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制度缺陷是导致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消极影响对共产党人和广大干部提出的严峻挑战,是腐败现象滋生的不可忽视的原因。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等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思想根源。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们必须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成因与类型分析姬金铎我国当前腐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有历史原因,社会文化原因、体制原因、经济发展原因等等。当前的腐败现象乃是这些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上述原因在腐败现象产生中的作用力度及方向的不同,就使腐败现象呈现出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贺军 《理论前沿》2001,(18):18-19
党的先进性与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是格格不入、根本对立的。但决不能因为腐败现象的存在就认为党已丧失先进性。党领导的反腐败斗争 ,正说明了党的先进性决不允许腐败现象的存在 ;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也正是为了保证和维护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党内腐败现象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有思想根源,也有制度或体制根源。又因为腐败现象的特征是权钱交换,所以,更有利益根源。我党执政后,多次进行了反腐败斗争,但未能重视腐败现象的利益根源,不注意从消除党员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矛盾的方面入手整治腐败,而是把腐败现象的思想根源及克服这个根源的思想斗争方法绝对化,其结果并没使所有党员都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为此,本文兹提出消除党内腐败现象利益根源的六项对策。  相似文献   

5.
关于腐败问题及其反腐败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 ,是公共权力的孪生物。自公共权力诞生后 ,公共权力异化———以公权谋取私利的腐败现象就来到人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为从根本上消除公共权力的异化 ,铲除腐败现象奠定了制度基础。但腐败并未根除 ,而且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政治 ,经济生活的活跃 ,腐败现象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社会主义政权面临严峻的挑战。从世界范围看 ,政治腐败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害。腐败问题超出国界 ,跨越世纪 ,成为全球性、跨世纪的严重问题。一、腐败现象及其表现类型。腐败问题极为复杂 ,腐败现象极为广泛 ,很难用一个简明的定义表述清楚。大体…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大变革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世界瞩目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在我们党内和社会中某些腐败现象也在滋生和蔓延,并渗透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腐败现象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危害性。第一,腐败现象侵蚀党和国家政权的健康肌体。任何腐败现象都是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与群众离心、离德的,也是群众深恶痛绝的,因为腐败现象的滋长,势必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公安机关存在的腐败现象特点的分析,使人们对公安机关存在的腐败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为公安机关取得自身反腐败斗争的最后胜利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腐败的特点、规律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我国的腐败现象处于多发期和高发期 ,其主要特点是范围较广、层次较高、金额巨大、团伙作案、手段“先进”。具体表现为 :(1)从腐败现象的范围与领域上看 ,呈现出广而深的发展趋势腐败现象纵向上在深入 ,表现为单一腐败向多样腐败、由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发展 ;横向上在扩散 ,向各个部门、行业和社会各个领域辐射。我认为 ,腐败现象虽然向各个领域、各方面渗透 ,但集中表现为三大领域 ,即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生活领域。经济领域的腐败现象尤为突出 ,占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之首。据统计 ,1982年至1993年全国查处的党内违纪案件…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腐败现象呈现多发高发的态势,大案要案频发。对此,官方与民间不约而同地发誓要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温床。但是,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温床”究竟是什么?笔者认为,社会上盛行的潜规则与各种腐败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滋生腐败的一个“病原体”。  相似文献   

10.
判定当前不断蔓延的腐败现象是体制性腐败还是素质性腐败,这是反腐败斗争的首要问题。当前的腐败现象首先是体制性的腐败,其次才是素质性的腐败。体制(包括监督机制等)的缺陷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是反腐败成效不尽人意的主要教训。从体制性的角度来分析,吏制腐败是体制性腐败的核心环节。必须以体制改革为重点,进一步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