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于犯罪心理痕迹,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论述。犯罪行为是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进行的。不同的犯罪分子其心理特征是有明显差异的,在对犯罪心理痕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对心理上存在的差异性要客观地认识,才能够更好地分析犯罪分子的心理。分析中要掌握:一是可变性;二是运用条件;三是技术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明确区分冤案的概念对于建立本文的逻辑起点、纠正实践中的错案追究制度,具有理论价值。概言之,冤案的发生主要有两种类型:程序正义但苦于认识局限、程序异化。讨论冤案问题,应重点限制在第二种成因上,这类冤案才是现实冤案的主流,也是研究的重点。冤案具有必然发生性、偶然发现性、孑然昭雪性、悚然危害性、昭然违法性、因素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加强"官德"建设是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以德治国方略的核心,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认真分析当前我国"官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表现,找出其原因,进而针对性地寻求加强"官德"建设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刑法实施以来 ,仍然存在混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或者不法侵害的界限。究其原因 ,除了有的源于司法不公之外 ,主要是对正当防卫的适用范围、必要限度和特殊防卫权存在不同的认识。如何统一认识呢 ?一、明确正当防卫的适用范围 ,即界定正当防卫所制止的不法侵害 ,必须分析不法侵害的特征和正当防卫的性质、功能及其发展趋势 ;二、认定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应按照新刑法放宽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对防卫者采取宽容态度 ;公正地评判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三、特殊防卫权的适用范围 ,不是无限的 ,而是有限的。公民行使特殊防卫权 ,必须在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前提下 ,才不受防卫强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更安全食品的要求也日益强烈.我国当前存在着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几大认识误区,如认为食品行业小散乱是中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分段监管体制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痼疾所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在于加强市场准入等.实际上,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对食品风险的传递链条认识不足,没有将食品安全的责任传递给最有能力承担风险的一方以及过度依赖政府的行政监管力量才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深层次问题所在.要突破困境,必须加强对大企业的监管能力,强化企业责任;组建中央垂直管理的风险评估机构;形成互补式监管网络以及调动社会力量分担食品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6.
地市党政正职作为本地区的领导核心,在选拔任用时,必须把好官德关,把好官德关是地市地市党政正职岗位的现实要求,是党选拔地市党政正职的经验总结。如何把官德考实,客观、公正、准确的考察地市党政正职的官德,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考评内容细化,让考评有德可依;二要考评主体多元,让考评有群众更多的参与;三要考评方法科学,让考评结果真实准确;四要考评制度健全,让考评常态化。  相似文献   

7.
德为官之魂,“官德”就是行政道德。当前,部分政府官员中存在着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等违背“官德”的问题。官德缺失,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还有主观原因。加强“官德”建设应从教育和增强行政的透明度、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分析了西部农村知识贫困的现状:我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农村。知识贫困占贫困瞧较大比重。其次,分析了知识贫困产生的原因,一是客观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三是自身因素。第三,根据知识贫困所产生的原因作了深入细致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困境与出路:关于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犯罪学研究之所以提不出切合实际需要的理论观点,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犯罪问题作实证性的分析和研究。而影响实证研究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实际部门不配合、经费投入有限,主观原因主要是研究者本人缺乏相应的素质。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资源共享,利益均占;二是立项倾斜,加大投入;三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安徽紧密结合国家相关要求不断提升基层社区治理智慧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仍存在困境,诸如数据规范性不足、平台标准性缺乏、公众使用率不高、长效性谋划不足等。安徽智慧社区建设的推进策略主要有:强化科学认知,深刻认识智慧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制定制度规范,有力保障数据资源体系的高效运转;搭建平台标准,稳步实现智慧社区建设的有序推进;增强使用黏性,全面提升智慧社区建设的治理效能;建立长效机制,全力激发智慧社区建设的创新活力等。  相似文献   

11.
官德建设是关系到国家道德建设成败的关键。由于官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是统治集团所倡导的道德模式,能对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官德不治,是不可能施行出“德”政的,反腐倡廉就必然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在反腐倡廉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官德建设纳入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之中,切实提高为官者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加强“官德”建设,是搞好党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古代儒家官德思想内涵丰富,其主要内容有公忠为国、以民为本、立身持正、勤勉尽职、清正廉洁等方面,其中进步的、有价值的官德思想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坚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官德,对于增强干部道德建设的民族文化内涵、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养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有什么样的职业,就需要什么样的职业德性。德性是道德主体的内在品质,职业德性是保证职业行为合乎道德规范的内在品质。优良的职业新闻行为需要优良的新闻品质,优良的新闻品质或品德就是新闻美德。基本的、核心的新闻美德其实就是普遍社会美德的职业化提炼,或者说是社会美德的职业化表现。  相似文献   

15.
德治是人类社会用道德控制和评价社会成员行为的一种手段。其主要实现形式有:榜样示范,道德礼仪,教化活动,制定乡规民约和宗族家法,舆论褒贬。德治与人治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有在民主的基础上的德治才是真正的德治。人民是“治国”的主体,要以德治国,就必须以德“育”民,提高人民的“治国”能力,概括为:克明俊德、以民为本、立身惟正、明道善策、举贤任能、教而后刑。官员是社会道德活动的主体之一,以德治国,必须重视以德育官,以增强理论功力、实践能力、人格魅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要以法治国,以德固基。  相似文献   

16.
由儒家主导性开辟的德位之辨,孔子为其定下基调,孟子从道义论立场加以证明。儒家揭示德位之辨及其敬位意识,并上升到义务论性质。以德居位、敬位意识内化为责任心和忧“责”意识、义务心使然、道义论立场,对知识分子从政之路提出了责任情结问题,更使儒家的德位之辨获得了独特的理论向度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以来 ,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目前正进行的科技革命把知识和能力摆在了第一位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的社会关系 ,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对这些由于科技发展所引发的种种变化我们必须运用法律和道德的手段来调节 ,这就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科学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教育道德是从伦理学的角度用道德的本质来审视教育活动及其过程。从根本上说,教育共同体是一个伦理实体,教育善恶是教育道德的具体体现,教育是道义的事业、是求真的活动、是公平的“砝码”。教育从善的最终实现,要依靠“教育中人”的德性修养和制度德性来保证。“伦理实体”的论断给教育道德一个重要的理论支撑,是关于教育道德的一种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传统节俭美德与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冲突与调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由传统的节俭型向享受型转变。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一些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炫耀和攀比等非理性的消费方式对传统的勤俭节约美德形成了冲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勤俭美德教育,并对其消费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公共行政的价值在于维护和提供社会公正,而这一价值的实现必然蕴含着公共行政人员的德性。近来公共行政实践中的德性却表现出不尽人意的境地。文章探讨了现阶段公共行政中德性缺失的根源,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