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体论具有人之存在方式与时代性诉求的双重合理性。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在于抛弃那种寻求不变的实体和先验的逻辑构造,但却保留了作为寻求“解放何以可能”的本体论旨趣,在此意义上,国内学界赞成和反对本体论的观点都有偏颇之处,应该在充分理解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的基础上回应时代挑战和人类性问题,从而构建本体论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2.
解读人类本体论追求的生存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何哲学所承诺的“本体论”都只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本体论哲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蕴藏着不同的对人类生存的最深切期望和关怀内容,而人类历史的发展又总是迫使现有的本体论哲学接受各种挑战和批判,使本体论追求的生存内涵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中得到澄明。  相似文献   

3.
项洋 《求索》2015,(3):58-62
"异化劳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端,进而阐述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理想。作为马克思思想"断裂"时期最为重要的概念,"异化劳动"理论主要包含"四个规定",四个规定的前三个规定属于人与自身的异化,后一个规定属于人与人的异化,这一辩证关系预示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显性"和"隐性"的内在逻辑。这种内在逻辑在诸多研究者眼中被看作是一种"aporia",但这并非"aporia",而是"异化劳动"理论的局限性所在,需予以留存与摒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常态"中,重温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逻辑辩证及其人本思想,有益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视和批判"异化劳动"现象,这对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一些"异化劳动"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肖剑平 《求索》2010,(4):120-121,155
"心即理"是王阳明的"立言宗旨",是他知行合一论的基础,知、行之所以能合一者,乃在于本体之心。王阳明认为知行本体即是良知,通过致良知,人将领悟真正的存在,这是本体论层次上所理解的知行本体。"知行合一"实践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品格,在成就自我的同时肩负社会教化、教育的责任,是君子品性的自然显现。  相似文献   

5.
实践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指的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并不断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道路的历史过程.总的来说,伴随着"问题与主义之争"-"新民主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实践形态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逐步实现由奠基阶段-过渡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邸凯辉  ;刘叶涛 《求索》2008,(5):115-117
蒯因从其整体主义知识观和经验论的立场出发,提出了本体论承诺学,其中包括两个著名的标准:一是本体论承诺的识别标准,即“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项的值”;二是认可标准,“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实体”。本文通过详细诠释这两条标准,并沿着本体论承诺学说的识别、认可的脉络来细致建构本体论承诺学说框架和挖掘其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代及其以前的本体论是一种显性的实体本体论,具有实体本原观的思维方式和体系哲学的方法两个基本特征。现代西方哲学试图超越实体本体论,却只是隐去了实体本原观,其哲学方法与传统本体论是一脉相承的,可称之为隐性的实体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本体论上的真正变革,既告别了实体本原观,又抛弃了体系哲学方法,是迄今为止惟一科学的本体论形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上的出发点,而不是理论推理的逻辑起点,故实践本体论仍是一种实体本体论的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8.
任何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的指导下,对当前时代和社会根本性问题的反映.揭示科学发展观的本体论基础对于准确、深入地理解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么,科学发展观建立的本体论哲学基础是什么呢?是自然本体论、神学本体论、物质本体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如果以物质本体论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体论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发展动力和方法等问题就无法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本体论,以实践视角理解科学发展观,正确地理解了"以人为本"、发展动力和方法,才能深刻领悟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方的文明形态论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明发展史观,同时它在解释文明的发展规律及其方向时也带有明显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因而理应遭到批判。但是它的多样文明共同发展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史观基本一致,因此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本文认为,“中国模式”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文明形态是由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主体文明等依据严密的逻辑结构整体生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中国模式”的文明形态是在新中国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演进生成的。“中国模式”文明形态的生成遵循一种整体生成论的思维发展逻辑,它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成论”逻辑,因而具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体论”究竟是什么——评《本体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来 《长白学刊》2001,(5):46-52
《本体论研究》一书对本体论的理论实质、研究方法和表现形式作了新的概括,通过对本体论的词源学、语用学和语言学的考察,对有关本体论的理论正本清源并提出了新的见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现代西方哲学抛弃了西方传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而在一个新的基础上赋予“本体论”以开放的姿态和崭新的内容,从而为本体论的现代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非存在悖论是说不存在的东西是存在的,这当然是不可接受的。分析哲学家们分析了引起这一悖论的两个原因:一是出于对无意义的担忧而否定空名的存在,二是将“存在”一词当作逻辑谓词。针对这两个原因,他们指出必须将名称的意义和所指区别开来,并且重申了康德关于“存在”不是谓词的观点。弗雷格认为,存在不是对象的性质,而是概念的性质;罗素认为存在不是对象的性质,而是他称之为命题函项的性质。奎因继承和完善了弗雷格和罗素的工作,同样否定存在是对象的性质,甚至他不再使用“性质”这一术语,而是致力于澄清“a存在”这个说法的含义所在,这便是奎因的“存在就是成为约束变项的值”的本体论承诺口号。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出现的"理论形态"说,视野宏大,便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总体把握。根据不同的时代场域、历史"前见"、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对同一思想体系进行不同理解、作出不同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形态"。"诠释形态"是从"理论形态"概念派生的概念,以弥补其解释力的不足。二者区别在于,"理论形态"属于"建构式解释",而"诠释形态"属于"注经式解释",所以后者没有成为"理论形态",而只是"诠释形态"。"诠释形态"可以有一定建构,但只是个别创见,没有自成体系。"诠释形态"可以界定为不稳定、不成体系、又互相关联的"一套解释话语",是前"理论形态"的东西但还没成形为"理论形态"。而"诠释形态"的"一套解释话语",又与一般的理论解释、理论诠释、理论阐述、理论阐释的"零散解释话语"不同,后者可以是一次性的,可以是每次有不同的说法甚至矛盾的说法,而"诠释形态"已经形成比较固定的解释话语。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论形态"和不同"诠释形态"的演变,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史作更细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岑孝清 《桂海论丛》2008,24(6):50-52
近现代欧洲一些哲学流派对传统哲学“本体论”的解构有其自身的逻辑和根据。它表现出的哲学特性及一些认识成果,对当代中国哲学的理论建构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武桥 《前沿》2012,(5):174-175
彝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六盘水彝族宗教文化,不仅表现出对人生命运的终极关怀,更透射出幽邃的审美境界、审美形式、审美趣味。在绚丽多彩的六盘水彝族宗教文化信仰空间中,不论是民俗民风,还是艺术文化,都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生存与审美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刑事诉讼中,侦查承担着为法庭审判准备审判对象和裁判依据的重要功能。侦查程序所具有的查明案件真相的能力高低,在很打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案件最终的处理结果,进而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追诉犯罪的实际能力。从刑事诉讼证明的角度来看,对诉讼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所有实质性证据都是依靠侦查程序所搜集的。因此,专门针对侦查错误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本体论研究,不但可以达到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使侦查工作与国际接轨,实现其公正性、科学性以及效率性。  相似文献   

