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有一次,周恩来作形势报告,国内、国外讲了一个下午,讲的内容非常重要。记者采写时,稿子上有一句“周恩来总理作了重要讲话”,交给周恩来审阅时,别的地方都没改动,他就把那个“重要”二字圈掉了。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30年代,迪化县政府所在的那条东西方向的街,被称为“县政街”。这条街在民国34年(1945)以后改称“民权路”,1979年并人东风路。老百姓把这块地方称作“县门上”。县门上有一个小十字。十字口向北的半条直街叫满城街。  相似文献   

3.
王国梁 《江淮法治》2013,(13):60-60
七一前夕,我们大学有幸到法国巴黎做学术交流,我们一行三人,我是最年轻的一个在巴黎期间,我们参观了很多地方,在Godefroy街区的临近小街尽头有一幢小旅店。我们意外地看到了周总理的铜质头部雕像,紧挨头像下面是几行金色大字,书写着生平事绩。标明年代1922-1924,说明周恩来曾经在此居住的时间。据说这是当  相似文献   

4.
戴林 《刑警与科技》2006,(9A):62-66
1 “3111”工程建设背景 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中国政府近期内勾勒出的美好蓝图,同时也是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必然需求。近年来,上至中央下到地方,也都非常重视和谐社会的建设。从2005年10月开始到2008年,公安部将在全国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即在省、市、县三级开展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程,每个省确定一个市,有条件的地方确定一个县,有条件的县确定一个社区或街区为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的试点市、县、社区或街区),提出了全面加快推进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的要求,并且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工作布置。  相似文献   

5.
孟红 《政府法制》2010,(6):24-25
多少年来,反映周恩来总理的诸多影视、文学作品及回忆录,多是侧重展现周恩来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忍辱负重等品格,但有血有肉、真实全面的周恩来绝不缺少严厉的一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部长们不止一个曾说过:“我这辈子只怕两个人:怕主席的威严,怕总理的认真。”但这里所言的“怕”周总理,缘于周恩来的严厉,缘于周恩来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极端负责。  相似文献   

6.
纪东 《政府法制》2010,(4):33-33
1973年前后,周恩来三次受到了毛泽东的批评。而“四人帮”也借着这个机会,对周恩来进行了很密集的围攻。 我只有一次听到周恩来用了“国骂”。事情是关于到底林彪他们是“极左”还是“极右”?因为当时周恩来支持一个看法,就是认为林彪他们是“极左”,所以要清除“极左”势力。但是“四人帮”说林彪不是“极左”,是“极右”,反过来批评周恩来清除“极左”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和理论构成了周恩来精神.其民主思想及其活动和民主风格是周恩来精神的突出体现。他的民主思想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8.
积极推进中的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钱其智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国家整个行政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搞好地方机构改革。既是巩固深化中央机关机构改革的需要,也是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地方政府分省、市、县、乡四级,地域广大,区...  相似文献   

9.
加利福尼亚州宪法(续)1879年5月7日通过,截止并包括1980年11月4日的修正案第十一章地方政府(1970年6月2日通过)第一条县一本州划分为县,县为本州的法定组成部分。立法机关应规定关于县的组成、合并和边界变更的统一程序。组成或合并需要每一个有...  相似文献   

10.
权延赤 《政府法制》2012,(29):39-39
对于恋爱与婚姻,周恩来像大多数人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认识和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周恩来15岁进天津南开学校,19岁毕业,在一所教育比较进步,并且很有特色的学校里,度过了对一个人思想性格的形成有极为重要影响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孟红 《政府法制》2013,(26):12-12
上世纪中叶,中国与苏联交往时期的某一天,周恩来给毛泽东拟写一个有关中苏签订尖端武器协议的报告。  相似文献   

