百姓每天都要冒着风险进食。而蔡当局的食安支票一再跳票,更让升斗小民无法信任!含芬普尼的毒鸡蛋从荷兰、比利时到韩国、香港,  相似文献   

9.
不久之前,一位在报社就职的记者朋友煞有介事地问了我一句:"今天,你‘荒’了吗?"虽然问这话的时候他还着重强调了"荒"这个字,可由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我忙回答道:"还好啊。"朋友笑了笑,"我说的是‘饥荒’的‘荒’,不是‘慌乱’的‘慌’,这下你明白过来了吧?"听罢朋友的解释,我便点了点头"我们报社打算在下一段时间做一个关于‘荒’的专题,有什么好的材料,就提供我们一下吧。你们搞就业跟保障的,应该有蛮多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农村,虐待老人现象已成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在茶余饭后,人们常常谈论着一桩桩件逆儿的许逆事,谈论着一件件虐老弃老怪现象。话团之一:婆媳不和,只为一只鸡蛋。这本是个风平浪静的家庭,全家5口,老俩口、小俩口和一个小孩。老俩口年纪仅涉"知天命",小俩口还不到"而立之年",小日子过得还比较富裕。父子俩成年外出搞副业,并都有技术特长,一年弄个万儿八千很平常。家中的婆媳也颇本分,春种秋收,辛勤劳作,相互之间还较出合。谁知,一次婆婆走娘家回来收鸡蛋时发现鸡窝里没有了鸡蛋,于是问媳妇:"你见没见鸡窝里的鸡蛋?"…  相似文献   

11.
春节,在民间也称"年关".为什么将春节称着"年关",笔者不想去考究,只是感到这"年关"的说法,对领导干部来讲很贴切. 去年春节,就听一位在县里的同志讲,他们县里有几位领导同志家都不在本县,却坚持留在本县过年.所以如此,并不是工作离不开,而是因为舍不得离开.  相似文献   

12.
买蛋的学问鸡蛋本身的营养价值很高,买鸡蛋看似容易,其中的学问却不少:第一,如果鸡蛋按数量计钱,而大小都差不多时,选圆蛋会比选长蛋划算,因为圆蛋一般都较重。第二,由于鸡蛋的蛋黄大小相差不多,因此当你需要蛋  相似文献   

13.
正"反向春运"让人们对于过年的方式有了新的定义,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时下人们春节出行的新风尚,不仅是有意避开"民工潮""学生潮"的灵活变通,也是当下人们对于过年习俗的一种新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预示着岁月更迭,辞旧迎新。春节团聚的习俗在中国的家庭中传承了上千年,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即道出了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正> 请相信,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一个打气的眼神,足以改变别人的一生。小时候,每天清早母亲给刚放出笼的鸡丢一把谷物后,就用光蛋壳组装成一个真鸡蛋的样子放进空空的鸡窝里。母亲说,这叫“引蛋”,母鸡只有受到“引蛋”的激发才肯下蛋。我当时甚感惊奇,觉得  相似文献   

15.
煮熟的鸡蛋还能"返生",并能孵化出小鸡?近日,一篇名为《熟鸡蛋变成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实验报告》的论文,引发网络"炸屏". 熟蛋返生并孵出小鸡,之所以遭受网友"群殴",就在于它颠覆了最基本的常识,反智反科学色彩过浓,以至于震碎了人们的三观.按此谬论出发,人死可以复生,煮熟的鸭子会飞.有学者称,"在科研领域,正常大气压下,生鸡蛋100℃煮沸20分钟后,没有一个细胞一个蛋白还能保持活性,难道死去的细胞还能再活过来?"针对涉事学校工作人员称"鸡蛋返生未来要在中科院授牌"一事,中科院官方微博回应:"呵."可见,这枚"谎蛋"极其荒诞,不值一驳.  相似文献   

16.
正据考证,周代出现了现代春节的雏形,古代"春运"也应运而生。然而,受自然、政策,特别是封建时代"父母在不远游"等礼俗因素的限制,古时候人口流动的数量并不大,距离也不太远。与今天不同,古代春运的主体并非"外出务工人员",而是公务人士和商人。由于路途遥远、交通条件所限,古人春节也面临"回家难"。隋代诗人薛道衡的《人日思归》有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是河东汾阴  相似文献   

17.
胡柯 《小康》2015,(2):27-29
出境游,线上线下融合的商业模式正在到来。除了八卦天气和服饰,最近身边的朋友圈开始八卦起长假将至,应该去哪"洗肺"?洗肺,是中国雾霾天增多之后,人们开始提及的一个新词汇,可是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新词居然成了2015年春节游主打的主题。所以,"出境过羊年"在离中国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火得不能再火,甚至连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们,也在计划着赶着夕阳红,走出国门去"火"一把。所以,当我们打开电脑,输入"春节  相似文献   

18.
正他们将生命托付给了大海,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海的律动,他们每个人的心房中注入了海的灵魂。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疍民"。他们漂若浮萍,又似浮于饱和盐液上的鸡蛋,因此被称为"蛋民"。由于能吃苦耐劳,具有与风浪搏斗的无畏精神,他们不甘愿做一条小懒虫,希望自己像海面上升起的太阳熠熠生辉,所以"蛋"字中的"虫"换成了"旦",也就有了  相似文献   

19.
陈典 《理论月刊》2005,(10):65-69
明末清初,四川地荒丁亡的情况十分突出.清初顺治年间至乾隆年间,清廷在政策上对移民入川进行鼓励,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历史现象.清廷对移民入川的政策导向,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政策效应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近一段时间以来,"澳门模式"一词被两岸屡屡提起,备受各界关注。"澳门模式"是从2005年春节包机协商衍生出来的。所谓2005年春节包机协商,是指就2005年春节包机两岸官员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