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提出对高校法学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要求,合作教育的开展对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路径,合作教育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提供指导,为卓越法律人才课程体系的设置提供方向,为卓越法律人才的教学团队提供新鲜血液,为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基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合作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各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启动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涉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的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等综合改革。因此,边疆民族院校更应准确把握改革的动因和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要,弄清在法律人才培养上的问题和优势,走出传统法学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普遍面临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办学定位的犹疑累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的需要,课程体系僵化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实践教学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亟待推动培养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一是高校和实务部门联合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建设与应用型法治人才培养相适应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三是构建理论知识传授和实务技能培养相均衡的课程体系,四是切实解决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边疆民族地区受地理环境、民族宗教、民族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边疆地区的法学院校在培养本科法律人才时不但要充分考虑法律职业性要求,还应充分考虑民族性、地方性等因素对法律人才的现实要求。应科学设置培养方案,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建立起既懂法律理论知识,熟悉民族政策、民族文化,又懂双语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2)
我国法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几次教育模式的转变,时下正面临着教育模式改革的另一关键时期。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出台,为法学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树立正确的法学教育理念、实行科学的法律人才培养方案、避免法学教育模式的再次同质化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此,作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法学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学科优势,探寻自身符合"卓越"标准的法律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6.
论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职业决定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高校作为培养未来法律职业者的基地,应当积极适应法律职业的要求,对法学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便于法律职业者职业道德素质的尽早养成.然而,目前高校法学教育普遍存在重学生法律专业知识教育轻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问题,这显然不利于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效衔接,为此,有必要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法学专业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高校,玉林师范学院顺应国家和地方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形势,通过举办"卓越班"和"挂榜班",分别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培养方式、教育模式、师资力量及学习管理等方面,实践与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社会职业需求,国家大力提倡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各地高校也着力于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比例和作用。通过建立校(学校)院(法院、检察院)所(律所)合作平台,依托社会资源,共同培养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是确保法学教育实用性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思路上,应当以职业技能训练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采用校内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校外开展多种形式职业技能活动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春兵 《学理论》2013,(17):235-237
我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地方院校应顺应国家法律人才培养政策导向,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实现地方院校法学专业的特色发展。地方院校制定以实务性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适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需要的优秀师资队伍,强化卓越法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构建适合地方院校发展需要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通过参与地方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完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绩效评估机制,保障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地方院校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重任,在卓越教师计划指引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实现优质师资培养的新途径。以地方院校卓越教师实验班为研究对象,尝试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强化英语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拓展实践教学渠道,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融入国际化办学元素,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等有效措施,对培养卓越教师、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服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是当前法学教育的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法学教学应当探索新的模式。传统的讲授型法学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需要。美国的诊所法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确有优势,然而又不可能完全取代法学课堂教学。由于司法考试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目标相似,因而可以将司法考试作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司法考试的导向作用,实现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顺应全面依法治国的发展潮流,结合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把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工作有机融入"双一流"建设中,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机制在"双一流"建设中凸显的主要问题,是地位的边缘化、运行的业余化和效果的虚浮化。完善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机制,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客观需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具体表现,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完善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机制,应当科学定位法治教育,设立专门工作机构,在此基础上组建专业教研团队,完善法律课程体系,同时还需要丰富校园法治文化,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包振宇 《学理论》2011,(15):284-285
法律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人的基础"。新时期,法学本科教育担负着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第一线输送人才的任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重新定位于培养我国法治建设所亟须的具备基层工作能力和一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张红岩 《学理论》2012,(10):194-195
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类课程体系。构建一个整体优化、设置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所作出的教育服务承诺将使我国教育面临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各方面的现状都不能适应我国新形势的要求,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制定我国各类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法律教学的价值取向和法律人才的培养标准;积极地调整学科与专业设置,提高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6)
美国高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和实践环节等方面已经很成熟。我国国际商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我国高校可以科学地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在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师引进与培训四个方面完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学知识与技能教育不同,只有作用于学生内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一基本差别决定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在师生关系、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均有自身的特点。主体间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主体与主体间的教育模式,强调教育师生关系从单向走向双向交互,教育目标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教育方法从灌输走向对话,教育内容从理论走向实践,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  相似文献   

18.
刘国钰  刘力 《学理论》2013,(9):263+309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具有明显的职业性特点,高职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开发机制,是决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关乎职业教育的成败。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26)
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校创业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现状分析发现,要形成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和改善创业人才培养的环境。提出"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共建创业基地"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适应市场、社会的发展需要,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以文科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更新充实课程内容;以优质课程建设为龙头,创立课程建设三级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突出专业技能培养;强化学生关键能力,促进人文素质培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社会责任感培养;注重教学研究,加强教学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