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民政》2014,(1):52-52
对老人摔倒后的“扶与不扶”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让人“忐忑”的社会问题。一边是四川的“三个小孩扶老太遭讹”,一边是沈阳大爷“我有医保”的善意谎言。有不少专家和网民认为,“扶与不扶”的矛盾已经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的道德水平。11月底,新浪、网易、新华网等媒体纷纷报道北京市推出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微言     
《民主与法制》2013,(35):37-37
“那些爱摔跤的老人买份保险吧,要不没人敢扶啦。”——针对在京生活或工作的50岁以上人员,北京首推意外伤害险。参保人在乘坐市内交通工具、进入公共服务场所等发生意外伤害时将获得最高20万元赔付。  相似文献   

3.
正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已经成为不少人都要"掂量一下"的问题。笔者认为,"扶与不扶",体现的是人们的道德水平,无需保险保障,支付宝推出这类保险,不过是一次商业炒作行为,是"哗众取宠",扩大了社会上的"扶老人阴谋论",不利于道德标准的提升。"扶老人险"并不能让人放心扶老人,因为当"扶老人"还是"撞老人"的问题被诉诸法庭后,投保人最高只能获得  相似文献   

4.
正支付宝推出的"扶老人险"之所以引发热议,是因为人们将"扶人者"与"被扶者"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理解为道德问题而产生的认识误区。扶不扶跌倒在地上的老人,与扶起跌倒老人后产生的纠纷,是两个概念。前者是道德范畴问题。扶与不扶,是扶人者基于自己的道德判断和道德修为而做出的选择。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美德。扶,是道德高尚的表现;不扶,就是见死不救,社会谴责之,因  相似文献   

5.
正"挟老人险"片面夸大了扶老人被讹的意外事件,是对社会公德的片面消费。支付宝推出的"扶老人险"看似弘扬美德,实则助长对立。此险种看似在保护和救助扶老爱幼者,弘扬扶老爱幼社会公德、美德。然而,这是否夸大了扶老人反被讹这一极少数意外事件呢?"扶老人险"提倡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和解决纠纷,固然不错;但一旦出现老人摔倒或碰倒被扶起的纠纷,却助长了扶老人者非打官司不可的意思,使当事人双方再也没有调解、调和的余地。我们没有必要对扶老人被讹事件夸大其词,更不应该搞一个"扶老人险"来片面消费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建设是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少年的安全行为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07年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开展的"在校青少年意外伤害行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在校青少年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及安全知识掌握程度,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了在校青少年的年级、性别、性格、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等特征对在校青少年意外伤害情况的影响及作用方向,以期能够为制定和实施适合青少年的意外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支付宝推出"扶老人险"险种,如遇发生"好心扶起受伤老人反而被讹"的情况,投保人最高可获得2万元法律诉讼费用赔偿,并免费获赠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此险种引起热议。有人认为,"扶老人险"可以减少人们做好事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但也有人认为,善行要靠保险来保障,有些讽刺,且有污名化老人的嫌疑。"扶老人险"有利于  相似文献   

8.
<正>5月15日,由长春市民政局、长春市老龄办和中国人寿长春分公司共同向全市老年人推出长春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并举行了"助老安康行动"启动仪式。中国人寿长春分公司、吉林省兄弟木业有限公司、北电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分别向老年市民巡视员代表、社会福利中心、老年公寓等老人群体赠送了保险。长春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是指在长春市生活或工作的50周岁以上(含50周岁)的身体健康者,均可作为被保险人,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参保人每份保费仅为10元,意外伤害保额可达5万元。通过政府统保、企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极少数无良"老人"的不诚信案例,将我们几千年打造的道德底线无情摧毁,以至于人们感叹"好事不敢做,好人不好当"。"扶老人险"应该是商家对人们善举的商业利用,是一种炒作噱头,真正的目的是牟利。"扶老人险"将善举定性为个人行为,将善举的后果预判为民事纠纷,从心理上暗示做好事将会带来不良后果,让做好事者畏手畏脚,不敢在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支付宝推出"扶老人险"险种,如遇发生"好心扶起受伤老人反而被讹"的情况,投保人最高可获得2万元法律诉讼费用赔偿,并免费获赠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此险种引起热议。有人认为,"扶老人险"可以减少人们做好事的后顾之忧,有利于社会公德建设。但也有人认为,善行要靠保险来保障,有些讽刺,且有污名化老年人的嫌疑。  相似文献   

