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一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发出电令,成立军委铁道部,统一领导各解放区铁路的修建、管理和运输,任命滕代远为军委铁道部部长。5月16日,中央军委命令,将铁道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由军委铁道部部长滕代远兼任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铁道部副部长吕正操兼任兵团副司令员,纵队参谋长李寿轩任兵团参谋长,铁道部政治部主任王鹤峰兼任兵团政治部主任。兵团领导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工程部。  相似文献   

2.
铁道部从1949年成立,到2013年撤销,走过了64年的历程。其间,铁道部经历了滕代远、吕正操、万里等13位部长。"将军大老板"掌管铁路1949年1月10日,为贯彻落实"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重大决策,中央军委成立军委铁道部,任命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滕代远为军委铁道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军委铁道部于1949年11月改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滕代远出任铁道部部长,吕正操、武竞天和石志仁为铁道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3.
融冰 《党史博览》2014,(2):F0002-F0002,F000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成立。之后,铁道部在三线建设的背景下逐渐崛起。其前身为军委铁道部。1949年1月10日,中央军委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成立军委铁道部,滕代远为军委铁道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成立后,原来隶属于军委的铁道部转变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下属机构。  相似文献   

4.
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成立。之后,铁道部在三线建设的背景下逐渐崛起。其前身为军委铁道部。1949年1月10日,中央军委根据中央政治局的决定成立军委铁道部,滕代远为军委铁道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成立后,原来隶属于军委的铁道部转变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下属机构。1952年9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颁布了《关于调整铁路组织机构的决定》,执行新的组织结构,改组铁路分局为运输分局,减少组织层次。建立之初,铁道部带有浓厚的国防色彩,滕代远、吕正操都曾任部长。1953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铁道兵领导机关。9月9日,中央军委命令:"志愿军在朝鲜的6个铁道工程师,正式划归军委系统,与铁道兵团现有的4个师、1个  相似文献   

5.
一《滕杨方案》是1944年4月八路军总部出台的一个文件,它的全名为《滕参谋长杨副参谋长手订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这个以八路军参谋长滕代远(湖南麻阳人,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国家铁道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和副参谋长兼八路军后勤部长杨立三(湖南长沙县人,新中国成立后首任军委总后勤部部长兼国家食品工业部部长)  相似文献   

6.
正一最近,笔者在查找资料时,看到一份70多年前父亲滕代远亲笔撰写的4000余字的会议提要的复印件。虽然只有七八页,却写满了工整的钢笔字,这足以说明他对这次会议的重视。这份文件就是《滕代远部长在石家庄全解放区铁道工作会议的讲话》。会议于1949年1月28日在石家庄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会议室召开,2月7日结束。参加会议的各解放区铁路负责人有东北吕正操、华北武竞天、华东徐雪寒、中原田裕民、西北贾炽明,以及铁道纵队黄逸峰等。1月28日,中央军委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在滕代远的陪同下健步走入会场,全场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全场代表起立注视着总司令笑眯眯地走上主席台,宣布成立军委铁道部的命令。他指着旁边站立的滕代远  相似文献   

7.
2004年11月16日上午,灯火辉煌的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铁道部在这里隆重举行座谈会,纪念滕代远同志诞辰100周年。会议高度评价:滕代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军队领导者之一。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任共和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创建人,曾任铁道兵团第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曾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已走出了房门,他被值班室的电话铃声惊醒了。应邀出席座谈会的滕代远生前友好和原工作人员“怎么回事?”滕副司令员急…  相似文献   

8.
张经武(1906—1971),又名张仁山,酃县人。一九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瑞金红军学校政治营营长,军委军事教导团团长,广昌基地司令员,红军总部六局局长,会昌教导团团长,军委直辖教导师师长,军委第二野战纵队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担任掩护军委机关安全的警卫任务。后任陕甘支队第三纵队参谋长,军委二科科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驻武汉办事处高  相似文献   

9.
钱江 《党史博览》2021,(12):11-16
军委总参谋部是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前身,是随着革命战争进程发展起来的.相比红军时期,抗日战争中的军委总参谋部有着长期稳固驻地(主要在延安).随着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队伍不断壮大,要指挥和协调这支规模宏大的军队,没有健全的参谋部是不可想象的. 红军时期,刘伯承较长时间担任总参谋长.抗战全面爆发后,叶剑英长期担任军委参谋长.特别是1941年2月以后,叶剑英从重庆回到延安专任参谋长兼任作战部部长,为军委总参谋部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1999,(9)
徐向前(山西省五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曾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军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右路军总指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第一纵队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  相似文献   

