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一二九团一连职工申富星、姜改梅夫妇在发展庭院经济初期花800元买一头奶牛起家。经过十年滚动发展,到1994年累计养牛26头,(其中母牛21头),总收入超过十万元。成为一二九团众多职工靠发展庭院经济致富的一名典型,回顾他们家养牛致富的道路,主要有以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去年年初,庄浪县南湖镇石阳村还是一个贫困村,但在"双联"行动的带动下,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迈上了养牛务果致富路. "四方联动"支农养牛致富.在石阳村养牛小区,养牛大户郜军珠正在清扫圈舍,添草加料.他目前饲养了53头肉牛,而以前郜军珠想养牛,因为缺少资金,只能等待观望.这时,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春风吹到了石阳村.省、市、县征求全村老百姓养牛的意见.郜军珠立马报名养牛100头.在他的带动下,全村有养牛意愿的农民纷纷报了名. 按照村民的意愿,庄浪县筹资230万元,在石阳村建成了养牛场.养牛场共有8座牛棚,能饲养肉牛800头.在"双联"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的牵头下,平凉西开集团给石阳村养牛户担保,甘肃省建行给石阳村养牛户贷款640万元.平凉西开集团负责给石阳村养牛户投放架子牛、提供精饲料、提供养殖技术、包销售、包最低利润.  相似文献   

3.
刘福祥是吉林省东丰县那丹伯镇那丹村三组农民。他依靠那丹伯镇得天独厚的牲畜交易市场的便利条件,从九八九年开始养牛,至今获利百万元。说起自己养牛的成功经验,刘福祥总结成一句话:我从一九八九年开始养牛,当年只出栏十几头,没大挣头,也就像打哈凑趣似的。可打那以后,我就务上了这一行,一来二去就长了挺多见识。比如说,我对始干时本小利薄,看人家人进大出的确过瘾,可自己一没胆二没本,叶想也没咒念到厂一九九四年就不一样了,一是我有了成熟的经验,二是得到县、乡有关部门的支持,所以我一下子就筹到了二十多万元资金。这回…  相似文献   

4.
通辽市科左后旗巴胡塔苏木南巴嘎查是一个蒙古族聚居、农牧结合的嘎查。1997年以来,全嘎查在村党支部的引导带领下,始终坚持走黄牛改良、舍饲半舍饲高效畜牧业发展之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举甩掉了贫困落后的帽子。2000年全嘎查大小牲畜存栏1400余头,其中黄牛850头,适龄母牛达400头。2000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牧业收入占了一半以上。全村砖瓦房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被通辽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肉牛、繁殖母牛示范基地”和“小康示范样板村”。早在60年代,在南巴嘎查就培育出闻名全国的“科…  相似文献   

5.
农二师十八团渠管理处下游站配水员叶鹏,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发展庭院养牛,仅3年时间靠养牛就获纯利15万元。 2003年,在处党总支提出“有一份工作、又有一份产业”的发展思路感召下,叶鹏申请贷款4万元。买了6头奶牛,在庭院搭建了牛棚养起了奶牛。第一年收入了1万多元,还得了两头小牛犊。庭院经济的发展使他尝到了甜头,2004年他又买了7头奶牛,扩大了养殖规模。在发展中他边干边学,从书店买了有关奶牛饲养的书籍、光碟,晚上在家看书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养牛的实际中。在喂养中他还经常向二十九团的养牛专业户学习。他从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攻占腊子口     
《党史天地》2007,(8):77-77
毛泽东说:“腊子口这一仗是关系到我们命运的重要战斗,要不惜一切代价打下来” 张仁初率二营攻占腊子口,打通北上抗日之路 1935年9B上旬,张闻天、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和中央直属机关顶风冒雪离开班佑、巴西地区,沿白龙江源头的残缺艰险的栈道向甘南前进。  相似文献   

7.
在榆树市光明乡平安村5组的后山上,两间小草房掩映在一片葱绿的松树林中,这里就是76岁的老党员徐德臣的“家”。环绕在草房周围那大片的松树林,就是老人用16年的辛勤劳动培育的“绿色银行”。1983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平安村5组也相继分田到户,可屯子后面那5公顷荒山却没人敢投标承包,开了几次会也包不出去。共产党员徐德臣坐不住了,他找到村党总支书记说:“我是个党员,想先碰碰这个硬儿!”老伴和儿女听说了都极力劝阻他,乡邻们也给他泼冷水,说你老徐头60岁的人了,承包荒山纯粹是瞎逞强。不管别人怎么…  相似文献   

8.
爱洒乡间     
刘玉学是一九九四年春担任康平县北四家子乡刘坨子村党支部书记的。当时面对他的是大多数村民不交合同款、不交公粮、不出义务工,没有一个村办集体企业。但是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刘玉学用人品、用爱心、用智慧带领乡亲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村里“老五保” 李德,双目失明,无亲无故,孤身一人,刘玉学帮他安排生活,春种夏锄秋收,刘玉学包了下来,还让妻子  相似文献   

9.
分牛记     
正"分牛啦!分牛啦!"2015年12月24日,建昌县黑山科乡姜杖子村村部前面的文化广场热闹非凡。作为驻村帮扶单位,中国石化辽宁石油分公司先期为部分贫困户提供的25头母牛已经到位。听说分牛的消息,乡亲们都赶来看个究竟。"大伙都知道牛该咋养不?我的经验是‘三定三看’。"分牛之前,中石化辽宁分公司特意从沈阳请来养牛专业户马文涛先"讲课":"养牛最好有固定人,这样能观察长势,有毛病及时发现。另外喂料时间、喂料  相似文献   

