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民政》2014,(2):53-54
雾霾首次纳入自然灾情道理通过辩论而清晰 “雾霾”在2013年成为年度关键词,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和热点。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灾情,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这则消息马上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热议。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12月上旬,大半个中国都笼罩在厚厚的雾霾中。此次雾霾影响地域之广,持续时间之久,实属罕见。一时间,全国上下的神经都被这"看不见"却又"吸不得"的霾所牵动,一个异常的环境气候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热点事件。从北京到上海,从郑州到广州,口罩、空气净化器迅速成为一货难求的紧俏商品,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编着各种各样的霾段子,晒着一个比一个高的PM2.5数据、一张张宛若"世界末  相似文献   

3.
《干部人事月报》2014,(1):72-73
去年秋冬以来,我国多地频繁遭遇的严重雾霾天气,不仅干扰着人们的正常出行,更是威胁到百姓的身心健康,引发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注。2013年9月,《沈阳市冬季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在国内率先提出以员工休假的方式应对空气污染,被坊问称为“雾霾假”,为广大网友热议。然而随着雾霾等极端天气的常态化,我们也发现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上,确实还存在一些空白点或者不够明确之处,需要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陈亮 《政策瞭望》2016,(1):48-50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雾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心肺之患"。2013年以来,我国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频发,呈现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物浓度高的特征,严重影响了居民生产生活。雾霾持续爆发为我国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敲响警钟,说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已超出了环境容量。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由于采取停产、限产、停工、限车等一系列"史上最严"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月份,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霾面积扩至143万平方公里,8亿以上人口受到影响。其中,北京一个月内接连发生四次严重雾霾天气,仅有5天无霾。如此集中突发的雾霾天气将公众的视线一下子聚焦到大气污染问题上。虽然从表面看来,大气污染并不直接危及人的生命;但这种威胁是以一种慢慢渗入的方式,危害公众  相似文献   

6.
于浩 《中国人大》2014,(9):36-37
2013年,雾霾开始频繁出现在公众生活中,使得环境污染问题一下子成为有碍健康的社会热点。大范围、长时间、高浓度的严重雾霾天气,也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提到上海四维乐马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市律师协会监事长厉明,上海市民可以说非常熟悉,"经常在媒体上见到他"。他已连续当选上海市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在十多年的代表履职生涯中,厉明代表多方面关注社情民生,为维护市民权益积极建言献策。他是上海多家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常客",经常参与时事点评,直面热点民生问题。2013年以来,上海雾霾污染日益严重。2013年12月6日,上海遭受史上最严重雾霾侵袭,平均PM2.5指数超过600,气象台发布了霾红色预警。如何治理雾霾污染成为市民关心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吴英 《乡音》2014,(1):32-32
这两年,由于京津冀地区出现的雾霾天气,于是便把环绕京津的河北省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同时也把河北省摆到了"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最前沿。早在2012年,省政协主席付志方履新第一年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施策并督办"治理石家庄大气污染"。当时,京津冀地区还没有出现持续不断的雾霾天气。2013年以来,河北省政协在继续抓住石家庄市这个"点"的基础上,把  相似文献   

9.
<正>通告部分一、我市为什么要实行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和机动车限行措施?答:我市当前主要面临三方面的问题:(一)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根据《2012年杭州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良好水平的天数为29天,占监测总天数近8%。2013年先后有5次大范围严重雾霾天气,特别是2013年12月4日至9日,杭州持续出现严重雾霾,市气象台首次发布霾天气橙色预警。此外,据统计我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PM2.5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要为民兴办"建成1100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10项23件实事——这是在刚刚闭幕的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长刘伟平的庄严承诺,这也是甘肃省委、省政府首次将养老服务项目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计划。根据安排,省财政和省级福彩公益金将通过"以奖代补"为每个城市社区日间  相似文献   

