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的中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是冷战后中东局势最为动荡的一年。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伊朗核危机、频繁的暴力与恐怖事件以及美国民主改造中东战略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中东“动荡图”。一、伊拉克陷入战后“乱局” ,重建步履维艰   2 0 0 3年 3月 2 0日 ,布什政府经过一年多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准备 ,终于发动对伊战争。到 5月 1日布什宣布“美国及其盟国在伊拉克的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为止 ,这场持续 4 2天的战争 ,实现了美军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但战后伊拉克并未沿着美国所设计的方向发展 ,相反局势较战前更为混乱 ,美军陷入遭受暴…  相似文献   

2.
美国中东政策的成败得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后,美国提出对中东的“整合”政策。第一步是发动伊拉克战争。随后提出中东和平路线图。“整合”政策既针对“邪恶轴心”和“无赖”国家,也针对阿拉伯温和国家。美国的中东政策有得有失:打赢了伊拉克战争,背上了伊战后重建包袱;中东和平路线图无法执行,巴以暴力冲突时起时伏;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有进展,针对美国及其支持者的恐怖活动更加猖獗。美国将继续执行“整合”政策,还会有所得分;同时也会激起更强烈的反美情绪和恐怖活动。  相似文献   

3.
奥巴马政府执政两年来,其中东政策主要围绕伊拉克重建、伊朗核问题和巴以和谈三大问题展开,力图有所突破,然而至今尚未达成目标。奥巴马政府虽然能按预定时间结束伊拉克战争,但却面临伊拉克安全形势难以好转、伊政治框架运转困难、美国在伊利益能否得到保障的多重挑战;美对伊朗软硬兼施的政策未能取得成效;在巴以之间促和的努力再次因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等问题而遭到掣肘。美国的对外政策重心能否由"大中东"地区持续顺利地转移,依然存在变数。  相似文献   

4.
6月 2— 4日 ,美国总统布什进行了其上任两年半以来对中东的首次访问。布什此行除为落实中东和平“线路图”(RoadMap)以外 ,还有多重战略考虑 ,实为“一石多鸟”之旅。在布什的竭力推动下 ,“线路图”虽已正式启动 ,但在当前巴以双方严重缺乏互信、暴力难止的情况下 ,中东和谈短期内仍难以有大的突破。布什将其首次中东之行选择在伊战结束之后 ,并非单纯为落实中东和平“线路图” ,而是出于多方面的综合考虑。一是改善因发动伊拉克战争而“受损”的国际形象。美国对伊动武的理由是伊拉克拥有和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支持“基地”组织。但…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12日爆发的黎以冲突已成为伊拉克战争后中东最严重的一场军事危机.美国在此次冲突中明显偏袒以色列,从长远看,这对美国中东战略将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后果.  相似文献   

6.
二、美国与伊拉克的关系如果从世界的大视角看,全面清剿阿富汗境内的“基地”组织和推翻塔利班政权,既是全球反恐战争的第一阶段,也是美国重塑伊斯兰世界和改造“大中东”的第一步。如果从地区的视角看,改变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意义更为重大,既是反恐战争的第二阶段,更是美国实施重塑伊斯兰世界和改造“大中东”战略所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正是就其重要性而言,美国学者称伊拉克战争是布什政府改造中东战略构想的第一步。(一)美国与伊拉克关系简史。美国与中东全面发展关系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与伊拉克接触的时间则更晚。在小布什政府决…  相似文献   

7.
李荣  唐志超 《亚非纵横》2005,(3):11-12,45
伊拉克战争后,特别是2004年,大国在中东的角力主要表现为欧美的软实力较量。应该说,伊拉克战争充分显示了美国硬实力的强大,同时也暴露美国软实力的缺陷。伊战后,法、德、俄等大国以其地缘优势以及政治、经济和外交资本,与美国展开软实力的较量,对中东地区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尽管 192 8年《巴黎非战公约》已明确禁止各国将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但美国发动此次对伊战争 ,除了以“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庇护恐怖主义”等作为借口之外 ,似乎并不讳言其战争背后的战略目标 ,即改造伊拉克 ,“实现中东的民主与和平”①。在美英单边动武已是既成事实、且交战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 ,伊拉克重建问题现在成为新的焦点。摆在世人面前的无非是三个疑团 :伊拉克重建包括哪些内容 ?谁来主导伊拉克战后重建 ?美国能否通过重建实现其大战略目标 ?早在 2 0 0 2年夏季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开始协调国务院、国防部等…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动荡加剧,“虐俘”事件余波难平。伊拉克政治重建取得一定进展,相关国家在驻军问题上立场明显分化。伊拉克宗教反美武装与美英联军冲突升温,伊多个重要城市发生激战。四月美军死亡人数过百,为伊战爆发以来单月之最。伊境内“劫持外国人质”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问题是影响美国对外战略乃至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其走向问题在国际上有很大争议。本文认为,要准确评估美国在伊拉克的战略前景,必须分析三方面因素,即伊拉克问题对美国的重要性、美国现行政策及其效果、美国能否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第一个因素决定了布什政府不敢也不愿轻易放弃伊拉克,第二个因素说明其现行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可能性不大,第三个因素显示美国具有取得其所谓重建“成功”的能力和手段。由此可见,美国很可能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调整政策以应对挑战,争取实现其不同阶段的动态重建目标,并继续在伊保留某种形式的军事存在,以确保美在伊和大中东甚至“动荡弧”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