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们在从事妇女解放事业和从事具体妇女工作的时候,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妇女解放,妇女工作与社会解放、党的工作的辩证关系。只有弄清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进一步明确妇女解放与妇女工作特别是当前的妇女解放与妇女工作研究的着重点是什么,使当前的妇女解放与妇女工作有着更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更充实的具体内容。 一、妇女解放、妇女工作与社会解放、党的工作的辩证关系 妇女解放、妇女工作与社会解放、党的工作的关系具有两重性。其一,妇女解放、妇女工作是社会解放、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妇女解放只有在社会解放的  相似文献   

2.
妇女解放的价值标准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终于改变了妇女的传统内涵,妇女已不再是男子的附庸.中国妇女解放所取得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目.但我们若以冷静的目光观察现实社会,就不难发现妇女解放的程度与妇女自身素质、生产力水平及社会现有格局是那么不协调.正在争取解放的妇女深切地感受到旧的束缚还未完全解除,新的压抑又产生了,于是“做女人难”的呼声不绝于耳.妇女解放何去何从?对此学术界的讨论颇多,但大多限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笔者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确立一个妇女解放的价值标准,跳出各个具体末节问题的纠缠,从理论上加以分析说明,探寻走出困惑的路子.一、确立妇女解放的正确价值标准,是探寻妇女解放新出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是中国思想界的启蒙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启蒙时期,它揭开了中国妇女解放的新篇章,使中国妇女伦理思想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型的女性道德开始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产生、发展起来。“五四’运动前后,已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作了深入探讨。陈独秀积极倡导思想解放运动,对妇女问题也进行了探讨。 (一)陈独秀极力宣扬民主平等思想,对纲常名教的封建道德规范给予了尖锐的抨击,并自觉地把对封建道德的批判与妇女解放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以实现男女平等,争取妇子参政为主要目标的女权运动,这是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孙中山则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一面光辉旗帜.他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实践,虽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妇女被压迫、被奴役的悲惨命运.但是,却促进了中国妇女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实现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历史性变革打下了基础.今天,回忆孙中山的这段历史,仍然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妇女工作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提到了议事日程。妇女工作管理已成为妇女干部岗位培训的一门必修课。妇女工作管理教材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体表现如下: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贯穿妇女工作管理始终的指导思想. 70多年来,全党全社会对妇女解放运动的主要问题达成了共识,妇女被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存在,妇女的解放必须伴随着整个民族的解放和阶级的解放而实现,妇女解放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从制度上为妇女解放提供根本的保证;占人口  相似文献   

6.
1953年至1954年间举行的全国首次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是我国妇女当家作主和妇女解放运动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对新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大大激发了妇女政治参与的热情,提高了妇女在国家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经过建国初期最初几年的民主建政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广东取得了在选举方面对妇女进行宣传发动的一些经验。在建国初期的首次普选中,为了加强妇女对人民民主思想和民主选举政治理念的认知与认同,广泛地发动妇女参与普选,广东进行了多途径、全方位的政治动员工作,成功发动了妇女积极参与普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妇女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她的解放的现实和历史充分说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社会主义方向,才能实现妇女解放,才能实现妇女的进步与发展。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妇女的今天。党是开展妇女解放运动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政治局势的巨变,李大钊与进步知识分子的交往和对国际妇女运动的关注催生了其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的具体内容包括妇女的婚恋与家庭问题、妇女的教育与职业问题、女权运动和妇女解放的关系问题。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具有先进性和实践性,这不仅表现在他剖析妇女问题科学的方式方法上,更表现在他切实地推动了妇女解放的进程。李大钊的妇女解放思想亦为初创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工作和妇女运动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颇具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妇女解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观念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然而社会地位以及家庭地位的提高,打破了千百年来形成的维系家庭平衡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权利格局。本文在肯定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成果的基础之上,客观地分析理性的妇女解放和家庭和睦的关系,试图论证理性的妇女解放运动不必更不应该打破家庭的和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妇女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的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认真研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无论是对推动中国妇女运动的实践,还是对当前正在进行的妇女理论问题的探讨,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一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观与“女权主义”一样,是从国外传入的.因此,它理所当然的有一个初步传入、广泛传播、正式在中国确立的过程.从传入到确立,大体经历的四个历史阶段,历时近二十余年.第一阶段大体在维新变法前后.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理论,其中包括关于妇女、婚姻家庭的观点和主张传入中国.1902年,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不仅提到了“男女皆平等独  相似文献   

1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和号召下,投身革命战争事业,在参政、生产、拥军、支前、宣传等工作中显示出了伟大的力量,同时也为争取自身解放进行了不懈努力。妇女们在家庭领域以外的参与使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等各方面的地位得到提高,并为革命战争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基础和保障,也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苏维埃是俄文音译词,译为代表会议之意。“苏维埃”来到中国之后,其革命象征意义大于本身原义,成为人们革命认同的一个符号。“苏维埃”的提出表明中共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始;“苏维埃”的发展表明中共局部执政的尝试;“苏维埃”的终结体现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熟。“苏维埃”在中国从提出、发展到终结,尽管存在时间不长,却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苏联经济体制的研究一直较为重视。当前,我国的改革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甚多。在此背景下回顾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总结其经验教训,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的问题有:对苏联剧变根本原因的看法;苏联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历次改革失败产生的严重后果;改革的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革命中直接领导妇女运动,把妇女工作整体融入其自身建设,融入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根据地政权建设等,高效推进了中国妇女解放的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下的妇女工作在强有力的政权依托下,逐渐形成了集中统一的整体思想和分工合作的科学方法,在国...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试图突破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直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曾有过几次下放经济管理权的改革尝试,但均未能从根本上突破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特征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中国"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总体上看是不成功的。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初始阶段,受历史条件所限,中共领导人不可能认识到经济运行中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还不具备超越苏联模式框架的实践基础,但这种探索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启迪。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致力于妇女权益的保障,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样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保障妇女劳动权益方面。美国、日本和欧盟在妇女劳动权益保障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妇女劳动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苏联社会主义深陷计划经济桎梏而走过一条坎坷道路,经历了军事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抛弃“新经济政策”确立计划经济模式的发展过程,《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是计划经济模式的圣经。中国曾经全面学习苏联,“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经历了曲折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和固化过程。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道路”对苏联计划经济模式的巨大突破。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识形态障碍是苏联模式情结。  相似文献   

18.
苏联准备改变过去向华直接派遣代表指导中国革命的政策而转为希望中国内部有一批直接学习马列主义、学习联共(布)政策的人才,从而直接有效地贯彻联共(布)的意图,孙中山的逝世直接推动了这一进程。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建立是孙中山与苏联结盟的产物,是当时中苏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理论与中国发展和中国妇女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可使其更加适合中国妇女发展的国情,契合中国妇女解放的需要,解决我国妇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推进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已有百年历史,在此进程中,随着国情的变化,妇女理论的主题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立足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回答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从何而来、何以可能、向何而去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就需要从党的领导、人的全面发展、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媒介、妇女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分期和妇女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五个维度,探究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化的百年流变。  相似文献   

20.
中外妇女生殖健康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性生殖健康是妇女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妇女解放程度和妇女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中国妇女许多生殖健康指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表明尽管中国经济水平和整体医疗保健水平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中国妇女尤其是广大农村妇女生殖保健水平得到国家在现有条件下的最好关照.在这一领域,中国妇女已经获得比世界许多国家包括许多中等发达国家更高的解放程度和社会及家庭地位.中国政府在经济文化水平欠发达条件下对人权的争取和维护,在妇女生殖健康问题上得到最充分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