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讨论陈映真小说《山路》(1983)的女性人物形象塑造,通过对女主人公蔡千惠形象的分析,阐释陈映真左翼思想与文学镜像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双生"的生命体验与对市镇知识分子的灵魂洞察,形成了陈映真小说创作的原初构图;基督教的赎罪与牺牲,与左翼思想中对底层劳动者的人道主义同情,构成了蔡千惠形象的崇高之美,而她前后形象的差异与矛盾,源于对知识分子人格的再度模拟。左翼知识分子由"革命的挫折"所造成的精神创伤,无法直接言说,必须加以"性别转化",以女性的形象重新编码,并重构男性历史。  相似文献   

2.
韩国从1910年彻底沦为日本殖民地直至1945年光复,知识分子不断纠葛于传统与开化、殖民统治与民族主义、个人和社会共同体等矛盾中.在历史和时代的制约下,他们逐渐与社会产生了疏离和隔阂,成为了失去身份或者身份不明的“他者”.本文以日本对韩国的殖民统治为时代背景,分析李孝石、俞镇午、蔡万植、李无影等韩国同伴者作家的小说,通过解构文本中的他者形象,揭示同伴者作家在殖民与被殖民、帝国主义扩张与社会主义意识觉醒下的困惑与迷惘,探究作家对“他者”立场和看法,探究“他者”和“自我”、“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映真的文学创作不仅归属于欧洲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特别是俄国的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传统,而且属于中国二三十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优秀现代文学传统。但作为50年代末以来从事创作的一代台湾作家,他与上述作家、作品有很明显的不同,因为他在接受上述传统的薰陶时,还亲身感受着战后40余年间世界与台湾社会、文化与文学思潮的风云激荡,有着属于这一代人特有的精神风貌。陈映真作品中的唐倩与契诃夫笔下的奥莲卡,尽管这两个文学典型的塑造体现着他们关于女性某些共相的理解,但毕竟同中有异,前者的俄罗斯风格是纯粹女人味,后者的台湾风格则明显带着战后一代的病态、苦闷,空虚和无根的悲苦。虽然陈映真创造了象唐倩那样在其前辈作家的作品中确实罕见的文学典型,但若把他的  相似文献   

4.
二、与同辈作家比较所谓“同辈”作家,有两个含义:一是从年龄上看彼此相仿佛的作家,例如陈映真之于白先勇等;二是在同一时期写作,从不同的侧面共同表现着时代问题的作家,例如1949年以后从大陆去台的作家。如果说日据时期的台湾的苦难,在小说中表现为异族奴役下物质生活的贫困匮乏(如赖和笔下的秦得参等)和精神生活的极度苦闷(如龙英琮笔下的陈有三等),于是绝望,颓唐,讽刺,反抗,……成为小说常见的基调,那么,光复以后,国民党的统治取代了日本殖民当局的地位,日本人从台湾的前台上消失了。不幸的是,祖国统一的局面并未形成,对于曾热切盼望回归祖国的台湾平民知识分子而言,一场“二·二八”事件带来了  相似文献   

5.
闻飏 《创造》2014,(1):82-83
正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日本最值得留连的可能是那些绮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印象了。三年前暑期的一天,我搭乘韩国的夜航班从济州飞往东京。飞机在漆黑的天幕中飞行,大多数人都在靠椅上昏昏欲睡,忽然听到有人轻声招呼同伴看窗外。靠近舷窗的我也伸头往外一看,呵,下面是一片灯光的海洋,原来已经飞临东京的上空。那些灯光看上去很密集、璀璨、壮观,电力强盛。随着飞机的逐渐下降,灯光里的城市轮廓愈发清晰起来,没有多久就降落在东京的成田国际机场。算来从韩国那边过来也就两个多小时,从中国飞来也不会远,当然日本飞过去也一样。不像古代日本那些来华学艺的"遣唐使"们,要在汹涌的大海上漂泊一个多月才能抵达唐朝的长安。还有中国伟大的鉴真和尚,他不畏大海  相似文献   

6.
寻根小说是新时期文学中重要的文学与文化现象,在这一思潮中有大量民间习俗的潜伏。本文以扎西达娃、余华,苏童等典型性文本为例,来铺展寻根小说中的民俗特色,揭开寻根小说的信仰习俗、巫傩习俗,鬼异文化等民俗学植被,肯定其在物质化时代对精神厚度和人文底色的守望。  相似文献   

7.
李勇 《台声》2019,(20)
<正>这是一篇考察陈映真"中国情感""中国立场"的由来与价值的论文。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有趣且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具备了"日据""本省人""入狱""对大陆当代社会发展的批评"这几个背景"要素"的陈映真,能够矢志不渝,终其一生坚定中国情感与中国立场?论文主体部分即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作者发现,"白色恐怖"带来的伤痛、鲁迅作品(尤其是《阿Q正传》)的启蒙、家庭环境的影响等,是陈映真少年时期萌生中国情感的重要原因。在陈映真成年后,这一情感又随着阅读左翼书籍、入狱等种种经历得到巩固与加强。论文随后进一步分析了陈映真的思想构造,  相似文献   

