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牌与商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品牌一词现今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诸多情况下与商标的概念混同。本文详细阐解了品牌与商标的相关概念及历史发展,指出了二者间的区别。但同时认为由于长期的混同使用与发展,如今品牌与商标已基本为同一语。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当前中国大学生校园中出现的一些新词语进行了调查研究。语言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高校流行语是当代社会生活中最具活力的一种言语形式,代表着一种青年文化形象。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语言现象来揭示本质规律,同时运用这一规律来指导言语实践,即人们日常交际语言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法律传播的任务是让社会成员更容易地理解法律语言和行为,但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基于专业术语的速记特点以及法律语言所承载的社会身份甄别功能和利益功能,法律语言的抽象式表述已成为传统,构成了逻辑自洽的形式语言,使得法律语言的专业性与受众的通俗性需求存在着冲突。因此,遵循维特根斯坦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形式的哲学思维,法律语言的易读性传播,就是将法律语言从形式语言解码为日常语言,使法律语言嵌入生活形式,回到赖以生存的、具体的生活形式,通过对不同法律语言游戏的生活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使统一的专业术语与人们不同的生活形式对接,获得它原本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音义学是研究语言符号的语音和意义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每一个语音由于不同的发音部位,具有其自然的含义。这些音在人们的意识中和某种品质相联系,因此可以利用声音与象征发生的联想来命名品牌名称。  相似文献   

5.
小说语言风格的翻译是个老话题,但人们以前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多从一元观出发,用笼统词语描述小说语言风格,似嫌偏颇。从多元观出发,可以发现小说语言风格包括小说作者语言风格和各种小说人物语言风格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一定时期的语言尤其是新词术语不仅是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本文就目前汉语傣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对新词术语傣译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语言具有原生的多样性和平等性,其维系着公共生活的有序运作,同时又对于个体具有身份构建和文化认同的意义。近代以来,政治权力介入语言领域,语言权利是民族国家共同语的政治构建与反构建过程的副产品。国家对官方语言的选择和对少数民族语言地位的安排是语言权利研究的重点。由此,在不同的时期也引发了关于个体语言权利与集体语言权利、自由主义与认同政治、语言公正与语言生态等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争议。  相似文献   

8.
闫燕 《刑警与科技》2005,(9A):40-44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安防产品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而中国的安防市场容量又相当可观,并且一直呈不断上升趋势。据相关人士估计,目前的安防市场容量已达千亿,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国际知名厂商陆续登陆中国,希望在中国安防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之际为自己攫取“几桶金”。然而,中国本土的安防企业众多,其竞争力也不容忽视,但无序盲目竞争的现状,给外商创造了抢滩中国市场的机会,于是出现了外商与中国知名企业强强联手的现象。如此的强强联手将对中国的安防产业以及中国的安防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国的民族企业将如何发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品牌;面对国外安防企业强有力的品牌冲撞,中国的民族品牌又将如何在国际市场抢占席位?  相似文献   

9.
追求精确的目标使法律发展出了一套专门语言,这种语言在许多方面与日常语言不同。法律的科学化带来了法律语言的技术化,法律语言作为专家语言日益与日常语言分离,伴随这种分离的是生活世界与系统的分离。语言是存在的家,生活世界存在于日常语言中,技术语言泛化带来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法的现代性问题源于语言的分裂。交往行动与日常语言密不可分,只有实现技术语言与日常语言的有机融合,才能实现沟通理性对工具理性的治理。  相似文献   

10.
王宇 《法制与社会》2010,(18):144-144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随着法律的发展,从习惯法发展到制定法,再到今日的法律法典化,语言成为法律最重要载体。法律语言作为一种高级语言,虽然具有一系列优势,但另一方面却对社会底层造成很大歧视,在具体司法过程也有明显体现。本文从司法过程中的语言运用着手研究,讨论其过程中的语言歧视,从而寻找的应对之道,进而实现最终的实质正义。  相似文献   

11.
崔笛 《法制与社会》2010,(16):245-245
语言,在人类生活中是强不可少的,从古至今就是人们不断深入思量和反复琢磨的研究的对象。如今应用语言学已经渐渐透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表达思维、翻译理解、机器输出等等。本文试分析语言学在舞台语言中的应用,进而突出其重要性和规范舞台表现上演员应该收放自如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如球类运动员要熟知球性,游泳运动员要深谙水性,学习音乐的人要有乐感一样,学习英语也要有语感。所谓英语语感,就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即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音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这种从语音、语意、语言情感等方面感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英语学习者提高对英语语言的语言规则、组织方法等语言规律,提高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发生或发展,但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促进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调解语言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中国司法》2006,(8):71-74
一、通过语言方式解决纠纷的可能性人们之间产生了纠纷,会选择不同的解决方式。从古代神明裁判到西方长期盛行的决斗,都可看作在寻找纠纷解决的途径。最终,人们更多选择了语言方式,表现在处理矛盾时,不再理所当然的选择武力,而是首先运用说理的方式,修复双方理解上的裂痕,以重新获得对矛盾事件的一致看法。这显示了人类文明程度的提升,也证明了语言内涵在不断丰富,能够承担起解决更多社会事务的能力。语言包含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在所有关于自我的知识和关于外界的知识中我们总是早已被我们自己的语言包围。实际上,我们总是早已处于语言之中…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文业 《法制与经济》2010,(16):138-138,F0003
语言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最常用的表达工具、交流感情的工具,是人类特有的交际手段。课堂教学语言是老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工具,是教与学的一个桥梁与纽带,没有语言这个桥梁,课堂教学就难以进行。由于教师的主要劳动手段是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课堂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掌握好这个工具,运用好这个工具,对于老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张驰 《法人》2005,(5):22-23
张瑞敏说:“创新是世界级自主品牌的灵魂,海尔制胜的法宝 就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创新实际上就是对品牌的无形保护!”  相似文献   

16.
《检察风云》2012,(9):83
摄影师仿佛是一个不甘寂寞的群体,总在搜罗各种稀奇的点子,透过镜头语言告诉人们,原来生活不是单调乏味的,只要你愿意激活头脑中的灰色细胞,动用些技巧,谁都可以成为一名创意大师。  相似文献   

17.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民族品牌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有很多民族品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逐渐消亡,该如何保护和发展我国自己的民族品牌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说语言法     
薄守生 《河北法学》2008,26(7):73-76
语言法是具有特殊性质的法律。语言法的价值追求包括效率与公平等内容,语言法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同一性往往为人们所忽视,语言法的实施是主要包括示范、管理和监督的依法行政的过程。对语言法的探讨主要是从法理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 2 0世纪中期以来 ,语言共性论业已深入人心。但不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 ,语言研究者大多是从语言类型比较或是从对人类语言器官的初始状态的生成解释这样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共性的。本文试图从语言理论的相互影响这一角度 ,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语言共性论 ,从而证明 :尽管不同语言在表层结构上千差万别 ,但就其深层结构而言 ,具有不可忽视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周亚琴 《刑警与科技》2008,(17):184-185
品牌改变企业命运。时至今天,再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淡漠品牌。但如何实施品牌战略,究竟是采用单一品牌还是多品牌则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多品牌战略在其他行业并不鲜见,但在安防企业,单一品牌战略更为常见,多品牌运作的则只有视得安罗格朗等少数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