10.
徐珣 《党的建设》2014,(6):62-62
习仲勋作为党内资深革命家,却一直戏称自己为“小牛”。他说,从小养牛放牛时,就经常抱着三弦对牛弹“琴”。他最爱唱《放牛的孩子》,因为这个民谣中有一句:“与牛通情永远年轻……”  相似文献   

11.
1984年,罗亚洲担任了柳河县红石镇四清村党支部书记。十几年来,他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带出了一个先进党支部和小康村,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罗亚洲常说:“我当书记,是为全村400多户、1300多口人当家掌舵的,不是为个人和亲友捞好处的。”1995年春,他的大哥要承包河东的7亩水田,找到罗亚洲说:“你跟村干部们核计核计,少要俩钱包给我吧。”老罗态度坚决地说:“包地可以,但得跟大伙儿一起竞标,而且在钱上我不能照顾你!”他大哥急了:“这么整我还能包到手吗,这点儿忙你都不帮?”罗亚洲也急了:“这么整我对得起…  相似文献   

12.
《理论与当代》2012,(8):60-61
据6月15日的《解放日报》报道,日前,柳传志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说,环境变化了,新的趋势在涌动,你方向要是没弄对,光努力是不行的。就像1978年,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条写怎么养牛的新闻,当时非常激动。我想,报纸怎么登这个事,不是一直讲阶级斗争吗?那时候就意识到以后真的会有变化了。这就是趋势。我有个同学,他的女儿刚上小学就被体校看中去练游泳了,那个年代被体校看中很不容易,是种荣誉。  相似文献   

13.
张世普 《廉政瞭望》2009,(12):63-63
在绝望的谷底,台湾黑帮老大吕代豪没有祈祷上帝帮助自己。 1973年,吕代豪再次被警方抓获,到台北监狱服刑。他几乎彻底沉沦,在后来出版的自传《收刀入鞘》中他回忆说:当时他自己就认为他这个人,再关10年、20年,也是关不好的,可以说是无药可救了。  相似文献   

14.
每年承包土地100亩以上,外带养牛一二十头,农六师新湖试验站五队职工陈治存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顶级”牛倌。 陈治存从小就对牛有厚爱,孩提时代便时常背着父母跑到连队的马号帮助饲养员伺弄牛犊。为此,没少挨父母的责骂。长大之后,他更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他就成为连队有史以来第一家养牛户。尽管只有两头黄牛,从那时起的近20年间,陈治存的牛栏里从未断过牛。2003年,他的牛群已扩大到28头,成为新湖试验站首屈一指的养牛大户。拥有近10万元牛资产的陈治存并  相似文献   

15.
陶铸在担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期间一直很关注乐昌。1958年,陶铸曾经视察乐昌九峰。当时他还有第二个计划,即视察九峰后到梅花。他说:“去梅花的目的是探索石灰岩地区如何发展生产,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此时九峰到梅花有一段公路不好,有危险,经多次劝说,他才同意不去。五十年过去了,当时陶铸视察九峰的许多动人情景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6.
彭斐 《党员文摘》2008,(12):26-27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这样一段话:“农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个‘傻子瓜子’。当时许多人不舒服.说他赚了100万元,主张动他,我说不能动.一动人们就会说政策变了。得不偿失。”这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说的。至今.这段话在“傻子瓜子”的包装和创立者年广九的名片上仍然保留着。  相似文献   

17.
古县岳阳镇偏涧村韩嵩耀,近年来从种植双孢菇起步,发展到舍饲养牛、种植苜蓿等,形成了“牛~菇~草”产业链生产模式,趟出了一条生态循环富裕之路。2001年,古县县委、政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出了发展双孢菇。当时大多数农民认为风险大而不敢种植,有的种植也只是试种一小棚。而韩嵩耀则在县、镇的支持帮助下,大胆种植了5棚,当年就获利2万余元。2002年,他继续扩大规模,投资4万余元,发展双孢菇17棚7000余平方米,年纯收入达10万元。在发展双孢菇的基础上,2003年又投资10万余元,发展舍饲养牛,建成标准牛舍一处,饲养鲁西黄牛、夏洛来、西门达尔…  相似文献   

18.
刚刚卸下上海市市长重任的徐匡迪是中国第一位院士市长,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至今还担任着博士生导师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一位科学家是怎样走上从政道路的呢?这还要回到1990年,当时徐匡迪陪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出访,在途中,朱镕基听完他对经济的高论之后就建议由他来出任计委主任。徐匡迪说:“我不喜欢计划经济。”而朱镕基说:“我就是要找一个不喜欢计划经济的人当计委主任。”  相似文献   

19.
日前,走进镇原县郭原乡王沟圈村,只见整洁平坦的柏油路穿村而过,排排亮丽的小康农宅整齐划一,郁郁葱葱的苹果园果实累累,宽敞的牛舍里,一头头肥硕的西门塔尔牛正悠闲地嚼着青贮草…… 在村民张明业家中,他正在牛舍里清理牛粪.2012年,他在自家的院子里办起了—个小型的养牛场.张明业说,他刚开始养牛的时候,牛粪很难处理,而如今,牛粪已经成了不可多得的宝贝.  相似文献   

20.
1948年2月,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随即发往全国。中央要求各地认真讨论并将意见迅速汇报中央。此后,毛泽东就等候关注着各地的反映。3月的一天,毛泽东突然问起东北方面调查土改和讨论规定的材料来了没有。担任秘书的胡乔木告诉他说早就来了。毛泽东追问道:“来了为什么不及时送给我看?”叶子龙说:“大概还没有来呢!”可胡乔木说清楚地记得电文已经来了。叶子龙连忙去找,结果从文件堆里翻了出来。他见电文上画了许多钩,因为当时领导人阅看电报、文件后,就在头一页上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