16.
既有的本体论的兴趣是人企图从“存在”“之外”“证明”“存在”。时代要求这种兴趣必须终结,而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为本旨。本体论要在这种本旨转换的艰难涅槃中争取合法性。清算既有的本体论,要防范认识论对本体论的僭越,但要同认识论协调好关系。本体论要沉入民间,复从人伦日用中飞升。要在与人“交谈”中提升思想境界。本体论是澄明人生境界、引领人们诗意地活着的智慧,人的烦生畏死、精神困倦,是它的永久性课题。本体论探讨宇宙、谈论人生、反思思想、研究社会都必须探求生命之根、高扬精神之纛、沉入人伦日用、提炼终极关怀,这就是它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7.
胡澜  潘尔春 《前沿》2012,(6):50-52
马克思主义人本本体论的创立是本体论问题探讨的历史性变革,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追求,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在根据,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宏观政治视角考察,中国式民主基本形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主导性、精英民主与大众民主的双重性、中国式民主宪政精神规定与现实运行的非完全契合性以及运行过程自上而下的方向性.而非竞争性多党一极政党制度、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等要素共同作用,塑造了中国式民主基本形态,构建了其形成逻辑.  相似文献   

19.
郭庆波 《传承》2011,(2):24-25
通过阐述传统哲学本体论的本质、特征及其缺陷,论证了现代西方哲学(包括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对传统哲学困境的解救的不彻底性。重点阐述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革命,此种解读消除了哲学的任何神秘性,使其回归到现实的根基,即人类的现实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0.
本体论是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源头,现代性理念是本体论自身发展演变的产物,现代性的发展及现实化过程包含在本体论自我否定的辩证逻辑内,现代性的悖反性后果即与此相关联.囿于本体论思维定式,现代西方智识解除精神危机的思想方案一再陷入无尽的论争与困惑之中.以实践为逻辑起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传统本体论哲学,堪为现代性重建的启示性理论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