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告诉我们,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在阶级社会里,民主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则实行专政。作为国家制度、国家形式,民主总是同阶级、国家联系在一起,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毫无疑问,同封建专制制度相比,资本主义是在“自由”“民主”“平等”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就是资产阶级专政。被标榜为资本主义民主制核心的议会制,就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这是列宁于一九一九年十月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名著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这个论断,在苏联和中国的革命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和团结广大劳动人民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敌对势力的破坏实行专政,极大地发展生产力,建立高度繁荣、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新社会,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和公正.本文仅就社会主义是如何逐步消灭阶级的,作一试论.  相似文献   

3.
“不人道”、“专制”、“侵犯人权”,历来是资产阶级攻击人民民主专政的污蔑之词。当我国平息了国内外极少数敌对势力策划的反革命暴乱后,这种攻击又沉渣泛起,故伎重演。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实行民主制的国家,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概莫能外。资本主义国家标榜所谓“人道”,“人权”,其实,资产阶级搞的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推崇的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有什么“人道”、“人权”可言?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保证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享受民主,而只对极少数仇恨社会主义、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02,(1)
侯少文在2001年11月12日《学习时报》撰文指出,社会政治制度的文明进步,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内容的有机组合。从国体的角度看,从奴隶主阶级专政,到地主阶级专政,再到资产阶级专政,尤其是再到无产阶级专政和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是我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最具进步意义的文明成果。从政体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原则。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一些"好心人"总是认为民主比专政好,认为"专政"是暴力的象征,不像"民主"那么美妙;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反对专政的幌子,根本不提还有资产阶级专政,只讲资产阶级民主,把资产阶级民主粉饰为"至善至美"的反专制、反一党制、超阶级的、超历史的、普世的民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民主,就须有专政;有专政,就须有民主,二者有机统一于国家。  相似文献   

6.
与“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提法相比,“人民民主专政”更明确地表示出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关系。任何阶级的专政都是既有对敌对阶级专政(这里指镇压的职能)的一面,又有在本阶级内部实行民主的一面,都是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概念,直接标明了民主与专政两个方面,既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又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而“无产阶级专政”尽管作为无产阶级掌握和领  相似文献   

7.
张学涛 《求实》2001,(3):35-38
政治现代化的过程 ,必定是统治阶级对于民主与专政的双重选择过程。而政治现代化 ,从政权运作的角度而言 ,也就是依据不同情况来合理协调民主与专政这两种手段以实现政治现代化目标的过程。民主与专政是阶级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范畴 ,是国家权力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也是统治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时对权力的两种运作方式。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 ,但是在具体运用中 ,这两种手段要有一个适当程度 ,即限度。两者合理搭配 ,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十七世纪中叶,欧洲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新兴的资产阶级给封建制度以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反动的封建阶级是不甘心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的。资产阶级建立起稳固的专政,经过了反复的、残酷的阶级斗争,战胜了反动阶级的颠复、叛乱、复辟,并击退了外国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反革命势力的活动虽然在某些时候很猖狂,但它们终于无力阻止欧洲各国历史的前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于一六四○年,到一六四九年处死国王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一世、废除  相似文献   

9.
《法兰西内战》中关于巴黎公社的论述,是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应然状态的理论阐释。无产阶级专政应是对资产阶级专政的扬弃,它应舍弃资产阶级专政的"帝国"及其上层建筑的糟粕,同时超越资产阶级专政的局限。具体而言,就是充分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职能,同时把形式民主发展为实质民主。无产阶级专政超越资产阶级专政的那些方面,是我们应该坚持和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的宝贵经验。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相似文献   

10.
自从资产阶级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发现阶级斗争以来,人们就在谈论阶级斗争的问题。但是,历史事实表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才第一次阐明了阶级产生、发展、消灭的条件和过程,因而是唯一科学的、革命的和彻底的。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主要特征,早在一八五二年《马克思致约·魏德迈》一信中,马克思就明确地概括为如下三点:①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②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③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11.
宪法小资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它是一国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表现。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类型的国家里,它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它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实现其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它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12.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或者说,这个政权的领导权完全掌握在无产阶级一个阶级手中,它绝不与其他任何阶级分享国家领导权。(有的同志说,无产阶级专政就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消灭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为使命的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的同志说,无  相似文献   

13.
大国沙文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都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的民族观,即资产阶级对于民族的看法及其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它是从资产阶级一阶级的狭隘利益出发的。“从这样的阶级基础出发,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纲领和  相似文献   

14.
“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为解决中国统一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构想。本文将力图从政治学角度分析这一构想的理论价值。一、“一国两制”构想在一国范围内容纳两种异质制度,是对传统的国体和政体理论的重大突破。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的本质就是一定阶级的专政。因此,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逻辑上只能存在单一性质的政权,落以保证一个阶级占统治地位,而不允许其他阶级尤其是对立阶级分掌政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家是一个阶级的范畴,社会各阶级在国家…  相似文献   

15.
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是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政治路线激烈斗争的焦点。然而,少数中间派人士却试图在国共两条对立的政治路线之间,另辟蹊径,走一条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所谓中间的政治路线,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建国方略。今天,当国内外敌对势力仍然念念不忘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的时候,对这段历史再作一番评述,无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对当时国内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主要矛盾是恢复生产的分析是正确的,它决定了我国未来的社会是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文章对有人认为七届二中全会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看作基本矛盾是暗含了不顾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把消灭资本主义作为第一位任务的危险和革命的发展就是从打倒某一个阶级转为打倒另一个阶级的看法提出不同意见。理论界有些同志以解放思想为名,把党和毛泽东犯左的错误时间愈往前移,分量提得愈重,这是一种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1924年1月改组后的国民党,已不是单纯的资产阶级政党,而是各阶级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是“各阶级联盟的政党”。其基本成分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同时还有一部分地主、买办、官僚、政客、军阀等反动分子。国民党阶级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随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各阶级必因其利害关系出现斗争,从而使国民党分化出不同的政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中产阶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封建社会,它是相对于封建贵族特权阶级而言的“市民阶级”即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它是相对于大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而言的中等资产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它是相对于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而言的民族资产阶级。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中产阶级。这个阶级代表  相似文献   

19.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分析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看来,人权、民主、自由和人性这些范畴,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些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对这些范畴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在资产阶级看来,剥削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天经地义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辛辣的笔调揭露了资产阶级宣扬的自由、平等和人权观念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思考"革命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问题时,根据革命实践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目标。以"共和国"短语为视角进行分析,发现毛泽东的"国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主要体现在"共和的国家、阶级的国家、中华的国家、人民的国家、民主的国家、统一的国家"这六个方面。共和、民主反映了毛泽东对国家民主制度的把握,革命阶级联合专政、人民专政反映了对国家本质的把握,中华民族、统一反映了对中国优良传统政治文化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