8.
<正>陈映真与鲁迅的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但以往的论述比较偏重于从精神气质、政治立场和艺术风格的角度来讨论鲁迅对陈映真的影响,《陈映真早期小说对鲁迅的国民性思考的接受与衍义》一文独辟蹊径,在更具体的"国民性"思考与批判层面,指出陈映真早期小说对鲁迅富有创造性的接受和转化,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台湾视野,不能简单地将两者进行比附,需要注意陈映真所发挥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陈映真与鲁迅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日文写作在殖民地台湾新文学发展中文化想象的变异.在中文写作的对照下,日文写作经历了文学主角由悲苦的民众转变为内心焦虑的知识分子、传统从被批判的对象过渡到民族的身份标记而被肯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被迫隐退、日本想象转向复杂的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表述等变化;民族自我想象有时会通过日本想象得以实现,知识分子的精神痛苦也随着殖民社会的演进呈现不同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殖民地台湾新文学中文作家的文化想象形态为分析对象,探讨中文文本对特定文化对象的认知状况和认知态度,从中文写作的“日本想象”和“台湾想象”入手,考察想象重心的转移和想象形态的变化。“日本想象”从单一组织直接民族冲突的方式逐渐过渡到对殖民社会制度的质疑;“台湾想象”在悲苦民众形象之上增添了对民族性格和知识分子处境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张炜是一位充满浪漫主义气质的作家,为了表达他内心的企盼和希望,他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社会,和谐是构成其理想世界的内核和生命特质。因此,在他的诗意世界中,自然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在这里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处于某种相对的平衡、稳定、和谐中。在构建这个理想世界时,张炜是以女性为介质的审美倾向,从而表现了恋阴性情结的和谐观。  相似文献   

12.
从文体看 ,鲁迅只写短篇小说 ;从小说叙事形式和技巧看 ,鲁迅使用了大量的“曲笔” ,而且有意安排各种“中介叙述人”。表面上 ,这只是小说的叙事策略 ,深入剖析 ,则是鲁迅个体伦理内在紧张、矛盾的体现和调解方式  相似文献   

13.
济公出现在文学中,最早不是小说而是有关传记。明代中期出现了有关济公的话本《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主要记录济公的言行,作为说书艺人讲说的底本。小说家在此基础上,不断增补润色,清初撰成《新镌济颠大师醉菩提全传》小说文本。清末郭小亭《评演济公传》(即《济公全传》)为济公故事集大成之作,此后的诸多续书则情节雷同、结构松散。  相似文献   

14.
15.
尽管小说与散文都有各自的文体规定性,但在鲁迅小说中存在非常明显的由小说文体向散文文体进行"越界"的现象,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散文精神。向散文越界于鲁迅来说是一种非常"自觉"的行为,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从西方小说那里得到启发,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身上深厚的中国古典散文积累。具体来说,鲁迅小说在"情真"、"意丰"、"言杂"三个方面表现出向散文回归与交融的趋势,它们带来了鲁迅小说突出的抒情性、复调性和丰富性等特征。其结果,就是产生了现代新型短篇小说——散文化小说。  相似文献   

16.
"文本"产生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承载着某时代社会情境下人们的历史记忆,并因社会结构而遵照某种规范来记录而形成文类(文本结构)。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皆田野。任何能被观察、解读的社会文化表征都是文本,我们能透过这些文本表相来分析情境本相。滇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元的民族交流与融合,产生非常特殊且多元的历史记忆。借助以往羌、藏族地区田野经验,在解读滇西文本时,呈现各种历史心性下的历史叙述,分析相关的历史社会情境,以及个人在其间的情感、意图与作为,即可提出一种反思性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7.
吴鹍  栾泰松 《前沿》2011,(4):174-177
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白先勇对叙事时间有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认知:通过"今昔对比"来呈现出历史的沧桑与人世的无常;而随着创作实践的深入,空间叙事作为一种叙事技巧也逐渐成为白先勇自觉的艺术追求。在作品中,他将个体置身于游动的空间之中,让其在空间的转换中饱尝贫困与窘迫的滋味,从中表现纷繁复杂的人物命运。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凌叔华是一位创作数量不多,却明智地依凭自己的阅历、特长进行创作的小说家。她的小说明显具有中国画的特质,因此,这种小说创作特点与中国传统美术创作技法的渊源和联系对于更深一层地把握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精髓是必要且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刘少东 《人民论坛》2013,(18):240-242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由于历史风土、社会条件和文化宗教的不同,使得不同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国民性格、民族精神以及独特的文明形态。就日本民族而言,其性格、精神的形成同样也离不开其特有的历史风土等诸多因素。如果我们沿着历史和现实的民族性运行轨迹溯源追寻,就会发现日本这一民族的凝聚力建成的使然。  相似文献   

20.
当代著名作家刘庆邦是一位自我体验型作家,童年的成长经历直接影响他的小说题材的选择和风格的构建。亲情缺失是刘庆邦小说文本中一种典型的情感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父爱缺失和母爱缺失。因此,只有深入分析这种亲情缺失中父性母性的萌发、亲情缺失少儿的成长困境等,并进而探讨亲情缺失对少儿成长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才能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刘庆邦亲情缺失书写的创作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