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包晓  曹子衡 《德国研究》2005,20(2):75-76
30年前的5月8日,中国和欧共体(欧盟的前身)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为纪念中欧建交30周年,上海学术界于5月17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和学术讨论会.这次活动是由上海欧洲学会、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欧盟研究会、复旦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华东师大欧洲研究中心、上海社科院欧洲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室、华东理工大学欧洲研究所、同济大学欧盟研究所、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和中欧工商学院中欧文苑等单位共同发起,由上海欧洲学会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所联合主办的,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及比利时、德国、英国、西班牙驻沪总领事馆的总领事或其代表共90余人出席了这一盛典.  相似文献   

2.
李剑鸣 《美国研究》2007,21(2):112-128
晚清士人在最初接触美国历史知识时,就曾涉及早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到了美国立国的历史;徐继?在所著《瀛环志略》中,则对乔治.华盛顿和美国建国史做了一些介绍。到20世纪初年,美国革命、华盛顿和《美国宪法》的名称以及相关史事,不时出现在中国改革派和  相似文献   

3.
颜廷 《美国研究》2007,21(3):149-158
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一直是美国学界和政界有争议的话题。有学者甚至断言,由于违反民主原则,最高法院会因行使司法审查权而被美国人民最终抛弃。①对此,美国著名宪法学者伯纳德.施瓦茨(1923~1997)在其著作《美国最高法院史》一书中,以历史笔法和法律现实主义态度取代了法理分析,重现最高法院200多年的司法之旅,通过对不同时期最高法院工作与生活的对比,有力地证明最高法院是一个政治机构,司法审查权作为改革工具,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对最高法院司法审查权的合法性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一司法审查权的起源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②确立…  相似文献   

4.
更正声明     
《法国研究》2009,(1):22-22
我刊于2007年第4期刊发了宋敏生<析<田园交响曲>的失乐园原型>一文,其原作者第一署名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西语系"更正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西语系"更改为作者第二署名单位.特此声明.  相似文献   

5.
袁征 《美国研究》2007,21(4):146-149
2007年11月15~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和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首届“对话与交流:中美合作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陈佳贵副院长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致欢迎辞。与会者来自中美两国政界、商界、学术界和媒体。近30名美方与会者来自24个机构,包括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亚历山大.卡斯勒(Alexander Karsner)、前北约总司令克拉克(Wesley Clark)将军、李敦白(Sidney Ritten-berg)等。中方与会者来自外交部、文化部、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国防大学、军…  相似文献   

6.
戚建刚 《美国研究》2007,21(3):139-148
布鲁斯.阿克曼(Bruce Ackerman)是美国耶鲁大学一位资深法学和政治学教授。在美国学术界,他素以“具有勇敢的、新颖的和让人吃惊的思想”而著称①。2006年,他的著作《下一次攻击之前:恐怖主义时代公民权利之维护》(Before the NextAttack:Preserving Civil Liberties in an Age  相似文献   

7.
李明博小传     
《当代韩国》2008,(1):5
从白手起家的贫困少年到韩国现代集团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CEO),再到备受争议的首尔市长,绰号"推土机"的李明博被韩国人奉为"薪水族神话",其白手起家的艰辛创业史曾为韩国电视编剧所推崇.  相似文献   

8.
王晓德 《美国研究》2007,21(4):116-127
北京大学历史系王立新教授的沥心之作《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以20世纪美国对华政策为个案的研究》(以下简称《政策》)于2007年9月出版。掩卷之余,感触良多。本书的学术价值在于作者对如何释读美国外交政策提出的理论思考或研究路径,为研究美国外交史提供一个新的角度或思路。尽管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这本书对促进中国的美国对外关系史研究的学术意义是无可置疑的。这里发些议论不能看作是对这本书的全面评价,只可算是读了这本书之后的几点感想而已。一从词性上讲,“意识形态”是一个中性词,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但在美国…  相似文献   