11.
1954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借来秦皇岛考察工作的机会,到山海关游览了万里长城。随同游览的有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公安部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部长滕代远、轻工业部部长李烛尘和中共天津市委书记黄火青。 这一天阳光灿烂,春风和煦。毛主席一行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5,(12)
<正>出任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1948年,徐向前率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接连发动了攻打运城、临汾、晋中诸战役,歼灭了山西军阀阎锡山军共10万余人。山西省会太原成为孤城,人民解放军从四面八方逼近太原。8月,为适应形势大发展的需要,华北军区主力部队组成第一、第二、第三3个兵团,直属中央军委。第一兵团由徐向前兼任司令员和政委,周士第任副司令员兼副政委,陈漫远任参谋长,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第八、第十三、第十五3个纵队,8万余  相似文献   

13.
曾昭荣  滕建雄 《湘潮》2004,(6):22-23
滕代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湖南早期学生运动、农民运动重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重要创始人,曾任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铁道部第一任部长。今年11月2日,是滕代远诞辰100周年。时间的流水可以冲洗掉人们对往事的记忆。可是,滕代远的丰功伟绩和高尚人格,却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如今,他的故里还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滕代远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14.
正陈庆先是我军著名将领,华东野战军的纵队司令员。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陈庆先曾任县委书记,团政委、旅长、纵队兼苏北军区司令员、江淮军区司令员、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10兵团参谋长,建国后曾任华东野战军第23军军长、南京军事学院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陈庆先先后参加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参与领导淮南  相似文献   

15.
峥嵘 《广东党史》2007,(1):26-28
提起邓萍,许多读者也许感到陌生。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与彭德怀、滕代远等几乎齐名的红军高级将领,27岁时壮烈牺牲。邓萍1927年入读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领导著名的平江起义,先后担任红三军团参谋长、红军参谋长,一度兼任红五军军  相似文献   

16.
1948年11月的一天,我接到华北军区的电话通知,要我、林铁和漆远渥马上去军区开会。这是一次重要的军事会议,内容是研究贯彻中央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和部署支前工作。到会的各纵队和二级军区的司令员、政委。我是以华北军区第七纵队司令员和翼中军区司令员双重身份出席会议的。 第七纵队是这年初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组建的,纵队领导干部由冀中军区干部兼任。我兼任司令员,林铁兼任政委,周彪兼任副司令员,漆远渥兼任副政委,李波兼任参谋长。纵队下辖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旅。根据我的建议并报经华北军区同意,由周彪和漆远渥等组成前指,直接负责指挥三个旅及地方人民武装部队的作战行动。  相似文献   

17.
张小灵 《党史文苑》2011,(11):44-46
邓萍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他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与领导了平江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参谋长、中共红五军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开辟湘鄂赣苏区。同年冬和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军长,参与指挥红三军团进行长沙战役  相似文献   

18.
正邓萍,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26年底考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青年团,不久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他与彭德怀,滕代远等共同组织、领导了平江起义。起义后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第13师,邓萍任参谋长、中共红5军军委书记,参加领导创建湘鄂赣苏区。1928年冬,红5军主力到井冈山,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0年,邓萍出任红3军团参谋长,兼任红5军军长。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后,邓萍协助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指挥部队担任右路前卫,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实施转移。1935年,邓萍在指挥红3军  相似文献   

19.
叶晖南 《党史博览》2010,(10):49-53
人们知道耿飚的大名,可能先是在解放战争的历史中,听说过那个驰骋在华北、平津战场上杨罗耿兵团的参谋长。继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派出的第一批将军大使中,看到过他藏在屏风后学习周恩来总理如何接待外宾的身影。再后来,中联部部长、国防部部长、军委秘书长、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的职务越高名气自然也越大。其实,他一生多传奇。  相似文献   

20.
马永义 《党史文苑》2012,(23):30-31
谢有法(1917-1995),江西兴国人。193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兴国模范师,后任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六团连队文书,军委直属后方政治部宣传队分队长,红军总政治部组织科统计干事。参加了长征。1936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干事,晋南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处主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山东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津浦前线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