11.
刘彦华  启晨 《小康》2014,(3):22-26
2013年,中国经历了数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最严重的一次曾波及17个省份。“雾霾袭城”已不仅局限在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华北、华东地区,包括西南边陲广西、中部省份湖北等在内的多个省市区也纷纷“沦陷”。2014年春节期间,全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除夕夜,邢台、济南、南京、西安等众多城市更是遭遇“爆表”。“雾霾”这个环境学专业词汇成为了2014年“两会”关注的重要词汇。  相似文献   

12.
雾霾压城     
呼吸一样的空气,注定了这场"雾霾攻坚战"没有局外人。但毫无疑问,对于政府、企业和个人而言,这场"攻坚战"都是一种旷日持久的考验。经过一场雨雪的连绵洗刷,2月1日,北京终于结束了连日来的漫天灰霾,PM2.5监测值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1月份,北京经历了四场严重雾霾天气,非雾霾日仅有5天,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其中,1月13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当天城区的PM2.5指数一度逼近1000,网友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为了控制大气污染而引起的雾霾采取机动车限行和购车摇号的政策。这个政策对于控制大气污染和雾霾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雾霾的原因并不仅仅是机动车。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了以大气颗粒物为特征污染物的灰霾天气。进入2018年11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已发生了多次严重的大气污染和雾霾天气,持续时间均在3天以上。国务院在2013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  相似文献   

14.
韩山 《乡音》2013,(4):9-13
问题一:如何破除雾霾之症2013年,PM2.5从一个专业的名词变成了百姓口中的热词,"霾"这个陌生的汉字在百姓眼中成了"熟面孔"。从1月份开始,全国中东部地区整体大范围陷入雾霾天气,几十个大中城市出现严重空气污染。就在记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雾霾”已成为各种媒体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之一。国家气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以PM2.5为代表的“雾霾”,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入后,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从辽宁省环保厅获悉,《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公布以来,辽宁省首次给8个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2013年12月10日新华网)8城市被罚款5420万元,辽宁首开"雾霾罚单"为其他地方提供了可供资鉴的善治样本。值  相似文献   

17.
正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发展老龄事业。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末突破2亿,预计2020年将突破2.43亿,2025年将达到3亿。老年人口逐渐庞大的同时,我们还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和"扶养比高"三大难题。"未富先老"——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GDP为5000—10000美元时,自然进  相似文献   

18.
正"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继去年12月全国多地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后,今年1月以来,全国多个城市再次出现PM2.5指数"爆表",由此引发不少网友的各种吐槽。尽管这些调侃过于夸张,却给世人敲响了警钟——雾霾越来越频繁地侵袭我们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14,(1)
<正>一、雾霾当道,行人出门戴口罩"雾霾"从以前的书面词汇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每每遭遇雾霾天气,全社会都会紧张起来。政府紧急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对机动车限行、污染企业停产,舆论也会痛心疾首,或反思雾霾根源、或呼吁节能减排。然而,当一场风吹散雾霾、一场雨洗涤空气,人们重新迎来蓝天白云之时,曾经的决心和誓言很快就会被抛之脑后,工厂烟囱重新冒起浓烟,城市里的车流依然望不到边,直到新的一轮雾霾天气不期而至。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  相似文献   

20.
阿计 《公民导刊》2015,(3):40-43
<正>雾霾威胁下的全体公民,无人能够独善其身。在对抗大气污染的战争中,从政府责任到企业义务,再到公民认知,一个也不能少!近年来持续爆发的雾霾污染,阻塞国人呼吸权利,重创国家民生形象,俨然已演变成头号环境公害。2014年年底提交立法机关一审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成为社会热议焦点。此次修法,有望收获的将不仅是保卫蓝天的法制进步,也为反思大气污染深层症结、探索环境治理根本之道提供了历史契机。雾霾倒逼修法2011年入冬以后,持续数日的灰蒙天气突袭全国多个地区,两个令人陌生的新词——"雾霾"和"PM2.5(细颗粒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