9.
王晓波 《当代韩国》2015,(3):127-128
<正>2015年"朝鲜半岛问题与周边大国关系"专题研讨会于2015年10月19~20日在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外交学院、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院主办,由延边大学国际政治学科承办。会议集聚了来自国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60余人,分为形势报告、主旨演讲以及三个分议题的研讨。会议期间,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会议主题,以大会发言、小组讨论等形式,认真交流和探讨了当前在朝鲜半岛问题与周边大国关系以及相关问题研究上取得的最新进展和突破,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分析和阐述,反响强烈。关于朝鲜半岛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与会的专家学者探讨了"一带一路"与朝鲜半  相似文献   

10.
林民旺 《美国研究》2007,21(2):144-152
大国的过度扩张一直是国际政治、世界史研究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问题。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就明确提出,在历史上,大国的兴衰都是由于过度扩张造成的。罗伯特.吉尔平也认为,当历史上的霸权国达到扩张的极限时,就不可避免地遇到极大的困难,国家内部“黄油”与“大炮”  相似文献   

11.
欧盟对华关系是以"全面战略性伙伴关系"定位,美国对华是以"建设性合作关系"定位.欧美对华关系的不同表现在二者在如何建立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上的认知分歧.欧盟认为"自身有义务遵循有效的多边主义原则",谋求世界格局的多极化.美国则认为"多极化不值得追求",谋求保持发展其霸权主义、单极化、单边主义.这就显示了欧美在对华关系的举措上可能产生分歧.但是欧盟这一跨国地区组织目前在"共同的独立外交"上尚难充分发挥求得一致,特别是受到美国的钳制.此外,在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利益冲突中,欧美往往有其利益的一致性.这些情况显示于以下事例:  相似文献   

12.
致谢     
<正>~~  相似文献   

13.
《法国研究》2008,(4):113-113
《法国研究》是中国惟一专门研究法国问题的学术期刊,研究范围涵盖文学、语言、翻译、教学、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哲学、欧盟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14.
王中美 《美国研究》2007,21(4):56-66
最先提出并反复论证反垄断法域外管辖权的是美国.美国反托拉斯法判例中所确立的"效果原则"将国内反垄断立法的管辖权延伸至国外,并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所效法.同时,美国也有相应的"合理管辖"原则对反托拉斯法域外管辖权的过度行使加以限制.但是总的来说,扩张行使反托拉斯管辖权的倾向近年来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视界     
《新民周刊》2012,(39):16-19
  相似文献   

16.
潭门镇印象     
与几百海里外的剑拔弩张相比,这里的生活宛如潮水,有规律地缓慢起伏。老人们每天的必备功课,主要就是坐在镇上的饭店或茶馆中喝茶聊天,再不就是搓麻将。天气闷热,即使到了深夜,仍有火爆的夜市。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曹可凡第一次做明星访谈正遇上张国荣,让他对人物访谈产生了兴趣。10年前,张国荣离开,《可凡倾听》没能倾听到他,却在每一次遇到他的交集时,都有心留下了关于他的故事。倏忽十载过去,这些悉心收集的往事被剪辑成为50分钟长的《廿载往事·十年缅怀——纪念张国荣逝世十周年特别节目》。曹可凡说:"我和张国荣不算朋友,我也谈不上是荣迷,我们只是在茫茫人海中两次擦肩而过。今天我站在这里,给大家看这部片子,想传达的,是我对张国荣的怀念和尊重。"  相似文献   

18.
畅销榜     
《新民周刊》2012,(17):91-91
  相似文献   

19.
明星的微博     
孟静 《新民周刊》2012,(7):86-86
我的微博里关注最少的是明星,因为他们其中大部分人的微博实在很无聊。尤其是见过他们之后,有时会感觉微博和本人是分裂的。我承认,虽然我做的是与娱乐有关的工作,但我的微博里关注最少的是明星,因为他们其中大部分人的微博实在很无聊。尤其是见过他们之后,有时会感觉微博和本人是分裂的。当微博既是宣传平台又是照妖镜后,坚持不开微博的...  相似文献   

20.
惜别凤飞飞     
当歌声让我们听到命运的残酷,歌者却是不怨不怒,反而以过来人的角色来慰藉更多人对逝者的依恋,并渗透对生命的感恩——我们再渺小,亦无改我们的情感可以因为珍贵而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