11.
正也许,支付宝推出的"扶老人险"初衷确是为了鼓励与人为善;也许,"扶老人险"对解决善行者的后顾之忧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从社会发展的长远看,社会公平正义、公民道德建设绝不能依靠商业保险来助推。用商业保险来解决社会公德和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问题,短期看似可行,但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却存在极大危害,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我保护的极端主义和利益保障的拜金主义思想,根本不利于社会公德建设,心存善念的人们会因此而畏首畏尾,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将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12.
与安全同行     
徐娜 《中国减灾》2006,(4):6-13
少儿安危,心系万家。 我国每年至少有约1000万少年儿童受到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约占少年儿童总数的10%,其中10万少年儿童因此死亡,40万少年儿童残疾。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国1—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这项由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的研究数据显示,溺水和交通意外是导致1—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两大罪魁祸首,而造成婴儿意外伤害死亡的其它主要原因有意外窒息,跌落、  相似文献   

13.
2010年6月10日上午,市民政局和中国平安财险深圳分公司在市民政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为户籍80周岁以上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及意外医疗保险项目”正式启动。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长祖玉琴、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处长郑小霞、  相似文献   

14.
<正>清晨八点,救护车鸣叫着冲到了儿童医院急诊抢救室,抬下来的是一位被车撞伤的男孩,全身是血,医护人员立即紧张地抢救起来……这种情景经常会发生。目前,在中国1~14岁儿童意外伤害是首要死亡原因,每三位死亡的儿童中就有一位是意外伤害所导致。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意外伤害包括车祸、溺水、火  相似文献   

15.
《中国残疾人》2012,(9):7-7
北京市41万残疾人获得政府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每人最高保额6万元。这份保单被残疾人称为“出行险”,政府旨在通过此举鼓励残疾人外出参加社会活动,共享社会文明成果。北京市残联通过统一招投标、财政拨款的方式为全市近41万持证残疾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保险期间自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7月31日,共1年,保额总计246亿元。  相似文献   

16.
胡燕  孙力 《北京观察》2007,(12):38-40
北京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总人口达到1500万,0-18岁人口约150万。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交通意外伤害成为北京市5岁以下除婴儿外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他年龄儿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减灾》2013,(5X):52-52
<正>儿童意外伤害的种类与特点在学前儿童中,常见的意外伤害有:交通事故、坠落或跌落、烫伤、烧伤、溺水、动物伤害、中毒、气管异物,窒息等。相关的调查与研究表明,儿童的意外伤害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和一定的地区差异,如:1岁以内的儿童因窒息而死亡的人数最多;1-4岁的儿童常死于溺水;气管异物在3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生最多;烫伤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生最多;坠落在3-9岁的儿童中发生的比例最高;交通事故在儿童4岁后所占的比例升高,并延续至8岁;南方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前三位死因是溺水、窒息和交通事故,而北方地区儿童更多的是死于窒息、中毒和交通事故;城市儿童意外伤害的首位死因是交通事故,而农村则为溺水。  相似文献   

18.
地方传真     
正36万老年人喜得"新年大红包"日前,经过公开招标,由人保财险义乌分公司承保的2016年义乌市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项目于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至此,浙江省义乌本地户籍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和部分60周岁以上老人又多了一道幸福安康屏障,这也是义乌市政府为2.36万老年人送上的"新年大红包",更是义乌养老保障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义乌市老年人意外险项目是由政府出资为全市近五分之一的老年人投保意外险,保障除常见的意外死亡、残疾责任外,还附加了意外医疗、住院津贴、骨折津贴、救护车费用补助等。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发生意外伤害,按照理赔流程第一  相似文献   

19.
也许,支付宝推出的“扶老人险”初衷确是为了鼓励与人为善;也许,“扶老人险”对解决善行者的后顾之忧确有一定的作用.但从社会发展的长远看,社会公平正义、公民道德建设绝不能依靠商业保险来助推. 用商业保险来解决社会公德和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问题,短期看似可行,但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却存在极大危害,久而久之,容易形成自我保护的极端主义和利益保障的拜金主义思想,根本不利于社会公德建设,心存善念的人们会因此而畏首畏尾,尊老的传统美德也将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20.
陈娟女士连续多年购买意外伤害医疗险,可是当她得了宫外孕要求保险公司理赔其医疗费用时,保险公司却称“宫外孕”不属于意外事故,而是属于一种疾病。“‘宫外孕’的发生不是我故意造成的,且不是我的本意。”年将四十的陈娟又气又恼,最终选择诉诸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