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闵长虹  秦传锋 《唯实》2012,(10):64-66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辩证的,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既源于历史又面向未来。提升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吸纳。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方向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指针,吸收时代精神是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道德平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现代化逻辑的当代延伸,是全球化进程中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转型期,"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的"精神缺失"成为当代中国重大的问题,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建设人之安身立命之本的精神家园。首先是挖掘时代的本质需求,构建一种足以协调物质力量的精神形态;其次是以民族精神为核心、以时代精神为立足点,建设国家的精神文化;最后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规范人们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3.
学习是前进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任务,也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根本要求;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动力。一、“学习型社会”的含义及其提出学习型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创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入新世纪的必然选择。伏尔泰说:谁不具有他的时代之精神,将会经历他的时代的所有不幸。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我们的时代精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来界定:这是一个学习的时代和创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伊胜利  孙艺年 《奋斗》2010,(4):39-40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北大荒精神是几代北大荒人用青春、血汗和生命培育和锤炼的一种被党和国家认可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其基本内涵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鼓舞北大荒人将茫茫荒野建设成了举世瞩目的 "战略大粮仓"。在这个过程中,它以其自身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影响力跃身跳出了北大荒的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生生不息和创新发展的精神支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鼓励我们斗志的精神源泉。科学阐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可以使我们准确地把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用这一精髓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十分重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在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弘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优秀革命传统;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重在教育,重在实践,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相似文献   

7.
赵金元  饶清翠 《党史文苑》2008,(11):38-40,60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用这一精髓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十分重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在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弘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优秀革命传统;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重在教育,重在实践,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相似文献   

8.
日前湖南省委公布了"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这既是湖南人民共同精神气质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湖南表达",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辩证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基础与归宿,体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既是理想目标又是现实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取向与尺度的统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继承与创新、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荣与耻、倡导与反对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长效机制建设要求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与实践相结合、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始终保持统一和用"八荣八耻"荣辱观指导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了更加鲜明的三大特色,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引领;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建设载体;以高尚精神和典型事例为着力抓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居于统领地位的方向因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目标因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动力因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标准因素。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一是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二是信息共享,心灵沟通。三是以人为本,关心民生。四是重在建设,狠抓落实。在抓高尚精神和典型事例宣传中,扩大模范人物的社会影响,把他们的精神融入民族精神之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模范、争先创优的浓厚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2.
在建军80周年之即,总结和提炼"八一精神"有很现实和长远的意义,可以使我们整个的社会形成价值认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培养有南昌特色的人文精神,使全市人民在新时期丰富精神世界,为建设协调发展的经济社会示范提供精神力量和思想基础。同时,如何进一步挖掘、研究新时期"八一精神"的内涵,广大市民如何用实际行动丰富发展新时期"八一精神"内涵,也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李亚彬 《当代贵州》2016,(37):28-29
正贵州人文精神既是民族精神的贵州版本,也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体现了当代贵州人立足国情省情,挖掘传统,从中汲取智慧,以改革创新促进发展的强烈愿望。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一个地方、区域,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思想引领和精神激励。能否主动地、适时地确立一种引领发展、激励发展的思想和精神,对于发展至关重要。自从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构筑‘精神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可分为由远及近的三个逻辑层次:彼此独立,保持各自的差异性;相互作用,在双向运动中施加影响;互相交融,成为对方的一部分。首先,二者是同一范畴下不同视角的存在物,在产生基础、运动特点、作用方式上具有明显差异。其次,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时代精神牵引民族精神的前进方向,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最后,民族精神总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经过现代人的阐释和解读,时代精神具有民族性并最终融汇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强调,“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在今年“5&#183;12”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饱含深情、铿锵有力地指出:“胜利一定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这既是我们党和人民的铮铮誓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庄严宣示。越是艰难网苦,越是大灾大难,越是危急关头,越能体现民族精神的强大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要有精神,它是国本;一个民族要有精神,它是脊梁。什么是中国精神?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思想成果。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  相似文献   

18.
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文化,既是该社会、该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也是该社会、该时代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直接体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80年来,我们党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旗帜,努力建设和弘扬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文化,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和激励了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光大与升华,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精神上的一次伟大重建与飞跃。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确定的首要任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和感召人们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形成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