12.
在红军长征途中,红三军第十一团团政委王平与战士们巧护周恩来副主席过河的事,曾一时传为佳话。1935年8月,周恩来不幸得了伤寒,病得很重。毛泽东非常着急,一再嘱咐彭德怀:“要组织力量抬着周副主席顺利过草地,不得有半点闪失。”彭德怀随即将护送周恩来的任务交给了王平任政委的十一团。周恩来躺在担架上随红三军行动。经过千难万险,部队终于走出了茫茫大草地,来到一个叫班佑的地方。彭德怀命令部队渡过班佑河,等待与左路军会合后继续北上。这天,红三军第十一团过班佑河的时候,周恩来的担架也跟了上来。这时部队突然停了下来,并出现了一阵骚…  相似文献   

13.
一位去年换届后由一个小县提拔到一个大县担任县委书记的官员告诉记者,调任的大县财政收入账面的数字有8亿多元,县级工业园区号称企业产值高达76亿多元。但是自己到任后对账发现,实际这个县财政收入不到5亿元,虚报率超过30%;园区企业销售收入实际不过19亿元,园区大片土地荒芜、企业厂房闲置。  相似文献   

14.
丁庆霞 《政府法制》2014,(35):24-24
20世纪60年代末,一个阿尔巴尼亚政府代表团访华时。向中国政府提出一个庞大的请求援助的项目清单。周恩来非常委婉地拒绝这一难以承受的援助,对方很不理解。他们认为,中国是个大国,这点援助算不了什么。会谈陷入僵局。周恩来建议暂时休会,次日,他陪客人去看看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0月26日至28日,省人大工作研究会纪念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30周年研讨会在繁昌县马仁山庄隆重举行。期间,专门安排时间参观了马仁奇峰,由其感遇,写下了几首小诗,记之以为念。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青年报》1月22日报道,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近日在与记者座谈时希望更多的人为法院依法独立审判呼吁。 他说:“影响司法公正最大的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他们对司法的干扰非常严重。按照宪法的规定,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可是目前很难做到。目前法院,人、财、物都是地方的,地方法院成了地方的法院,保护地方的利益。” 令肖扬困惑的是基层法院的人事制度:“谁可以进法院当法官,连我这个最高法院的院长都鞭长莫及,束手无策,管不了!在一个县的法院,有90多人,40%是工人,竟然连一个大学生都没有,案件怎么判!”…  相似文献   

17.
秦九凤 《政府法制》2012,(35):45-45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世人敬重的一对模范夫妻,然而,因周恩来一贯严格要求自己,也会在很多时候“委屈”邓颖超。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就曾压下邓颖超的一级丁资。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都是靠党员缴纳党费开展革命活动。有了武装力量后,也用打土豪等方法筹款或向社会上同情革命的人士募款。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一个"一国多府"的国家.除了它的联邦政府外,还有八万多个各种各样的"地方"政府.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关系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它们是平行的.联邦政府并非在所有事情上都是最高的,联邦最高法院也并非在所有事情上都是终审法院,在许多事情上州是最后决策者、裁判者.州政府之下众多的市、镇、县和区都是平级的,而且市、镇、县之下一般也没有政府设置了.美国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尊重地方的相对独立性,不轻易改变地方政府的现状.美国政府的机构设置十分简单,一般政府只有很少几个部门.许多市、镇、县、区的政府工作人员大都是兼职的,基本上没有工资.美国的地方政府制度对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有值得研究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监察》2008,(6):60-61
这是1967年2月,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写给周恩来的一封公开信。这份20多人签名的信,请求周恩来改变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保重身体。周恩来在这封公开信上批示:诚恳接受,要看实践。  相似文献   

20.
《人民调解》2006,(3):34-35
作为江西省彭泽县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的“回归山庄”,在彭洋境内及周边县(区)的刑释解教人员中几乎人人皆知,就连许多还在监狱里服刑的人也知道这么一个地方。它是2004年3月由彭泽县黄岭乡刑释解教人员汪某某在县安置帮教办重点帮扶下,带着一批彭泽县籍刑释解教人员创办的安置帮教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